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连载

官道(上)

□ 白占全

回到客栈,野鸽子独自在大掌柜房间休息,王海山去了张万青房间,陆野、李忠良和杨思源在一起休息。路上奔波了一天,李忠良困得不行,上下眼皮早已打开了架,一躺到炕上便呼呼大睡。陆野躺在炕上闭着眼睛说:“听说你经常去永安,和那里的驻军关系不错。”

“永安驻有阎军一个连,三个排分住在不同的地方,我和三排牟排长和冯全福班长有联系,并不是和三个排都有联系。”

“交往到什么程度?”

“如今可以无话不谈,能算得上是朋友吧!我正在做他们的兵变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明天我们去永安会会这两位朋友。”

“行。明天甚会走?”

“饭后出发,三十里的路程,骑车赶到那里就半前晌了。休息一会,正好和他们俩吃饭。”

“那李忠良和野鸽子呢?”

“兵变是件绝密的事情,他们俩去不合适。一两天,太原兵工厂的几个地下党员要来客栈,让野鸽子和李忠良在客栈等着,顺便把这几个人带到辛庄。另外,还有教导团秘密党员从太原捎运回来的两千余发子弹寄存在店里,也需要及时往辛庄转移,存放时间越长越不保险。可不可以让他们一并拿到辛庄。”

“去官道按你说的办。至于子弹,野鸽子、李忠良是新手,太原兵工厂的几个来人不熟悉情况,让他们往回带,路远生疏,我不放心。一旦被敌人发现,不仅损失的是弹药,怕连人受损。还是我亲自带妥当。”

“你一个人也不行,起码得五六个人打掩护。”

“那就让李忠良、野鸽子和兵工厂的几个来人在万义客栈等两天,咱从太原回来,你带上子弹和他们一起走。”

“行。”

天刚亮,陆野就叫醒野鸽子和李忠良,安顿了他们客栈等人事宜。吃了早饭,杨思源骑着自行车,倚架上带着陆野,顺公路向东行驶,公路上不时有骡马大车走过,偶尔也有汽车呼啸而过,吹起股股黄尘。陆野、杨思源两人交替骑车,到永安镇边已半前晌。陆野下了车子说:“马上就到永安镇了,地形你熟悉,还是你骑吧!”

“沿着公路继续骑。出了永安镇我骑。”

陆野推着车子紧走几步上了自行车,杨思源脚尖在路上一点,轻轻坐上倚架。陆野用劲蹬着脚踏则,不一会就出了永安镇。一出永安镇,杨思源右手戳了戳陆野的腰说:“下来吧,前面马上就是官道了。”

“我们不是到永安吗,怎么又去官道?”

“白文元和景桂滋的牛羊店在官道,我们先去那儿,让他们联系牟排长和冯全福班长。”

陆野下了车子说:“原来如此,我还以为牛羊店在镇子的东边。”

杨思源一边接车子一边说:“方位对,官道就在永安镇的东边,离永安镇一里多路。”

陆野说:“不远,马上就到了。”

杨思源骑上车子,陆野跳上倚架,杨思源用力猛蹬几下脚踏则,车子快速向前跑去。片刻工夫,他们就到了路北官道村。杨思源急速拐进村南街口巷子,巷子的尽头有一个院子,院子的东西两侧各有三间牛棚,南面大门左侧是三间低矮的有檐羊栏,正面是五间砖瓦房,三间做客房,白文元和景桂滋各住一间,西边牛棚与正房之间的一间小房子做了厨房。杨思源推着车子走进院子,白文元头箍毛线结的圆帽,胳膊挽着袍袖,正在弯腰擦洗窗台,听见车子响,抬头一看是杨思源带着人进来,赶忙扔下手里的抹布,握着杨思源的手说:“你怎么有时间来?”

