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 化

杏坛执守 乐育英才

——临县教育家贾凤书的家族身世与传世作品

临县教育家贾凤书

□ 郭时键

家 世

贾凤书,原名世芳,字桐圃,号龙浦,行二,道光乙巳年(1845)十一月十七日吉时生于临县杜家沟村(今大禹乡),据说去世于1912年,享年67岁。

始祖贾桐,约清初由招贤镇迁居杜家沟,贾凤书是其第八世孙,贾氏家门一贯文风浓郁。曾祖贾清,貤赠儒林郎;祖贾元宗,庠生,例赠文林郎;父贾克峻,邑庠生,例赠文林郎。除直系亲属外,堂曾祖贾琳,庠生;族曾祖贾珽,庠生;胞伯祖元光,监生;族祖贾应诏,庠生;族祖贾正言,庠生;族祖贾正谊,庠生;胞伯贾可钦,太学生,乡饮介宾;胞叔贾可政,贡生,候选训导;胞叔贾可斌,从九品;堂伯贾可先,议叙海疆军功六品;堂叔贾可大,耆宾;堂叔贾可久,监生;堂叔贾可章,监生;堂叔贾可象,附贡生,候选训导;族伯贾道原,从九;族叔贾道心,庠生;族叔贾步瀛,耆宾;胞兄贾世英,庠生;堂兄贾世荣,监生;堂兄贾廷魁,庠生;从堂兄贾智周,从九;从堂弟恩周,庠生;从堂弟贾化周,监生;从堂弟贾应周,庠生;从堂弟贾泽周,监生;族兄贾世禄,庠生;族兄贾世忠,佾生;族弟贾世勋,庠生;族弟贾秀中,监生。家族内有功名学位者32人。另有胞弟贾世华等,业儒四人。

求 学

贾凤书的授业老师先后有:庠生刘望之老师,庠生薛丽春老师,廪贡生李岳侯老师,岁贡生武湫溪老师,进士、钦点内阁中书薛文华老师,翰林礼部仪制司主事赵光坪老师,翰林院侍读(前汾州府知府)罗訏廷老师,翰林院编修、浙江监察御史冯介眉老师,进士、江西九江道李亦青老师,进士、临县知县胡鉴斗老师,探花、两广总督(前任山西巡抚部院)张之洞老师,状元、前任山西学正王仁堪老师。

贾凤书是山西中式第61名举人,由同考官——进士、时任祁县知县加三级马知县阅卷并推荐;由大主考官、刑部员外郎、军机处行走、记名御史加三级胡先生批取,批语“意精词湛”。由大主考官翰林院编修、御史馆协修、加三级林壬批中,批语“力厚思沉”。

品 行

民国六年《临县志》乡贤中记载:

“贾凤书,字桐圃,招贤镇杜家沟人。光绪乙酉十一年(1885)举人,幼从离石进士薛春楼先生游。敦品励行,取与不苟,天性醇厚,笃于友爱。兄弟五人,公居其次。长兄世英没,遗子锡晋,年尚稚,抚之如己出。诸弟有不善谋生者,代为经营,历数十年不少倦。后主讲本邑凤山书院,善诱循循。进士吴命新,举人李应禄、赵无玷、冯汝骧、杨际清,咸在门下。乡党以人师目之。”

康熙27年(1688),知县莫友仁创建凤山书院,到光绪25年(1899)结束。贾凤书中举后,未去做官,即从教于凤山书院,时间长达十三、四年。他原来按字辈取名叫贾世芳,任教凤山书院后名字也改为“贾凤书”,说明其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贾凤书任教期间,临县通过科举考试考取了7名举人,有5名就是他的学生。人称贾先生是临县清末的教育家,也就是县志中说的“人师”。

贾凤书一生的教育职业与授业品行,可从他的学生冯汝骧的《题贾凤书遗像》一诗中看出:

乐育英才旧设科,

山城桃李受凤和。

廿年教泽涵濡久,

鹿洞鹅湖未足多。

登天士子萃门前,

迴想春风鼓箧天。

刚日研经柔日史,

一堂弦诵乐陶然。

异说喧豗竞尚奇,

经师难得况人师。

祇今端拱瞻遗像,

仿佛程门立雪时。

挥尘谈玄坐石床,

不同凡鸟说文章。

先生已往风犹在,

山自高兮水自长。

乡宁县县长、世愚侄授业师冯汝骧敬撰

天津市政府秘书、世愚晚李由之敬书

作 品

贾凤书一生创作的作品不少,但留传至今的不多,通过多方搜集,有碑文三篇序一篇,分别收录如下:

