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生 活

想吃还想控糖减脂 “低GI”了解一下

相关食品有些啥?为什么越来越火?主要消费人群是谁?

喝饮料要买零糖的,吃零食前先看脂肪的含量,吃饭前计算一下卡路里和GI值……近年来,无糖、零卡、低脂等象征健康的标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食品包装上,低GI更是成为当下食品行业的热门词。什么是低GI?主要消费人群是谁?10月29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低GI食品品类众多

早晨,两片全麦吐司配上一个少油版煎鸡蛋,两片生菜;中午,点一份低脂烤鸡谷物碗和一杯蔬果汁;下午,吃一个燕麦能量棒;晚上,给自己煮一碗糙米饭,再配上两个小菜。眼看着胖了几斤,太原“90后”女孩小姜将目光转向流行的“低GI饮食法”。如今,她的一日三餐几乎放弃了精制米面,只吃各种粗粮或粗粮制品,线上“购物车”里也加入了三五样“低GI”零食。

从乳制品到面包,从能量棒到坚果饼干,从代餐粉到面条麦片,从饮料到月饼,甚至还有调味料……

近两年,“低GI”之风几乎刮遍了整个食品行业。记者在线上商场和电商平台看到,低GI食品越来越多。在零食领域,连主打高能量的士力架,也出品了黑巧纤谷棒,主打“身材管理期的解馋好搭档”,是一款GI值约为40的低GI零食。涉及到主食,低GI食品就更多了,从青稞挂面、荞麦挂面,到豆乳餐包、全麦欧包,还有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控糖米等。在线下,最热衷于低GI的品类,非乳品、新茶饮品牌莫属。

记者在太原某超市走访,乳品品牌推出的低GI品类几乎覆盖奶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等四大领域。在新茶饮品牌的门店中,同样以“低GI”产品为重要宣传点。《2024京东食品饮料健康趋势白皮书》显示,低GI食品关注度与销售额迅速增长。有关数据显示,近一年,低GI食品饮料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6%,相关销售额也显著提升。

谁是主要消费者

GI是指食物在摄入后引起血糖升高的程度。低GI食物是指升糖指数(GI)较低的食物。低GI食物通常在消化过程中缓慢释放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这种食物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患者以及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特别有益。依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食物可以按GI值等级划分。通常认为GI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55≤GI≤70的食物为中GI食物,GI<55的食物为低GI食物。低GI食物,此类食物进入肠道后停留的时间长、释放缓慢,产生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引起血糖反应较小。包括含糖量低的食物、高蛋白类食物、简单加工的食物等。低GI食物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控制体重等。

10月29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一家经营低GI食品的网店。“我们研发低GI食品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糖尿病人的需求,但如今对健康有需求的人士也很关注低GI饮食,愿意为此买单。”客服给出的答案是,低GI食品早已不是糖尿病患者的专属,而是更广泛的“血糖健康关注者”,他们中包括高血糖用户,也就是糖尿病患者和糖前期用户,也有孕期控糖的孕妇、减肥抗糖的健身人士和提前关注血糖健康的普通人。

“控糖减脂人必入清单”“低GI主食合集在此”“还有人不知道鹰嘴豆是低GI主食吗”……在社交网站上发现,低GI饮食因为主打控糖,其原料也多采用优质碳水,受到了很多注重身材管理的90后乃至于00后的喜爱,与轻食、代餐一样,成为健康生活的代名词。

认准 “低GI认证”

10月29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低GI食品”后发现,出现在页面中的大部分食品都打出了“低碳水”“控糖”“低卡”“代餐饱腹”等宣传语。“使用低GI食材生产制作的食品,不一定就是低GI食品。因为食物的加工方式、烹饪方式等都会影响GI值。低GI食品需满足GI值≤55,指标是以即食状态下,也就是熟制、冲调、冲泡后的测定结果来计算的。”业内人士刘先生表示。

低GI饮食对于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管理以及增强饱腹感、控制炎症反应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低GI食品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消费者认知、产品标志、生产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WST 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后,全球绿色联盟(北京)食品安全认证中心于2019年12月31日率先完成了在国家认监委对《低GI食品认证实施规则》和《低GI食品认证标志》的备案发布。这是该行业标准生效后国内第一个《低GI食品认证实施规则》和《低GI食品认证标志》的备案发布。只有通过“低GI食品认证”的产品,才可以在包装、标签、广告、宣传、说明书等使用“低GI食品认证标志”,以证明该食品通过了低GI食品认证。而随着产业发展,我国的相关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出台中。2023年6月14日,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TCNSS8-2023《预包装食品血糖生成指数标示规范》。今年7月,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TCNLIC 0145-2024《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也对外发布,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标准的出台,对规范行业发展,推动我国低GI食品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有着积极作用。(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