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 合

白少波:

耕耘三尺讲台 守望满园花开

□ 文/图 本报记者 焦晓宇 本报通讯员 郑东慧

课堂上的白少波老师

冬日的早晨,清冷还未完全褪去,白少波的教室里早已热火朝天。学生们或大声背诵,或低头默写,走廊间白少波的身影来回穿梭,抽查提问、答疑解惑、检查作业,一刻也未曾停歇。

白少波是石楼中学高二年级260班的一名英语教师兼班主任,他说自己像多数老师一样,担任班主任的目的在于方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他勤跟班,早中晚无论晨读还是自习,都把自己牢牢地“钉”在教室里,“钉”在办公岗位上。

高二年级主任温玉龙说:“白少波老师身上有股和学生死缠烂打的狠劲儿。”高一入班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不少人偏科现象比较严重,他就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随时随地进行点拨、抽查,字词过关亲力亲为,作业面批面改。一个学期下来,哪怕是基础最为稀松的学生,词汇和阅读方面都有不小的变化。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添水、换水’,才能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这是白少波从教13年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与学生保持思想同频共振的秘诀。

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白少波对于自身的提升也毫不松懈。他大学主攻英语专业,工作之后又在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英语)专业进修,其撰写的毕业论文《关于高中生英语长难句教学》既有理论高度,又充分结合教学实践,得到答辩老师的一致称赞,最后顺利获得硕士学位。人人都知道高中教学任务艰巨繁重,班主任的工作尤其纷繁复杂,可即便如此,他还总爱买一些教学教研类的书籍来研究学习。同事们评价他的课堂容量大、生动有趣,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日常工作中,白少波坚持边学边教、边教边研、大胆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023年4月,在参加全市英语教研活动时,他创新运用读后续写的方式解读必修二第五单元中的记叙文,引起与会教师的热烈反响。课堂上,他带领学生一轮一轮地过英语3500词汇,整理印发“波波英语”复习资料,内容涵盖高频词、英语好词好句、押题作文等多个板块,为学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了有力支持。

白少波曾先后获得“校模范教师”“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师”等称号,这些荣誉于他而言可谓实至名归,坚守三尺讲台,醉心书桌教坛,他做到了极致。

白少波的妻子谈到:“有一次白少波肚子疼到晚上失眠,催他抓紧去医院看看,可他推托正值期末考试,寒假安排的事也得提前考虑。结果学校上午刚放假,下午他就被推进了手术室,阑尾发炎,再晚一些情况不堪设想。寒假在家养了一个月,咿咿呀呀地直叫唤。谁知新学期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一门心思地扑到工作上。”

看着妻子满是关心却又无计可施的样子,白少波不好意思地说:“平时确实很忙,关心家庭、照顾自己的时间都比较少。”从25岁站在讲台,到如今的38岁,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与学生一起度过,纵然忙碌如此,辛苦如此,白少波依然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看到学生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听到他们发微信说得益于高中扎实的英语基础,大学一次通过四六级考试,这种源自心底的喜悦感足以让一切疲惫烟消云散。”

面对过往成绩和诸多赞誉,白少波语气中满是风轻云淡:“我不过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孩子追逐未来的道路上,希望彼此都能不留遗憾。”十三年寒来暑往,白少波用爱与责任守护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