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穷的叠词秧歌
——品叠词秧歌 说临县话的语法特点之二
□ 李海光
贺升亮的叠词秧歌特色明显,叠词应用饱满,造句方式多样,雅俗共赏。他讲述自己的读书生涯:
刚进学校不懂规矩松松垮垮,
老师不在前后乱跑拍拍打打,
时间过了一个多月还要耍耍,
没啦记住二十个阿拉伯码码。
一上数学课就紧张气喘呼呼,
最头疼阿拉伯码码算盘珠珠,
见了舅舅见了姨姨见了姑姑,
经常要求给卬买些小人书书。
1982年正月初六,初出茅庐的贺升亮评价主家的好招待:
金有爱平把我当作上等亲亲,
红油桌子擦了又擦认认真真,
干干净净摆下筷子喝酒盅盅,
八个好菜色味俱佳热气腾腾。
1983年正月十四晚“临县首届伞头秧歌手比赛”决赛,贺升亮与康云祥争夺“著名秧歌手”的第一名:
敲起锣锣捣起鼓鼓拍起铲铲,
师傅徒弟对唱秧歌挑起伞伞,
密切配合不要争论长长短短,
今天晚上一定能够圆圆满满。
1983年正月二十七,在临县裕民煤矿的秧歌晚会上,对唱康云祥:
康:升亮本是好苗苗,
说话有理有条条,
凤凰长出羽毛毛,
放你飞过小桥桥。
贺:幼苗出土露尖尖,
卬还小得一点点,
自觉退到一边边,
送你一条好烟烟。
1985年正月,夸临县玉荐村的庄户人家:
巧手匠人油壁芯巧巧妙妙,(炕围子)
红边黑底还有个价格格道道,
人人马马和熊猫是花花俏俏,
孙悟空挠根金箍卜榔蹦蹦跳跳。
1992年在方山县演唱: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雷鸣闪电,
情也切切意也切切说声再见,
魂也依依梦也依依心连两县,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永远想念。
2007年,曲峪镇枣峁村的乡村公路建成剪彩:
春天到来草木青青桃李娇娇,
夏天到来绿水潺潺杨柳袅袅,
秋天到来果实累累金风潇潇,
冬天到来祥云漫漫雪花飘飘。
主持晚会:
晚会结束嘱咐一下老老少少,
希望大家不要拥挤照照料料,
提高警惕当心小偷掏去票票,
平平安安各回各家去睡觉觉。
1996年7月,吕梁影剧院秧歌晚会上,贺升亮头戴太旧高速公路工人的帽子,“三朝元老”郭追追唱:
贺升亮你一表人才俊俊俏俏,
伞头界的风流人物荣荣耀耀,
有些时候你不识个格格道道,
今晚上你头上戴个什么帽帽?
樊如林和康云祥是伞头界的“和合二仙”,两位老先生遗留在世的叠词秧歌,尽显仙风道骨。
樊如林,1983年在招贤镇唱:
站在台上瞭远远,
观众站在一点点,
哥哥弟弟和姐姐,
人人带个笑脸脸。
1988年给吕梁地区卫生局拜年:
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
城里城外没一点灰尘影影,
马路上面擦得像玻璃镜镜,
一进离石就觉得高高兴兴。
1988年唱吕梁地区文化馆:
描龙龙,画虎虎,
哆来咪发拼谱谱,
敲锣锣,打鼓鼓,
都是几个青颗颗。
报名秧歌:
樊如林小时没奶奶,
大了瘦得个圪毸毸,
如今是老汉背柴柴,
一回回不如一回回。
樊如林,抽空空,
今天演出到孟门,
锣鼓响得轰隆隆,
观众挤得圪涌涌。
对唱陈兆珍:
陈:记得一九五二年,
卬在伢陡泉村当教员,
你脑上扎个拐辫辫,
会卬要得吃燕燕。
樊:你说你给卬捏燕燕,
老燕不用穿线线,
卬一年比一年老汉汉(xian),
吃上你的一点炒面面。
康云祥,正月的秧歌晚会:
正月十五爬台台,
一年能有几回回,
