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激活警务“末梢神经” 畅通服务“毛细血管”

——解码孝义市“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崇文模式”

2021年10月27日 11:24:34 编辑:

□ 本报记者 冯凯治

通 讯 员 李志明

年过七旬、均为二婚,琐碎的家庭矛盾陡然升级,持续冷战一个多月,愁坏了子女亲属,咋办?社区民警刘志恩还是老办法,望闻问切一番,最后终于是药到病除,皆大欢喜。

入股商铺搞投资,经营惨淡落陷阱,久拖不决的债务纠纷,总想着搞点大动静,一旦出事,咋整?公安司法齐上阵,律师当面讲后果,潜在的风险隐患彻底消除。

涉及数千万元的多方股权、利益纠纷,逐步升级为近百人的结伙械斗、聚众滋事,紧要关头,如何化解?历经8个月、50余次的耐心调解,看似乱如麻的死结迎刃而解。

洪水肆虐的汛情一线,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沿阵地,警力紧缺的弊端如何弥补?一键指令,一个民警就可动员50名网格员和志愿者,迅速集结起联防联动、暖心服务的有生力量。

从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到疑难复杂的烫手山芋,再到突如其来的抢险救灾,小小的派出所何以底气十足、稳控全局?10月13日,带着诸多疑问,记者实地走访孝义市公安局崇文派出所,在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畅谈交流中,解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崇文模式”。

这个“金字招牌”出力最多

“刘志恩警务工作室,我们孝义人都知道。这可是全市唯一一家以民警自己名字命名的警务工作室,‘金字招牌’呦!”刚一见面,新上任的崇文派出所所长郑俊强,就迫不及待向记者“推销”全所引以为豪、被赞誉激活警务“末梢神经”的青年社区民警——刘志恩。

也就眨巴眼的工夫,肤色黝黑、稍显憨厚的刘志恩就被叫到了所长办公室。尽管匆忙赶来,事先没有任何准备,可谈起近期社区发生的大事小情,刘志恩不慌不忙,真就一个茶壶里头煮饺子——心中都有数啊。

“那个二婚的七旬老太太,太宠着娘家人了,啥东西都给自己的侄儿。本来老两口婚前约定的AA制,最后都形同虚设了。老太太自己也觉得做得不对,抹不下脸道歉,还要以家暴的理由让我们处理老头。咋说呢?这种事社区经常发生,好歹我都能应付,最后老头还是原谅了。”

“就拿近期抢险救灾的事说吧,社区一共18名网格员、加上招募的30名平安志愿者,我们闻令而动,50多人都冲在了最前沿。特别感动的是,社区一名开饭馆的刑满释放人员,连续好几天主动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餐饮,能看得出来,他是发自内心想做点实事、好事。”

在刘志恩看来,基层综治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麻烦事也多,很多事情是要在直面困难、不逃避麻烦中,寻求解决办法的。尽管已经扎根社区9年了,可刘志恩给自己找“麻烦”的习惯,一直在延续着。

“我的爷爷1938年参军,是一名退伍老八路,退伍后一直从事公安工作。”刘志恩坦言,因为从小受长辈影响,所以骨子里连做梦都想成为一名警察。“能够真正为人民服务、做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我觉得很值当!成天和社区群众打交道,不仅让我迅速成长,也给了我踏实工作的不竭动力。”

“刘志恩警务工作室,是我们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推行‘1+2+N’警网联合工作模式的一个典型缩影。”郑俊强补充说,正因为有了一个又一个如刘志恩一样心甘情愿扎根社区的民警,用真心真情办了一件又一件群众心坎上的事,才成就了崇文派出所到目前警情同比下降23.5%、发案率同比下降51.2%的亮眼成绩单。

老警察的本事顶呱呱

在崇文派出所,群众都有这样一种共识:涉及土地承包及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纠纷等,一定点名要56岁的张由利警长调解;涉及合同纠纷、民间、金融借贷纠纷、股权转让纠纷等,必须是54岁的武旭峰警官出马;至于婚姻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这方面的调解专家非52岁的宋亮平警官莫属。

“就像去医院挂号看病一样,而且都是‘专家号’!”崇文派出所教导员李霞打趣地说。老警暖调,多调联动,效果立竿见影。李霞介绍,仅近两年以来,崇文派出所已成功化解了疑难复杂的各类纠纷30余起,实现了辖区“民转刑”命案“零发生”的实践。

“公安机关是严禁插手经济纠纷的。可问题的症结是,当事人因漫长的诉讼时间和高额的诉讼费,拒绝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维权。”每每提及那个想着走极端追债的当事群众,副所长武旭峰总会不由自主感慨。“动刀子要钱不可取,非正常上访也不行,凡事都得按照法律法规办。”本着这一原则,结合日臻成熟的“多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所里小小的调解室内,武旭峰联合辖区司法所、公益律师,轮番为当事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其合理合法维权。几经安抚,当事群众最终放弃了走极端的念头。面对有心还债、无力出钱的债务人,武旭峰通过认真调查,最终协调第三方,顺利解决了长期拖欠债权人20余万元的一桩大难题。

“我们调解的原则,一定是公平公正,坚守的底线,必须是维护好当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宋亮平反复告诉记者,再难搞的事情,守住了这个原则和底线,都会好办许多。

“因合伙开驾校引发的数千万元股权、利益纠纷一事,闹得动静太大,几乎无人不知。特别是最了解情况的主要股东意外去世,造成许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加上家属们的强烈诉求,整个事情相当复杂。”宋亮平表示,单纯说和当事的多方人士心平静气坐下来谈,就耗费了他大量精力。在连续8个月50余次的调解过程中,凭着一颗公心,守着一条底线,加上从警36年积淀的群众工作经验,宋亮平抽丝剥茧、步步梳理、耐心说和,最终将看似乱如麻的死结彻底解开。

红色沃土孕育出的智慧警务

24.1平方公里的辖区,8村、8个社区、73个居民小区、21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5所学校幼儿园、2332家场所单位、1100余户房屋租赁户,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合计9万余人,如何管理?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只要党组织过硬,党员民警过硬,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不会差!”在郑俊强眼中,孝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革命遗址,正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以孝义涌现出的冯家昇、李正旺、曹维麟、霍文新等一大批优秀革命青年为榜样,崇文派出所狠抓党建工作,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着力锻造“政治魂”“底色魂”“正气魂”“强基魂”“旗帜魂”,全所上下真正形成了“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良好生态。

红色沃土不仅孕育了忠诚于党的警魂,也孕育出了独具崇文特色的智慧警务。通过上线“手机微警务”模式,依托“钉钉系统”,全所民警一部手机“随身行”,即可完成接收接处警指令和反馈、案件分流指令和受立案反馈、社区指令和矛盾隐患服务反馈、监督指令和整改反馈以及联动指令和响应反馈五大“数字套餐”,实现了“一机在手,了如指掌”。“一室两队”的“扁平化”高效运行模式,无死角全天候的“天眼”模式,“警格+网格”的企业微信群、社区微信群模式,以及延伸到百姓家门口的智慧安防建设新模式,构筑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恢恢法网”,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隐患风险、第一时间打击违法犯罪。

紧扣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共同体”理念,崇文派出所还积极完善民警巡逻队伍建设,打造“藏蓝盾”;构建十米之内必有亮光的防范格局,打造“光明盾”;开展反诈骗、反邪教、消防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经常性演出,打造“文化盾”;依托退休群体和老年志愿者力量,打造“金色盾”;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打击各种校园欺凌、猥亵学生犯罪,打造“护苗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始终坚信,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就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这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终极武器’。”郑俊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