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剧本)
贺昌(七十一)
□ 刘树亮
第十七集 沐腥浴血③
19 大海海面 外 傍晚
波涛翻滚的大海上,点缀着插有各种异国旗帜的轮船。一只小船披着落日的余晖在波涛中颠簸着,三名艄公在吃力地摇着橹。镜头逐渐移至小船船舱。贺昌等四人挤在狭小的船舱里显得十分难受。
20 香港街头 外 日
香港大街上大厦林立,市面热闹异常。人们西装革履显得洋气非凡。贺昌等四人出现在街面上:身上穿着的是几天前从流沙乡下换上的粗白布衣裤,上面染满了一黄一白的泥土渍子,头上戴着又破又烂的草帽,脚上穿的是手工做的黄布鞋,加之几天也没顾得洗脸,个个都像叫花子。可走起路来,却个个神气十足。他们买了份报纸边走边瞧。街上的人们也边走边以奇异的目光打量着这几个人。
一位好心的老太太走过来偷偷地:“快跑,抓败军的过来了,已经抓走好多了!”
旁边有一豪华酒店,是香港有名的大东酒店。四人急忙躲进那酒店里。
21 大东酒店收银台边 内 日
豪华的大酒店与几个人的打扮形成明显的对比。
贺昌等四个人都在身上摸钱,凑到一起:“够了,两元八够了!”
随即一服务员把贺昌等四人领进一客房中。服务员走后,贺昌关上门对众人:“你们在家里等着,我去找秘密交通站。”说完推开门走出去。
22 香港大街上 外 日
如狼似虎的警察在盘查着每一个过客,一片纷乱。
23 大街的另一头 外 日
贺昌大步向前走着。远处一队巡警耀武扬威地向这边盘查过来。贺昌急忙躲进一家店铺里。
24 大东酒店客房内 内 日
张国焘躺在床上:“你们说,如果贺昌回不来怎么办?”
李立三:“贺昌不会有事的。”
警卫员:“为什么?”
李立三:“你们没听说过吗,贺昌那一年在太原府火车站演讲,阎锡山派兵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了个水泄不通还没能抓得住他哩!”
这时,外面传来警车喇叭的尖叫声。
正在这时,有人在外敲门。张国焘大惊失色。李立三、警卫员也屏住气注视着门口。接着又是几下信号式的敲门声。
“是贺昌!一定是贺昌!”警卫员说着急忙开开门。
贺昌提着一大袋饭菜走进来满面春风地:“饿坏了吧,快吃!”说着把饭菜袋放下打开。
李立三等三人急切地:“怎么样,交通站找到了吗?”
贺昌:“找到了,但是不让乱动,要咱们就在这里静静地等待联络人员来接。”
贺昌与众人高兴地大吃起来。
众人边吃边说:“贺昌可真是及时雨呀!”
25 大东酒店贺昌等人下榻的客房里 内 夜
贺昌等焦虑不安地等待着来接他们的联络员。
李立三打了个呵欠:“这联络员怎么还不来接,是不是把咱们给忘记了!”
张国焘问贺昌:“你把咱们住的地址告诉清楚了吗?”
贺昌:“告诉清楚了呀,怕他们听不清,我还给写下来呢!”
警卫员:“那怎么还不来人?”
正说着,门上响起急促的敲门声。贺昌急忙将门打开。接着走进来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阿伟。
阿伟关住门暴跳如雷却又竭力把吼声往低压:“就不看你们啥模样,怎么敢住这么高级的大酒店,这不是专门让人家怀疑你们吗?要不是我来得及时,今晚你们准出岔子!”
贺昌等四人被数落得无话可说。
阿伟瞪着眼:“我告诉你们,广州方面送来确切消息,广州国民党当局已经知道你们的真实姓名和住址了,省政府委员吴铁城即将亲自带人来香港,会同这里的差官捉拿你们并要求引渡,还不快走!”
