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党课开讲啦

根植红色沃土 赓续精神血脉

□ 主讲人:兴县人民法院 张莎曼

2021年09月04日 11:35:08 编辑: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要认真学好我们党的百年历史,牢记初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段党的历史。不知道大家是否乘坐过“蔡家崖号”列车,这列列车往返于我们省会城市太原与革命老区兴县,听到兴县这个地方,大家可能都听过“晋绥首府,红色兴县”这句话,但是了解的可能还不够透彻,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片红色热土!

兴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与陕西省神木市隔黄河相望,总面积3168平方公里,是山西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兴县曾经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在抗战时期,它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是保卫党中央的前卫阵地;在解放战争时期,它是中共中央和西北野战军部队转战陕北的大后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延安党中央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以及与北平、天津联系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也是延安与莫斯科联系的国际交通线的必经之地,故有“小延安”之称。

以兴县为中心,由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3块根据地组成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第120师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抗战时期逐渐形成的华北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领导机关和军委总部东渡黄河,在蔡家崖进行了为期11天的革命活动,毛泽东同志在此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历任省委书记、省长都曾亲临兴县,寻访红色故土,慰问老区人民,关心和支持老区建设。

作为革命老区,兴县拥有百余处红色遗址,包括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碧村龙山文化遗址,巍巍黑茶山,93公里黄河,守望和见证着这片古老英雄的土地。

1940年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始设司法科,下设看守所,后增设劳动学艺所,承担着当时晋绥边区刑事审判、民事审判、人民调解及案件侦破和罪犯改造等工作,是兴县人民法院雏型,也是山西省最早建立的人民司法机构之一,为抗击日寇、维护稳定、保卫边区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42年11月晋西北高等法院成立,1943年11月改称为晋绥边区高等法院,1949年2月又改称为晋西北高等法院,1949年9月改称为晋西北人民法院,同年12月晋西北人民法院改建为山西省人民法院兴县分院和汾阳分院。1953年11月,兴县人民法院成立,属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机构。春生秋长,斗转星移,历经近70载风雨,这种发端于人文和历史的崇法、遵法的精神,汇聚成一条悠长澎湃的河流,引领着兴县人民法院不断前行。

新时代,兴县人民法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用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带领干警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与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共同探索科学模式,努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兴县人民法院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一把手”和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邀请退休老院长、晋绥文史专家讲授党课,组织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首百年辉煌路,砥砺奋进正当时,教育引导干警传承红色精神,永葆政治本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在新长征路上,兴县人民法院将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推出一系列为民便民举措,以4个人民法庭和14个法官工作站为辐射点,走进乡村,走近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法律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