1、前小峪新修奎星樓并補葺前後村各廟碑記

郝君尊賢翁,潔修自好,素協衆望。丁酉夏,謂吾村舊建各神廟俱稱完備,而獨於奎星一祠,享祀闕如。 彼後之小子瞻拜無從,將何以觀感而興起也。且各廟失修者已數十年,及今補葺,尚屬易舉。於是邀村内經理諸先生,集神壇而共議之,衆意歡然。遂各慨解己囊,以爲之倡。又四鄉廣題善緣,共募錢四百千有餘。乃於村之巽方,卜地剏立奎星祠,又補修舊建關帝、二郎廟及南海大士、天龍廟、觀音殿、佛殿、文昌廟並南坡上樂樓木洞易以石丁,廊房改屋三眼,馬棚草房俱新。及己亥秋七月而功告成,共費錢五百千有零。請予文以記其歲月,予按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官,説者以爲天之六府,實司科目之柄,令立廟以興文化,不徒其名求其實,誠使父詔其子,兄勉其弟,延師課讀,察物明倫,異日由小學以階大學,練達其總明,增長其學問,蔚爲當世有用之人才,豈僅區區科目之榮而已哉!是所望於首事者。是爲記。

敕授文林郎吏部揀選知縣乙酉科舉人賈鳳書撰

邑庠生郭秀書淨手謹書大清光緒二十八年孟冬月敬立

2、贾氏家谱叙

家乘之传,所以联宗派而垂后鼎,必历世相传,记载详明,无少紊乱,分支别派,不致遗失,斯為得之。兹始于高祖,自祖而下,谨以三门四门五门分世系。如三门传至几世须写,另一页则仍以三门几世某人冠首,令阅者一目了然。且统以一宗,则班辈不至紊乱。亦取九族相亲议,以后凡我宗族与儿辈命名,或上一字或下一字,必取排行字样。无论远近一律施行,如孔孟世系,千百里可以联宗,此不易德也。后之续为修者不妨函致一切,务期排行命名,毋重毋犯,以示家桑之传,历以弥先,是所切实,此跋。

光绪二十三年岁次小阳月二十日

八世孙风书僅识丁凤山书院之南㸢下

(原在招贤镇自高祖移居杜家沟、秦家圪堎、贾家沟村距城四十里。)

3、瓦舍坪华石老爷庙碑记

村之东二、三里许有青石一峡,高丈余,界宽八尺,前卑而后仰,屹如壁立。不知始自何年,而山环水抱,转去曲达至其地者,咸谓灵秀所钟,为天道胜境。石之表五色具备,晶莹异常,加以松草间生,点缀成趣,有二白兔巢其穴,村人尝见之染病者,焚香默祝,研石末而药焉病若失。于是远近闻风祈药者接踵,随心施愿,积金数百。夫斯石也,秉天地灵秀而生,得五行俱全之义,华祖师灵爽式凭信有征也。村人刘贵德、高振义、秦克仕、贾世望集众公议,创修庙宇,以为远迩香火地,乡士欢然响应,各倾献囊,以补布施所不足。遂创石屋一孔,外接木檐三楹,不日而瓦□继列,丹青焕彩,诚幽境奇观也。爰乃书其颠末,俾石之观者咸重乎斯为□曲副仙人神方济世之意,以消灾祲于无穷也。是为记。

乙酉科举人贾风书谨撰 弟贾世华谨书施钱三百文

大清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吉日立

4、清故邑庠生俊卿孫老先生暨德配孺人之墓表

清授儒林郎揀選知縣乙酉科舉人後學賈鳳書頓首拜撰

先生諱仲英字俊卿,孫氏世居後甘泉村,固望族也。先生秉性剛健,□□□家,家讀自給,教人以忠信爲本,嘗述先哲之言曰:五經之有春秋,猶法型之有□例也。□經而處大事、決大疑,能不惑者鮮矣。中年後,□教子弟,博覽群書,端尚風節,每有所賦詩見志,所著有《古樂府輯解》,陽城張學博爲之付梓行世。晚年尤□精岐黄,以將□其殆隱逸而不求聞達者歟。余生也晚,未獲親炙道範,曾館其村得耳,其名因□□□,以爲孫氏家範云。公生於乾隆五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午時,享壽八十六歲,卒於光緒元年九月二十四日申時。元配薛氏早卒,繼配□氏生於乾隆六十年四月二十六日子時,享壽三十八嵗,卒於道光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子時。

男軍功六品祚長孫庠生 養浩、養正、養健、養志、養望、養性、養榮。曾孫法祖、敬祖、尊祖、□祖、懷祖、承祖、念祖、誦祖、式祖、思祖、耀祖、光祖、榮祖、儀祖、繼祖。元孫詒謀、詒烈、詒訓、詒型、詒典仝敬。

中華民國四年嵗次乙卯七月十五日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