眉眼老成圪毸毸,
谁爱见咱这一把干柴柴。
唱小卖部:
政策落实打破了框框套套,
生意买卖摆满了街街道道,
铁皮房子好比个财神庙庙,
待业青年活跃起来能挣票票。
“伞头大王”杜云峰虽然英年早逝,但遗世秧歌不少,在伞头界的鳌头地位牢固。他的叠词秧歌就像日常说话。
说不讲卫生的伞头:
头发滚成毡片片,
脯子股上尽是饭点点,
污水道道一脸脸,
亲亲们赶快役远远。
说改革开放后的新生活:
卬子汝子打扮得花花俏俏,
年轻后生咪晔咋得蹦蹦跳跳,
侯鬼咪再不用娆娆叫叫,
岁岁钱攒得尽是十块的票票。
杜云峰被李清福编扮:
剃得平头你留缝缝,
喇叭裤烫得直缯缯(zeng),
浑身打扮成神棍棍,
伞伞来转得卜愣愣。
李铭瑶是“伞头大王”的师傅,传世的经典秧歌不少。上世纪50年代全县教师集训期间闹秧歌,李铭瑶给伞头高哲生唱:
夹山山邻家不远远,
开会时住在一点点,
咱两个都是黑脸脸,
相好得打成一片片。
贺新婚:
恋爱时候山盟海誓等等待待,
洞房花烛如鱼得水恩恩爱爱,
结婚以后生活过得愉愉快快,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祖祖辈辈。
薛清爱是女伞头的杰出代表,伞转口开即为黄钟大吕。1987年恭贺柳林建县20周年:
香严寺壮丽奇观楼楼亭亭,
抖气河数九寒天热气腾腾,
莲花池百花争艳池水清清,
贺昌纪念馆激励子子孙孙。
老薛坐班车,司机免票、青年让座、乘客鼓掌:
看见老乡格外亲热高高兴兴,
感谢那位青年给卬让开空空,
祝福大家家庭和睦吉吉庆庆,
祝愿司机常年出车通通顺顺。
2011年8月,临县电影院歌晚会,薛管旺对唱贺升亮:
敲鼓鼓,吹号号,
升亮戴个官帽帽,
长调调,短调调,
你也就会一套套。
薛清爱的徒弟王玉梅唱师徒情:
师父对卬玉梅徒弟情谊长长,
时刻盼望个个徒弟坚坚强强,
可惜玉梅才疏学浅窝窝囊囊,
只恐怕是烂泥难糊破砖墙墙。
1986年春节,革命老艺人王易风归省故里,挑伞歌唱:
十几年过年不在家,
没啦捉过个伞把把,
到如今胡采已圪乍乍,
想编个秧歌也生巴巴。
年轻时卬咪一茬茬,
如今都已经当爷爷(ya),
那时候村里的小娃娃,
跟前也有人叫爸爸。
吕守恒劝观众:
领上秧歌队转圈圈,
转着转着转成一点点,
观众咪尽量靠边边,
不然里头要挠肩肩。
高万青唱检阅秧歌:
枣圪垯家来了一阵阵,
卬咪来在二碰碰,
工作搞成一顺顺,
胜利花开得红楞楞。
许多叠词秧歌名声远播,历久弥新,但编唱者却因岁月的更迭而佚名。此处列出佚名叠词秧歌,向原唱者致敬!
唱农村生产责任制前后的生活变化:
过去饿得侯息咪哭哭啼啼,
过年过节红面上包个皮皮(包皮面),
如今咱一天一顿好面旗旗(白面面条),
家家户户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扁食包的是好馅馅,
羊肉结成圪蛋蛋,
紫皮蒜捣了几瓣瓣,
大醋香油弄蘸蘸。
过清明捏燕燕:
清明时节捏燕燕,
燕燕穿成一串串,
一天吃上几遍遍,
几天就抹成个光线线。
唱抗日:
日本人杀死咪爸爸,
活活地气死卬妈妈,
不要看我是小娃娃,
儿童团里能顶瓜瓜。
招贤铸得铁壳壳,
火药装里一钵钵,
柳木把把一节节,
拉线叠成圪折折。
颗颗地雷黑瓤瓤,
埋在岔道圪梁梁,
炸得鬼子流肠肠,
疼得喊爹叫娘娘。
唱中央后委在临县:
三交周围不远远,
村村连成一片片,
吃了馍馍吃卷卷,
领导住在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