第6版:文 化

恢复黄河母枣称谓的必要性

□ 王永勤

黄河晋陕峡谷两岸山西、陕西两省的红枣,俗名叫母枣。母枣称谓形成在中华民族母系氏族时期,是在中华先民慢慢了解认识红枣后,类比人类母亲约定俗成的一种称谓,有文字后固定下来并在民间一直沿用至今。母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崇高地位,以母类比,不仅衬托出母枣尊贵身份,而且也看出母枣人文化、社会化的明显趋势和清晰痕迹,由此逐渐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这就是母枣的本来面目,但这一面目因一字被遮盖住了。新中国成立不久的60年代,全国经济林考察,在考虑了母枣的部分特性以及发音的特点后,考察人误将“母”标为“木”,并将木枣称谓确定为学名,一直至今沿用。看似简单的一字之改,却像一层面纱,盖住了母枣的本来面目:母枣传承被割断、文明价值被低估。为此,亟需揭开面纱,恢复母枣本来面目。要恢复母枣本来面目,应先从恢复母枣称谓开始。

母枣称谓的由来

世界上大多数植物学家认为酸枣是红枣的野生种,酸枣有着上亿年的生存历史。野生酸枣不断进化或被驯化,成为现在统称的红枣。野生酸枣的原产地区域就是在黄土高原的黄河流域、吕梁山区、太行山区等。自古以来,该片区域土著人中华民族先民就将这里的红枣称为母枣。这与时下“……之父”“……之母”的意思相同。

一、植物学家认为,目前世界上红枣品种共有一千余个,其中有七百余个是通过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母枣砧木用枣芽切腹法嫁接出去的(尽管远古时品种不太多,但情况基本类似),既辐射在中国甚至世界上的众多区域,同时又衍生出不少新的品种。这一情况一举奠定了该区域红枣的母体地位,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将其称为母枣了。

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酸枣也是在不断地进化或被驯化的。酸枣的第一代进化变异品种,因形状、甜度等差异有的称为母枣;有的称为“伢枣”(动物界称为公)。这种叫法显示出先人朴素的认识观和世界观。自然界生命繁衍进化雌雄并存,伢母互配,世界也因此生生不息、衍衍不止。令人奇怪的是,虽然红枣属雌雄同株植物,但先民仍这样分开称呼,可看出,是有意为之,为拟人化。而这明显说明母枣称谓是因应自然变化、顺应进化规律、适应人类社会而起的名称。既如此,称为母枣也是符合规律、恰如其分的。

三、母枣的原产地区域几乎覆盖了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区域,这既揭示了文明孕育规律,又说明了母枣在孕育文明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但凡一种文明形态的形成,不外乎人、自然环境和用于人类果腹食物。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环境下主要的地理标识物和可供果腹的重要物产就是黄河和母枣。黄河和母枣就是该片区域的环境和食物的代表,她们像孪生弟兄一样,互为对方为平台条件,共同孕育了黄河文明。而黄河已为中华民族认可并定位为“母亲河”,起了同样作用、功不可没的母枣显然也应该享受这一殊荣,所以命名为母枣也属当之无愧、理应如此。

四、从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系统中能寻找到母枣称谓的蛛丝马迹。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化是神话,神话是客观事物的另类反映。红枣神话中红枣色彩是来源于西王母的血。西王母在中华神话世界中掌管生杀予夺、婚配子嗣,是仅次于玉皇大帝的神仙。红枣与西王母连接,便将西王母的神性职能也全部移植嫁接过来。既如此,类比西王母神性并直接借母字称谓也是十分恰当、顺理成章的。

综合以上原因,中华先民是在总结客观事实、把握进化规律以及功能价值等方面基础上约定俗成、自觉地把该区域红枣称为母枣的。当然,由此带来的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叫法,相应也带来了一系列文化现象,而这一系列文化现象则变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记忆、文化密码,固化于心、世代相传。

母枣称谓的文化渊源

母枣称谓从远古开始,几乎和中华民族同起源,伴随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步伐。在伴随着民族前行过程中,又不断被中华民族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母枣文化。母枣文化一经产生,又不断渗透到民族生产生活中,不断化育着中华民族,极大地推动了黄河文明的孕育诞生。

这种说法是合乎逻辑的。文明是由人孕育的,既然有人,就必须有人类果腹的食物。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就是说,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的古老食物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食物。上文提到,酸枣原产地区域就是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所以酸枣以其色彩的鲜艳性、功能的可食性、采集的方便性、吃食的随意性、酸甜的适口性等特点,理应是中华民族最早的食物来源之一。

根据文化生成规律,人类具备生成文化的生理条件后,将须臾不离、息息相关的事物,抽象总结便形成文化。所以中华先民在吃食酸枣、吸收物理基因的同时,又在自觉总结其自然特点,摸索生长规律,体验功能价值,便形成了最早的中华民族文化。文化形成后又自觉地化人,物理基因、酸枣文化交相作用于先民,积淀到先民心理,逐渐固化,直接衍生出母枣称谓等人文化的一系列现象。母枣特点人格化、母枣功能价值化、母枣属性精神化。可见,母枣文化是采集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之一。

