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阮兴时
盛夏的夜幕刚为兴县披上蓝纱,新城区的夜市便已然沸腾。烧烤的滋滋声、孩童的欢笑声、商贩的吆喝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交响乐。这里,正以蓬勃的“夜经济”,点燃着城市的夏夜激情,也勾勒出兴县烟火气里的民生温度。
华灯初上时,新城区夜市的摊位已悉数开张。烤串摊前的青烟带着孜然香袅袅升起,冰粉摊位的玻璃柜里排列着五颜六色的配料,手工饰品摊的彩灯串随着晚风轻轻摇曳……市民们三五成群穿梭其间,指尖划过琳琅满目的商品,鼻尖萦绕着轮番上阵的美食香气,眼神里满是夏夜的惬意。
“老板,来10串羊肉串!”“给孩子来份草莓冰粉!”摊位前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来自保德县的娱乐项目经营者高老板笑着说:“这阵子每晚都忙不过来,八点到十一点根本停不下来。你看那小吃摊前排的队,还有孩子们拉着家长往游戏区跑的劲儿,就知道这夜市有多火!”
除了舌尖上的诱惑,夜市里的“欢乐因子”同样令人沉醉。鬼屋门口的尖叫声里藏着刺激,海盗船的起落间载满欢笑,水上乐园的水花溅起一片清凉。孩子们攥着游戏币在套圈摊位前屏息瞄准,年轻人举着烤串打卡拍照,老人们搬着小马扎坐在角落摇着蒲扇——不同年龄层的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夏夜乐趣。
“以前晚上吃完饭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夜市一开,既能遛弯又能给孙子买玩具,多好!”家住附近小区的王大爷手里牵着蹦蹦跳跳的孙子,语气里满是满足。这方小小的夜市,不仅是消费的聚集地,更成了市民避暑纳凉、邻里闲谈的“生活客厅”。
据了解,随着夜市的红火,已有数十名本地群众在此摆摊就业,从食材采购到摊位管理,一条小小的消费链条正带动着更多民生收益。用一位摊主的话说:“夜市里的烟火气,其实是咱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的气儿!”
当深夜的凉风吹散最后一波人群,摊主们清点着当日的收入,脸上的笑容比头顶的路灯还要明亮。兴县的夜,因这升腾的烟火气而更加温暖;兴县的城,也因这蓬勃的夜经济而更显活力——这里的夏夜,故事正多,精彩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