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盈保泰,居安思危,是《易经》泰卦要阐释的中心议题,是儒家、道家倡导的一贯思想,也是人生、事业处于极盛时期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
老子《道经·第九章》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雄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保泰也是这个道理。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中,处于安泰的极盛时期,也要想到不安宁的因素,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意思很明显,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要为随时可能来临的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祸患了。
泰卦阐释的是持盈保泰,居安思危的原则。创业虽然艰难,守成更加不易。不可为既有的成就而满足,更不可以耽于安乐而消磨意志。唯有精诚团结,居安思危,奋发有为,力求发展,才会不断巩固基业,开创新的局面。应知泰极否来,物极必反,是客观规律。唯有坚持理想,才能有新的突破与发展。居安应当思危,应当把握中庸原则,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选贤任能,修明政治,于安定中求得进步。当盛极而衰,颓势已经显现时,应知大势已去,不可抗拒,唯有因势利导,使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如果一味逞强,反而加速灭亡。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极否来、物极必反,是辨证的哲理,是人世间的客观规律。花不可常开,树不能常青。人们应该掌握这一大自然的规律,居安思危,慎始惕终,既要创业,又要守成,掌握持盈保泰的诸多原则,戒骄戒躁,才能办好事业,才能保安泰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