人类在采集时期,认识水平有限,容易形成生殖崇拜,而这又吻合了许多母枣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活习性特点,所以也形成了母枣图腾、母枣崇拜。由此,母枣生命力顽强旺盛的生理习性,像中华民族经历过各种坎坷仍绵延前行一样;母枣嫁接延续生命,中华文明靠嫁接汲取新的前行能量;母枣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生活习性特点演变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总结起来就是母枣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一样,母枣和中华文明汲取和输出能量的方式一致,母枣和中华文明发展节奏上匹配。因此说母枣文化构筑了民族精神,引领了中华文化航向,填充了中华文明内容。

母枣文化影响中华民族,还形成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比如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中类似母枣的色彩被称为枣红色。心理学中有“红花还需绿叶配”的色彩搭配结构,来源于母枣的色彩搭配结构。该区域大量地名用母枣命名。该区域人的味蕾特点偏向于母枣的微酸等等,特别是母枣中有母枣代表生育繁殖作用,最终催生中华民族走上世俗化道路。由此可以作出判断,中华民族是喝着黄河母亲的红枣乳汁茁壮成长的。如果说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母枣就是编织摇篮的材料。母枣不仅是中华民族“人成为人”的物质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精神引导力量。

再用具体事例说明母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比如上面说的母枣色彩来源于西王母血的神话。血的红色色彩,血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母枣本身具有补血功能和西王母的神性职能,连接叠加在一起,可看出这样一些信息:一是古老性。母枣称谓与神话连接,说明和神话一样古老;二是神圣性。无论什么东西,一冠以母字、用母字定位便显得神圣,便拥有了至高无上地位。母枣因母而贵,也因此拥有了相应地位;三是人文性。人神互通、人物互连,母枣人文化、社会化趋势明显、痕迹清晰。看似简单借用了一个母字,实则反映的是中华先民思维方式的革命,而且是超越形象思维的抽象思维革命。直立行走在人类进化史上是最具有革命性的一步,是指视野变宽了,为思维革命做了生理上的准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母字借用方式堪比直立行走,在思维上也属革命性的一步。

母枣文化是中华民族以人化文的初步尝试。尝到甜头的中华民族一发而不可收拾,不断拓展着化文内容,形成的文化又在不自觉地化人,至此,文明大幕就徐徐拉开……所以说,母枣文化是中华文化、文明孕育萌芽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以文化人的关键节点,是中华民族通向文明的核心门槛。其后,中华民族还把母枣文化设置成为标准,衡量检验、用于准入。正像心理学上的“原型”标准的确定一样。心理学认为,人类总是把自己第一时间认知的事物确定为标准来认知、检验其他事物并决定是否吸收、接纳。所以,母枣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标签和认证标准。

如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中华民族的群就是母枣文化群。至此,母枣也像人类母亲一样,胸怀宽广,厚德载物、滋润万物,使自然界有了勃勃生机;像母亲一样,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行;像母亲一样,温柔体贴,用细腻感情、柔弱身躯哺育人类,教化、化育人类,使人类由混沌、愚昧走向文明。这就是母枣人格化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人”和“枣”的一次互动,互动的结果是互相吸收、汲取对方特点。所以人类母亲渲染衬托了母枣,同时母枣生物学、生活习性特点也移植到人、到文明中,所以说中华文明的特点就是母枣生物学、生活习性特点的人文化反映;中华文明史就是母枣文化不断被演绎的历史。

恢复母枣称谓正当其时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持续动荡,文明冲突加剧;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受国际形势影响,压力增大,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难题的思想智慧和启迪启示!所以,无论就破解世界难题,还是从发展经济、振兴枣业,还是从坚定文化制度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考虑问题,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母枣文化为内容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恢复母枣本来面目,恢复母枣称谓,正当其时!

一、恢复母枣称谓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中华文化从以母枣文化为内容的传统优秀文化上发源,打通了中华文化最原始的一公里。所以,母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是滋养、涵养中华文明的成分之一,是构成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作为本土文化、自住民文化,母枣文化是溯根有源、传承有序、脉络清晰、线索完整的中华文化。母枣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具体内容,又是中华文明绵延不中断的充分理由!恢复母枣称谓有利于溯源文化源头,有利于恢复文化记忆,有利于巩固文化主体性,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性,最终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二、恢复母枣称谓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当前,中国已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乡村振兴已提上日程,如何衔接、如何巩固提高,是很紧迫的任务。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裕,也是精神的富有,文化的繁荣。作为母枣原产地区域来说。我们拥有先天优势。母枣资源是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关键是要挖掘好、利用好、发挥好。使资源优势变成文化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从而使母枣资源变成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量。

三、恢复母枣称谓是提高母枣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规模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需要赋能,用文化赋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有了品牌,不仅会使产品销售顺畅,增加销售量;而且也会提高单位的销售利润,提高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