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一场关于共读的温暖约定

□ 本报记者 张娟娟 李江姗

空气中还带着清晨的清新,阅览室的玻璃窗已被晨光映亮。原本安静的阅览室迎来了一场温暖的相聚——孝义市崇文街小学家长读书会正在进行。

各年级以不同形式带来了精彩的图书推荐。一年级围绕《屏幕时代,重塑孩子自控力》展开互动,带读者抛出“我们该如何与屏幕共存”之问,引发家长热烈讨论和记录;六年级深情朗诵《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温暖而有力的声音叩击心灵,令现场沉浸其中。每一种推荐都是一次情感的共鸣,让文字走出书本,成为可感可触的体验。

“看见,是最深刻的联结。”主持人李俊萍老师话音落下,家长们相对而立,彼此将一条蓝色丝带系在对方手腕上。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目光交汇处的微笑与郑重。这一抹蓝色,成为“看见、信任、同行”的无声誓言。一位妈妈低头看了看腕间的丝带,轻声说:“好像突然有了盟友,不再是一个人摸索怎样教育孩子。”

最动人的,莫过于“纸飞机寄语”环节。家长们俯身折纸,将写满寄语的彩纸轻轻折成一只只纸飞机。伴随着温馨的音乐,数十只纸飞机从掌心翩然起飞,划出轻柔的弧线。那一刻,父母的目光中既有托举的坚定,也写满放手的勇气。一架浅蓝色纸飞机轻轻落在书架顶上,犹如一只静憩的鸟,它承载着一位父亲简单而深切的愿望:“愿你读到更大的世界。”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贵青的发言,从《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延展到当代家风建设。他强调,共读不是为了赶进度、比数量,而是通过亲子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有判断力、有感受力、有责任感的人。“教育的终点,是塑造健全的人格。”

音乐响起,全体家长共同唱起《每朵花都会盛开》。没有专业的声部,却比任何合唱都震撼人心。因为这首歌不再只是旋律,而是信念的共鸣。

活动结束了,但纸飞机并未落地。它们象征着希望、爱与期待,继续飞行在家校之间、亲子之间。而阅读提供的,从来不只是知识,更是一座桥梁,连接心灵,温暖彼此,照亮成长路上每一个需要光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