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 化

浅议乡村振兴故事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电影《金菊开了》观后感

□ 卫彦琴

由吕梁市鑫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出品的本土故事片《金菊开了》,以吕梁农业产业化振兴为背景,讲述了女性农民企业家韩菊在党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克服社会与家庭的阻碍,把小菊花做成大产业的创业故事。

坚定信念 融入时代

农村励志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设计通常与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紧密相关,展现出与时代同呼吸、与政策共命运的特点。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乡土情怀,也反映了农民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品格。

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为支持乡村发展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农村经济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精神风貌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关影视作品在塑形的同时,更重视铸魂。在塑形与铸魂上,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上,融合文化的作用,做了“提升”与“转化”两个方面的工作。综观乡村题材剧作,乡村物质生活不再是焦点,乡村文化生活开始受到关注。其中,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乡村女性文化意识的增强,在现今的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中,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村女性正在成为新农民的代表。

《金菊开了》是一部小成本农村题材故事片,讲述了山区姑娘韩菊的爱情和创业故事。剧中人物韩菊是一位80后青年农民企业家,角色定位是活跃在新时代农村的青年女性致富带头人形象,她是新农村知识、创新和活力的代表,是一个敢想敢爱、有魄力和胆识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她作为女强人、优秀女企业家所具有的坚毅与智慧,也能看到她作为家庭中的妻子和儿媳的善良、隐忍和勤劳。

韩菊,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花农,却偏偏和一个有着大学文凭和铁饭碗的青年霍文杰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可打着深深传统门当户对观念烙印的婆婆,却对这朵灿烂的爱情火花深有芥蒂,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电影一开始,结婚喜宴上,婆婆被人连劝带拉推上饭桌,从始至终面若冰霜,公公一副不知所措的懦弱模样,只有晚上丈夫给她洗脚的温存是这次婚姻的温馨场面……当劳累了一天的她,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回家时,迎接她的是婆婆的冷言冷语:“要不是我不争气的儿子放着大学生不娶,偏偏要娶你,我真还看不上你!”

“韩菊,你脑子活、爱琢磨、有闯劲,给咱挑大梁!”“我们信得过你!”乡亲们的话一次又一次地在她耳边响起。爱情的火热执着,乡亲们的信任和渴盼,婆婆的尖刻鄙视,在她的心里交织成一团又气又恼的乱麻。但当她想到盛开的万寿菊,想到乡亲们期盼的目光时,不仅一切都忍了,而且更坚定了一定要创出一番事业的坚定信念。

每一朵金色的菊花都是盛开在她心间的理想之花、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希望之花!“不信高中生就办不成事业!”她决心展示一下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农村女青年的风采和魄力!于是毅然接过菊花公司的担子,不,他扛起的是带领乡亲们尽快致富的重任!当她要代表菊农出去办事,婆婆却要她和王杰两人去参加村西头爷爷家孙子的满月庆典:“大老爷们办不了的事,你能办成?村里没你人们就不活了!”婆婆的尖刻更激发了她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性。她要用事业成功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于是她找镇里、跑法院,觅商机、拓市场,终于为金菊颗粒找到了买主,不但挽回了入股菊农的损失,还打开了金菊市场,获取到菊花深加工的信息,她心中的菊花开得更灿烂了,眼前的致富路子洒满了阳光。

韩菊,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农村青年女性,身上既有温柔贤惠、隐忍和事、敬重公婆、热爱家庭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又有敢想敢干、勇于担当、创业为民、坚忍不拔的时代拼搏精神。创业有着难以预测的挑战性,它需要抱负理想、胆识智慧,更需要商业眼光,能认准市场,把握商机,灵活应用市场规则,这对于一个男性创业者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对于女性来说就更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韩菊要面对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挑战,更有家庭矛盾的羁绊。

敢为人先 励志创业

一般而言,人们精神世界的改变会带来现实生活和整体风貌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自强型农村女性角色成为深受观众喜爱与追捧的一种范式 ,这不仅是全社会女性群体话语权日益强化的体现,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折射。农村女性角色超脱农村这一场景,实现积极乐观、阳光快乐的人生心态,已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当下,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热衷于独立自强等类型的女性角色塑造,韩菊就是这样的典型。

《金菊开了》讲述的是一个新时期农村女企业家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彷徨与抉择的故事,剧情发生在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还相对落后的吕梁农村,剧中既有婆媳之间的阴云密布,也有企业发展中的疾风骤雨,通过这些矛盾和冲突,主人公韩菊由成长走向了成熟。影片体现的是新时代农村女性面对挫折坚韧不屈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影片传达的是温暖的感觉,其中的酸楚只是点缀,因此整个影片的色调不是忧郁的灰色,也不是冷酷的暗色,而是暖色的,给人以积极的敞亮的感觉。

韩菊虽然高考落榜,但她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很高,而且对人生和事业揣着极大的热情。与众多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打工妹相比,韩菊是一位勇于在农村创业的新时期女性,在她身上更多了一些坚韧和胆识,多了一些责任和抱负。而与城市创业的女白领相比,在她的身上还多了一份和那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多了一份对那片土地以及乡亲与生俱来的责任感。

电影《金菊开了》,导演在创设农村女性角色时,从更为贴切的角度站在女性角色立场进行叙事,以 “婚姻”“命运”“存在”等为初始,为女性角色设身处地做出实际考量,借此关注农村女性的处境。此外,出于女性思维的审视,更容易抓住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来达成农村女性角色的影像塑造,从而激发观众的共鸣。