众人急忙跟着阿伟往外走。
26 香港一小巷里 外 夜
阿伟引着贺昌等四人拐弯抹角地走着,边走边警惕地看看后面是否有人跟着。当他确信没人跟踪时,才带领贺昌等四人穿过一条倾斜横街走进一所房屋的楼上。房里的人们急忙给让座。阿伟并不坐下,把门关好后接着便又神气活现地开始对贺昌等四人训话了:“你们这几个人,一点警惕性都没有!你们就不知道起义已经失败?”
贺昌等四人静静地听着那小伙的数落。
阿伟:“记住,以后在街上遇到熟人赶快躲开,千万不敢瞎打招呼。因为昨天的同志和朋友,今天都不知变成啥样儿了,明白了吧?”
27 香港大街上一家商店门口 外 日
贺昌在大街上寻寻觅觅地走着。在一家商店里发现吴玉章后立即走进去。吴玉章见到贺昌,激动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
字幕叠出:原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吴玉章
贺昌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走,跟我来!”
28 中共中央南方局香港招待所 内 日
贺昌领着吴玉章走进来。
吴玉章:“今天可真幸运啊!这么大的香港,举目无亲,我正在发愁无处容身,恰好遇上了你,怎么能碰了这么巧?”
贺昌:“碰不上我也没事的,已经安排了十多个同志,专门在街头、港口、剧场等公共场所负责接待咱们到港的同志,十几个人里边,你总会碰到其中一个的。”
工作员吴明给吴玉章倒来水。
贺昌指着吴明对吴玉章:“他和你是一家子,也姓吴,叫明,来这里可就相当于回到家了!”
吴玉章:“流落越远,越能感觉到党的温暖。党的这深恩我可是一辈子也忘不了啊!”
贺昌:“下一步希望怎么样,留在这里,还是去上海,或者是……”
吴玉章:“党已决定派我去苏联学习,我得先去上海。”
贺昌转而对吴明:“这是咱们党的重要领导人吴玉章同志,你给登记一下。他不便多露面,你负责给买好去上海的轮船票。”
吴明:“好的。”
贺昌:“另外再给一些生活零用钱。这些费用都从国际代表给的款子中支用。”
“是!”吴明边答应边开始登记。
贺昌转而对吴玉章:“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吴玉章:“没有了!”
贺昌:“那就让小吴登记完领你到那一边先好好睡一觉。我要上街继续接待同志们,晚上回来咱们再聊,好吧?”
吴玉章:“好,我几天都没合一眼了,正想好好睡一觉呢!”
贺昌:“那就好,再见!”
吴玉章:“再见!”
贺昌说完正要往出走,许继慎领着陈赓、周逸群进来了。
贺昌急忙上前与陈赓、周逸群握手:“哎呀,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几天风声这么紧,我还正为你们的安全担心着呢!”
周逸群:“敌人倒没怎么难为我,这家伙却着实吓了我一大跳!”说着指了指陈赓。
字幕叠出:原起义军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周逸群
(幻入)
一轮船的货舱里,陈赓正躺着看报纸,忽见周逸群用胳膊夹着一张烂席子怯生生地走进来,一声不吭摊开席子倒头便睡。陈赓异常欣喜想打招呼,忽然又用报纸遮住脸若无其事地:“这家报社的消息真灵通,周逸群还没有上船,这报上就登出来了!”
字幕叠出:原起义军贺龙部营长陈赓
周逸群急忙竖起耳朵听他还说啥。陈赓对着报纸“念”道:“据报,共逆要犯周逸群即日将搭乘太古公司从汕头开往香港的第一班轮船,急仰沿途各地军民人等,一体缉拿,务获解办为要!”
吓得周逸群倏地坐起来。
(幻出)
逗得贺昌、许继慎、吴玉章、吴明大笑。
贺昌边笑边对陈赓:“好你个陈赓,就是到什么危急时候也忘记不了你的幽默!”
29 南昌城内酱园店里 内 日
黄慕兰对陈潭秋:“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窃窃议论着。”
陈潭秋:“议论什么?”
黄慕兰:“说南昌起义失败了,革命也就完了!”
陈潭秋:“那全是敌人散布的谣言!你看看贺昌怎么说。”说着拿出一本《红旗周刊》第一期来。打到第二页递给黄慕兰。
(特写)醒目的大标题:《现在的环境与我们的出路》署名为其颖。
黄慕兰:“这是其颖写的呀?”
