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访百处红色遗址看百村辉煌变化

红色印记励振兴

——来自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的报道

2021年11月22日 11:07:38 编辑:

□ 文/图 本报记者 郭炳中

初冬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让“红色”的兴县一片白雪皑皑。

天寒地冻,“红色”鲜亮。“访百处红色遗址,看百村辉煌巨变”采访组记者不时看到 ,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的兴县, 来这里感受红色旅游文化 ,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虽然有所减少,但数量仍然可观。

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红色革命遗址,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红色已经成为这里最亮丽的底色。

修复遗址 赓续精神血脉

尽管是冰消雪融的日子,但阳光灿烂,温暖和煦。

“咱高家村的红色故事在史书上能找到,网上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要是能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就好了,后代人就不会忘记在家乡发生的革命事迹,有人来旅游,咱还能讲讲村里故事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哩!”

“是啊,现在我们过着‘穿不愁,吃不愁,还有余钱去旅游’的幸福生活。好日子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感谢党,永远跟党走,永远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

11月10日,记者来到兴县高家村晋绥日报社编辑人员驻地旧址时,恰好村里的一群老人围在一起,在抗战日报旧址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利用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记忆的话题。

红色的热土养育了高家村的人民,高家村人的精神同时也反哺着这片土地。70岁的村民白抵抗,十分注重关注研究红色史料,“导游式”的介绍,让人肃然起敬。他说,1940年9月18日,中共晋西区党委决定创办《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晋绥日报》)。《晋绥日报》是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为周报,后改为周双刊、周三刊、隔日刊,1944年9月18日改为日报。贺龙曾为《报》创刊题词:“人民呼声。”

根据史料记载,《抗战日报》创刊后,在中共晋西区党委及之后成立的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成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宣传阵地。从晋绥边区开展的“四大动员”、“减租减息”、开荒种地、发展纺纱织布运动、组织反“扫荡”、反“蚕食”、开展“坚壁清野”、组织武工队、“挤”敌人,到开展变工互助、组织劳力和武力相结合以及宣传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南下北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晋绥边区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晋绥边区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全镇党员干部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把红色遗址修复好、利用好、管理好,助推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把红色资源变成黄色金子。”谈到以红色乡镇绘就“时代正红”时,镇长乔恩务不假思索。

交好“答卷” 携手齐奔小康

高家村是镇政府所在地,由高家村和张家墕两个自然村组成,是原《晋绥日报》社所在地,境内有黄河黑峪口古渡口,黄河一级支流蔚汾河沿村而过,省道忻黑线贯通全村,2019年即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下,修路、建大棚、改良老枣树、打井、引灌、接自来水、唱大戏......高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昔日“庄稼丰歉全靠天, 十年九旱度日艰”的村庄,如今已呈现出“河绕村流,人在画中游,瓜甜果香猪羊壮,红色遗址客来往”的美丽图景。

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高家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用于民生实事。2019年投资200万元对全村自来水进行提升改造,开凿70米深水井一口,建设200平方米蓄水池一座,铺设管道7000米,安装蓝牙智能水表300块,基本实现家家通上自来水,“吃水难”的问题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为让群众便捷出行,村委对全村约5公里的道路进行硬化整治,修筑挡土墙、临街石墙200米,村内道路更加平整,村内环境整体提升。修建沿蔚汾河渠首至下游灌渠200米,1000亩水浇地的用水需求得到保障。

“以前吃水只能从别的地方拉水,靠人挑车拉,受尽了没水的苦头。一听到村委要给村里引水这个消息,大伙都特别高兴,施工队一进村,村民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民白三小说,如今,村民们不仅吃上放心水,而且村里1000多亩农田灌溉浇水也有保证了。

立足民生暖人心,激发动力争脱贫。“我们为了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投资11万元改造了农民夜校,经常性地开展政策宣讲、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建成村级励志爱心超市,借助社会公益力量推动精准扶贫,以积分兑换方式激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树立自立自强、热爱劳动的意识,养成热心公益、美化家园的良好行为习惯,提振主动脱贫信心。”村支部书记白喜军说,为更好地提升农村老年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老年人幸福指数,村内还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室、阅览室,为村内精神文化建设搭起平台,让老年人拥有“稳稳的幸福”。

勾画蓝图 共绘振兴画卷

走进晋陕经济大动脉省道忻黑线绕村而过的高家村,只见这里道路平整、屋舍俨然、邻里和睦,一派和谐之气。

走在高家村村中,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十星级文明户”标识牌、家风家训展示栏、村规民约等文化元素无不向来者讲述着以红色文化、邻里和谐、孝老爱亲等内容为背景的生动故事。

“革命战争时期,驻扎在兴县高家村的晋绥边区《晋绥日报》影响深远,特别是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使其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独特重要位置。《晋绥日报》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社与新华社晋绥分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晋绥边区宣传革命战斗、支前生产、率先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支部书记白喜军说,村里的每一位党员不仅有将红色文化基因进行传承的义务,还有将其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与百姓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各项工作相融合并进行延伸拓展的义务。

为此,高家村制定了通俗易懂的方言版村规民约,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的评选……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等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力,与乡村振兴紧密相结合。

白喜军告诉记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 高家村将着力出好“三张牌”:一是打好“红色牌”,抓住国家启动红色旅游的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全力推动《晋绥日报》旧址提升工程;二是打活“绿色牌”,按照“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场联建”,依托特有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不断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形成集休闲、赏景、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三是打造“环境牌”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红军长征第一村”品牌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六乱整治”,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开创村庄干净整洁、百姓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局面。

“有产才能富民,有业才能兴家。镇党委、政府将全力支持高家村走美丽乡村示范与产业调整、生态建设、红色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路子,积极引导他们因地制宜谋划项目,通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逐步做优‘农’的文章、盘活‘文’的资源、培育‘旅’的品牌。”高家村镇党委书记孙俊生说:“红色遗址是革命摇篮,红色印记激励前行,红色精神鼓舞人心,全镇上下将始终不渝坚持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