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邓小平在孝义

下堡镇八路军总政治部驻地旧址

组建晋西游击支队

召开干部会议,部署四项任务

游击队在西部山区扩军

1937年10月下旬,为开辟晋西,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率总部一部分来到孝义。邓小平和总政治部民运部长傅钟住在下堡、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住兑九峪。

宣传动员

邓小平一到下堡即召开总部干部会议,部署了四项任务,并组织了300多个工作队分赴晋西各县。

一、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四大动员”(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人出人);二、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四、发展党员,帮助地方建党建政。

帮助地方建党建政

11月上旬,邓小平从八路军政治部机关抽调干部组建了中共孝义县委,县委名称不公开,对外称八路军孝义地方工作团。县委书记由梁占祥担任,赵重鼎任组织部长,刘介农任宣传部长(一个月后由刘毅接任),县牺盟特派员曹诚被任命为军事部长。县委由总部民运部领导,同总部一起驻在下堡镇。

这期间,在八路军工作队的帮助下,孝义先后建立了西程庄、下栅、大孝堡等10多个农村支部和5个中共区委,在下堡镇举办了孝义县首期新党员培训班。邓小平、傅钟、梁占祥等亲自为大家讲课,进行党的知识、党的纪律及当时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使孝义党的组织一开始便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孝义党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建立抗日武装

在邓小平和八路军总部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了“牺盟晋西游击支队”,这支部队活动于晋西一带,发展到1500余人,其名称先后为“决死二纵队独立大队”“决死二纵队游击三团”,后来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陈支队三团”。

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

邓小平在孝义,极大地推动了孝义的抗日救亡。各阶层人士纷纷捐粮捐款,青年男女踊跃参加八路军,动委会给家属挂光荣匾,给新兵战士戴大红花,发安家粮,敲锣打鼓夹道欢送,气氛热烈,形成了“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打豺狼”的参军热潮,不少村庄出现了父子、兄弟同时参加八路军的局面,仅仅两个月,八路军总部在孝义扩充新兵3000余名。

1937年12月下旬,邓小平率领八路军总部离开孝义转移。邓小平率八路军总部在孝义的两个月时间里,稳定社会秩序,推动抗日教亡;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维护统一战线,壮大抗日武装;发展党的组织,组建孝义县委。这一系列工作,对晋西地区,尤其对孝义县的抗日救亡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开创了孝义抗日救亡的新局面,为孝义县以后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更大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