杨思源说:“给你带来一个新朋友。”

陆野赶忙跨前一步说:“陆野,从辛庄来。咱们都是老乡。”

“晓得,晓得。思源说过,是个厉害人物。”

白文元搂起门帘,杨思源也没再客气,和陆野一起进门,坐在窗台跟前的八仙桌上。白文元从雕花木床跟前的平面柜里拿出紫砂茶壶茶盅,抓了一撮茶放进桌上的小铜壶里,提起门口火炉上热着的铁皮水壶,把热水倒进小铜壶,冲起的茶叶漂浮在小铜壶里。稍放片刻,白文元倒满茶盅,三人喝开了茶。刚喝了两三杯,景桂滋手拥在袍袖里,慢腾腾地用胳膊肘揎门进来,看见杨思源坐在那里喝茶,嗔怪地说:“杨兄来,不早点告诉我!”

杨思源说:“刚坐下屁股还没热,你就回来了。快坐下,给你介绍个人。”

景桂滋搂起袍子坐在另一侧,杨思源说:“这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陆野兄,也是河西老乡,如今在辛庄。”

景桂滋笑着站了起来,握着陆野的手说:“久仰久仰。一个很有本事的年轻老江湖,三教九流无所不通,是个能干成大事的人。”

“彼此彼此,桂滋老兄过奖了。”

“和思源一起来,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吧?”

“也没什么大事,想新认识两个朋友。店里生意还行?”

“不怎么样,刚能护住身子。”

“你想认识哪两个朋友?”

“杨思源可能和你说过,就是那个三排长牟荣清和班长冯全福。”

“我刚从永安镇回来。你们如果早点来,我顺便就把他们约过来了。”

“还得麻烦老弟去镇子走一回,晌午把他们俩约过来。”

“没问题,老弟这就去。”

杨思源说:“那就麻烦老兄了。我们俩去,目标大,容易引起其他班排的怀疑,对工作不利。想来想去,还是你和文元去比较合适。”

白文元说:“店里只剩一块牛肉,腐竹和粉皮可以做两个凉菜,白菜萝卜可以搞个烩菜,还能炒个土豆丝。你去了镇子顺便给咱买点炒菜材料。”

“最起码也得割二斤猪肉吧。”

“你看着办。”

景桂滋喝了几杯茶,骑上车子去了永安镇。

喝了一会茶,离晌午还有不少时间,陆野想去永安镇熟悉一下地形,就和杨思源商量着一起去看看。杨思源同意了,立马和白文元说了去永安的想法。白文元嘱咐他们去了永安切勿进一、二排驻地,以免招惹麻烦,嘱托他们早点回来,招待朋友。

杨思源、陆野和白文元打过招呼,推上车子,出了巷子,骑上车子,飞快地向永安镇走去。进了镇子,在街里骑了一圈。整个镇子都是砖瓦房,房子一座挨着一座,两排房子中间形成了街道。镇子东面有两座庙宇,一座是老爷庙,一座是观音庙,两座庙宇紧靠,晋军三营八连一排驻扎老爷庙,二排驻扎在观音庙,三排驻扎在庙南七八十米的源盛牛羊店。走到两座庙跟前,杨思源推着车子,陆野跟在后面。陆野还想往近走,杨思源喊住他说:“两座庙宇山门前各有两个门岗,我们还是站远点看。”

陆野点点头,后退了几步,跟着杨思源向西走去,离开庙门五六十步,杨思源停住车子说:“离庙门远点没人管,庙门跟前怕哨兵纠缠。”

陆野手背在背后,左手捏的右手指关节叭叭直响。他看着老爷庙和观音庙说:“两座庙规模都不大。”

杨思源说:“这规模只能驻扎一个排,多了就住不下了。”

“依我看,住一个排也紧张。”

“住在庙里,条件好不到哪儿去。”

“应该说是条件很差。”

杨思源和陆野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观音庙里一个门岗端着枪走了出来大声喊:“推车子的,你们站在那儿干甚,赶快离开。不离开,就开枪了。”

那个门岗喊罢,咔咔拉响枪栓,杨思源听出来门岗在喊他们,右手揎了揎陆野,离开了庙宇,推着车子向南走去。走了一二百步,走到距离源盛牛羊店二三十步远的石磨跟前停下。源盛牛羊店门口也有两个背着步枪的士兵在站岗,杨思源指着源盛牛羊店说:“这就是八连三排牟荣清排长的驻地。这个地方原来生意还不错,三排住进来以后,就不对外经营,只留一个看门的。”