陈潭秋:“那是贺昌曾经用过的名字!”
黄慕兰接着认真地看起该文来。
画外贺昌声音:“东江之战,我军因寡不敌众,未能将敌人歼灭而暂时退却。我们的敌人一定会幸灾乐祸地说共产党从此失败了。笑话,不要再痴想了吧!这次的退却虽然使我们在军事上受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革命的高潮并不会因此而低落下去,相反会高涨到更高的高度……你们看,南下后的张发奎与原广东军阀又不都在那里调兵遣将准备互相厮杀了吗?!他们的反动在实质上并没有两样,他们都已经将自己的坟墓掘好了!”
30 广州谢苗诺夫居室 内 日
谢苗诺夫对贺昌:“你错了,张发奎和原广东军阀是不同的。”
字幕叠出:联共(布)的代表、中共中央军事部顾问谢苗诺夫
贺昌:“能有什么不同?”
谢苗诺夫:“张发奎是小资产阶级;原广东军阀是地主阶级。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小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冲突。如果咱们现在在广州举行暴动,就是帮助了原广东军阀!”
贺昌:“张发奎的新政府枪杀徒手工人;逮捕咱们的代表;制造新的工会改组委员会;霸占了更多的工会;驯养白色走狗——革命工人联合会;指挥过去的军警摧残群众的示威运动;武力驱逐省港罢工工人,就是放到显微镜下恐怕也不会看出它与原广东军阀能有什么区别吧?”
谢苗诺夫:“张发奎不是派人来表示愿意和咱们合作吗?”
贺昌:“那咱们提出释放一切革命的政治犯,保护工人原有权利等六个条件,他怎么一条也不肯答应?”
谢苗诺夫:“他……”
贺昌:“这不完全表明他还想把咱们当枪使,要利用咱们为他驱赶政敌吗?”
谢苗诺夫在地上来回踱了几步:“可是要在广州举行起义,条件明显地不成熟!”
贺昌:“为什么说不成熟?”
谢苗诺夫:“南昌起义近三万兵力都失败了,广州要起义,兵在哪里?”
贺昌:“咱们不仅有工人赤卫队,还有警卫团、教导团呀!”
谢苗诺夫:“赤卫队基本上没有什么训练,哪能打仗?”
贺昌:“徐向前同志不是在加紧训练吗?”
谢苗诺夫:“警卫团是新组建的部队,人数又很少。教导团据说在打夏斗寅时,竟会向自己人乱打一阵。让这样的部队去当起义主力那怎么行?”
贺昌:“打夏斗寅时,教导团刚刚组建,确实没有什么战斗力。可就这还打败了在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的夏军。现在他们已经经过了近半年时间的训练,你说这战斗力能有多强?”
谢苗诺夫:“再强只不过一个团嘛,靠这么一丁点儿武装力量就要举行起义,这不是开玩笑吗?”
贺昌:“咱们的力量是不强大,可敌人也弱呀!黄琪翔带着张发奎几乎是全部的兵力与黄绍竑军在西江对峙,广州市内能有几个兵;咱们的兵虽然少,可仍然是占着优势的!”
谢苗诺夫:“起义的最后胜利要靠群众来支持。群众革命热情不高,即使起义一时成功,可最终能不重蹈南昌起义的覆辙吗?”
贺昌:“何以见得群众热情不高?”
谢苗诺夫:“现在‘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的恐怖尚未消除,而南昌起义失败的阴影又笼罩在群众心头;省港罢工工人也大部分被迫回到了香港;广州的工会组织又大都掌握在黄色工会领袖手里;学生和一般市民也因为白色恐怖严重,革命热情大受影响。至于农民运动,除海陆丰以外更次。”
在一旁的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张善鸣、吴毅:“群众的革命热情不是不高,而是很高!”
贺昌:“广州群众接连不断地示威;海南岛的农民占领了五个城市;各地农民暴动仍在发展;群众已经响亮地提出了‘打倒汪精卫!’的口号,这能说明他们革命热情不高吗?”
谢苗诺夫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