“二姨,韩菊和那个刘军胜走得特别近!”姨嫂子一脸神秘而又故作惊奇地贴着韩菊婆婆的耳朵压抑着声音说,“咱们霍家可丢不起这个人呀!”姨嫂子的脸羞涩得就像她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村里都风言风语了,”又是一脸的伤心。“啊——真的……”婆婆又气又急两眼直冒火。外边奔跑,家里埋怨。这不,刚睡下丈夫文杰又开腔了:“军胜军胜,你心里就有个军胜,还有没有这个家?”一颗火热的心四处碰壁。姨嫂子煽风点火,婆婆横眉冷对,丈夫疑心重重。在婆家人心里,她的责任就是伺候公婆服侍丈夫。然而,一个创业者的海洋胸怀岂能被一波一浪搅动?狭小的庭院又怎能迈出创业的阔步!“文杰啊,女人有了个孩子,她就拴住了。”母亲的话,更激发了韩菊丈夫当爸爸的欲望。“咱们要个孩子吧!”丈夫的枕头话传达了明确的信号:你不能再疯跑了。“这还真不是时候!”为了菊花公司,为了乡亲的希望,他没有顺从婆婆和丈夫。可命运总是一再捉弄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菊花公司的深加工项目要上马,很多事情需要她着手准备,几番内心挣扎后,她还是背着全家做了流产手术。“生孩子是你一个人的事吗?”面对惹恼了的雄狮般丈夫的愤怒,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咽下了泪水,坚定地走向了办公室。

家是一张无形的网,善良有时也会让她成了网中之物。因竞标缺钱,公公背着婆婆把家里的十万块存款条给了丈夫支持了她。事发后,婆婆先是大哭大闹,继之又听姨嫂的话,要入股掌权,并让姨嫂担任了会计。很快,家公司的弊端出现了。客户上门找不到出纳怨声载道;公司开会,不是打呼噜就是随便离开会场接打电话,无可奈何的她,只得中途休会。她知道公司不能毁在家族的手里,村民的希望不能在她的小我中破灭。她的责任,她的梦想,都不允许她继续迁就目光短小、私心膨胀的家族理念。于是,她用纤弱的双臂力挽公司于倒悬,让创业的魄力屹立在村民的心中。

乘势而上 成绩斐然

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是中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乡村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能够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助于激活和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女性的定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她们不仅是乡村社区的建设者、乡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她们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和参与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韩菊,一个乡村女性企业家必须要面对的“小我”与“大我”之间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欲全大我,一定要超脱小我面临的困境。韩菊不愿把自己的青春梦想消损在三尺灶台边,她要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开辟出一片理想的天地,让保守的婆婆跳出井底看到广阔的天空,让姨嫂、丈夫看到自己心灵的豁达无私。自从扛起菊花公司的大梁,她就义无反顾,跑市场,谋发展,不顾结婚刚过一百天,就拿着简单的行装走南闯北,任劳任怨 ,使村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菊花最灿烂的明天。

后来,当自己的公司在姨嫂当出纳期间,被搅得一塌糊涂,无法继续良性运行时,她当即跑到丈夫办公室,要求解雇阻碍她公司发展的亲戚,把公司的经营权收回来。当她发现丈夫并不支持她的决定,婆婆也试图让丈夫与他离婚另建家庭时,她内心崩塌的不只是事业理想,更是自己的爱情理想,所以她从家里“出走了”。

这种“出走”折射出农村地区女性群体独立意识的觉醒,农村女强人要破解家庭矛盾干出一番事业,需要冲出家族藩篱实现社会价值,通过得到社会认可才能增强家里人的荣誉感,“倒逼”家里认可和支持。剧中韩菊的出走,当然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自己身心的煎熬,正如剧中她一个人躺在医院里,眼含泪花独自回忆曾经的家庭温馨,独自面对怀孕以后的艰辛。韩菊也曾彷徨过,退缩过,但那朝阳下金灿灿的万寿菊让她坚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她挑起菊花公司的大梁后,靠着党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魄力,让菊花产业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

一年后,韩菊的婆婆路过菊花园,亲眼看到菊花盛开的喜人景象,亲耳听到采摘菊花的女人们对着她夸赞自己的儿媳:“婶子,看你多有福气,娶了这么好的个儿媳!我们大家都跟着有劲头”。又听大家一个个刷着自己的幸福感:“我们修起了新房,你没看见?”“我家也修起新房了,还添的新家具……”

三年后,废水处理的专利申请下来了,菊花废液提取、 乳酸提纯项目报上去了,叶黄素鸡蛋项目正式上马。计划建七百亩的大棚,解决28000人的就业,夫妻一同上班的渴望半年达到脱贫标准……韩菊,终于从风风雨雨中一路摸爬滚打过来,那七彩长虹把她俊美的脸映成一朵朝霞下的金菊……

电影的色调是表达主题的主要元素,反映着导演的个性风格和艺术诉求。故事片《金菊开了》中,大量金菊盛开的灿烂金黄色大场景,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优雅、独立坚强和智慧活力,同时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所有这些,都使整个叙事呈现出一种乐观温暖的色调和积极向上的氛围,而这正是我们在乡村振兴、文旅示范的文艺作品中应该呈现的主旋律和主色调,从而为我市乡村振兴事业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