陆野说:“三排单独驻防,距离一、二排驻地二百来步,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有利条件。”

“是啊,单独要见牟荣清和冯全福比较方便点。”

“最好是约出来相见,以免一排、二排心生狐疑。”

“我和他们会面三四次,只进过一次驻地,其余时间都是委托白文元或景桂滋去驻地相邀约。”

两个人观察了一会,骑上车子折返官道。

杨思源、陆野回来,见白文元脖子上搭块毛巾,正在厨房准备饭菜,他们进去一看,黑瓷盆里的一团白面已和好,土豆丝、腐竹、粉皮都已各自调好,放在碟子里,白菜萝卜放在筛子里,只等客人到来下锅熬煮。杨思源要帮忙做饭,白文元说已准备就绪,让他们回去喝茶。

陆野看到厨房没啥好帮的,就拉着杨思源的手说:“帮不上忙,站在脚底还碍事,我们还是腾开地方,让白掌柜好好发挥。”

杨思源和陆野回到白文元居舍,陆野提起火炉上的铁皮茶壶,给小铜壶里加了热水,稍待片刻,倒出茶水,慢慢品尝起来。两个人喝了一会儿茶,景桂滋带着身穿草绿色军装的牟荣清排长和冯全福班长从大门进来,牟荣清屁股上吊着盒子枪,冯全福背着冲锋枪,杨思源、陆野和白文元赶忙跑到院子里迎接,牟荣清握着杨思源和白文元的手说:“一个多月没见了。”

杨思源说:“还不到一个月,大概是二十来天。”

牟荣清说:“觉得几个月没见了。”

白文元说:“说明是想弟兄们了。”

牟荣清说:“二十来天没在一起吃喝就想了。”

白文元开玩笑道:“到底是想吃喝,还是想弟兄们?”

牟荣清笑笑说:“都想,都想。”

牟荣清指着陆野问:“这位是……”

杨思源说:“正要给二位老弟介绍。这位是河西过来的陆野,曾在河西一带闹过红,如今在孝义辛庄一带筹建游击队。”

牟荣清说:“听你说过。连长也告诫我们说孝义西南一带有几个共产党为土客训练队伍,劫掠大户财物,伺机成立游击队,让我们小心。我们连长说的就是陆野他们吧!”

杨思源说:“是陆野他们。”

白文元从景桂滋手里要来买回的菜,让他回去招待客人,自己提着东西走进了厨房。

白文元进了厨房,景桂滋招呼牟荣清、冯全福、陆野他们回去,坐在八仙桌前喝茶。牟荣清喝了两杯茶水说:“陆野,你们怎敢和土客打交道。这伙人和土匪没多大区别,甚的恶事也能做出来。”

“牟排长并不了解土客。土客都是穷苦人出身,和土匪有本质的区别。土客以武装保运大户烟土和贩卖烟土为生,从来不干那些土匪打家劫舍的事,虽然惹上了土匪的一些恶习,生活腐化,好吃懒做,但本质还不坏。”

“我听说有的土客抢劫富户钱财粮食,霸占良家妇女,这你能说本质没问题?”

“这只是个别情况,大部分人还是不错的,只要我们好好引导,可以改造好。”

“只怕你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出现效果。”

“慢慢来,会转变好的。”

冯全福也说:“让那些人转变比登天还难。陆野兄就别枉费心机了。”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转变他们我很有信心。”

景桂滋说:“难得陆野兄的那份诚心。”

几个人告诉了一会,小二端着油漆木盘送来饭菜,八道菜一一放在八仙桌上,白文元揪了揪肩膀上的毛巾,两只手提着两小坛酒进来,牟荣清笑着说:“自家弟兄吃饭还那么讲究。白掌柜拿来两坛子酒,看来是要尽兴了。”

白文元抿着嘴笑笑说:“这两坛酒,一坛是官道自酿的黄酒,一坛是杏花村的汾酒。都是上好的美酒。要不我们先尝尝黄酒?”

众人说,使得,白文元搬起坛子正要倒酒,景桂滋说:“黄酒要热喝,热喝才能喝出感觉。”

景桂滋说罢提着坛子和铜茶壶边走边说:“你们先吃菜,我出去热黄酒。立马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