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守护从“开学第一餐”开始

□ 文 本报记者 李亚芝

编者按

又是一年开学季,沉寂了一个假期的学校又重拾往日的热闹与生机。为了迎接学生返校,学校都准备了哪些特色活动?刚踏入校园的小不点们,如何跨过分离焦虑这道“坎”?孩子们能否吃上营养均衡、安全放心的餐食?站在军训场上的新生们,又将在汗水与坚持中收获怎样的进步?教育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开学季”专栏,我们将分派多路记者深入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的校园一线:探访食堂,追踪从食材采购到餐桌的“安全防线”;蹲守军训场,见证新生们从青涩到坚毅的蜕变;走进校园,记录学校、老师为返校的孩子们准备的小惊喜。我们将用手中的笔,讲述家校携手护航成长的动人故事,记录孩子们在新学期的成长与收获,全方位展现开学季的校园百态。

九月的阳光正好,柳林县李家湾小学的厨房里早已忙得热火朝天,厨师们正紧张有序地准备着“开学第一餐”的食材。蔬菜洗得干干净净,灶台整洁明亮,已经切好的蒜薹也摆放得整整齐齐。“考虑到是小学生,菜要切得小一点,还要炒得软一点。”王师傅一边忙活一边说道,“食材也是掐着点儿送来的——米面油、肉蛋奶及调味品已于前一天全部送达;而今天清早,新鲜的蔬菜还带着露水,就被准时送进了厨房。”

上午11:30,随着放学铃声响起,李家湾小学的走廊瞬间沸腾起来。“好饿呀,不知道今天餐厅有什么好吃的?”五年级的杨艺一边走一边和小伙伴兴奋地聊着。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都对新学期的午餐充满了期待。与此同时,在餐厅远远地听到了学生们奔跑的脚步声,打饭的阿姨们已经笑着握紧了勺子,迎接这群“小饿狼”的到来。

餐厅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排着队,依次在分餐区手拿餐碗等待打饭。“阿姨,今天吃什么呀?”“今天有西葫芦炒鸡蛋、绿豆芽粉条肉、蒜薹粉条肉,还有蛋汤和米饭,三菜一汤!你喜欢吃什么,阿姨给你多打一点。”每天中午,餐厅都是最热闹的地方,150位师生,就在这里,共享“开学第一餐”。

为了这一餐,李家湾小学早在一周前就做足了准备。在开学前一周专门召开了食堂工作部署会,对食堂餐厅、厨房、库房等操作间逐项进行了安全排查,重点检查了房屋结构、门窗设施,以及用电、天然气、自来水管道、下水管道和防鼠、防蝇等设施的运行情况。厨房工作人员早已将各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全力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同时,学校还对厨房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摸底和排查,并根据结果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就为了今天这一顿“安心饭”。

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可口的饭菜,大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开学第一餐”,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份踏实与安心。新的学期,就在这碗筷交错的烟火气中温暖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