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我与吕梁日报的故事

三上“社情”护“庞泉”

□ 吕继峰

2021年12月29日 10:57:07 编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正是媒体的根本。良知是记者的天职。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31年,并前后与几任吕梁日报社领导,以及一批又一批记者编辑同志们潜心交往,共同战斗,在“爬格子”事业中几番挣扎却愈挫愈勇,历经蹉跎而始终无悔认准的道理。

我曾履职政协委员15年。期间,正好遇上了开明的报社领导,办了件很接地气,很得民心的事情,在《吕梁日报》二版开设了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专栏“社情民意”。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的义务和应尽职责。勇于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才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履职期间,交城县政协三任主席侯恩印、孟树光、桑小平同志,热情鼓励支持我们多调查、多实践,多向《吕梁日报》投送政协信息,特别对我这个新闻老兵反复叮嘱,寄予厚望,令我倍感温暖、深受鼓舞。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和一名政协委员的崇高责任感,把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当作份内事和必办事,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力求把真实发生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按照有关政策、条例和法规应予以解决的突出问题,通过《吕梁日报》这一阵地和平台,反映给党委、政府。并为之而大声呐喊,奔走呼吁。纵有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千方百计而勇往直前,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这其中,我采写并在《吕梁日报》“社情民意”栏目发表的3篇关于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华北绿色明珠、保护庞泉沟的信息,先后引起上级党委高度重视,所引发的社会影响犹令人难忘。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是山西省最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首批成员。2006 年成为全国 51个示范保护区之一,因其以保护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林生态系统为主的鲜明特色,素有“褐马鸡的故乡”“华北落叶松的故乡”之美誉。生于玆,长于兹。我对交山交水情感至深,挚爱至诚。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县级政协委员,但面对现实,决不能没有担当和责任,一定要尽职尽责履行好义务。

我的有关保护庞泉沟的第1次“上书”发生在2004年,当时的采写背景是这样的:

据当地群众反映,省林业厅所属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大兴土木,对保护区进行了不合理、不科学的开发,导致核心保护区内煞风景式破坏。

在深入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后,我奋笔疾书,迅速形成了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于2004年7月在《吕梁日报》和省政协社情民意专刊发表,原文如下: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是吕梁最重要的一块绿肺,是吕梁方山、交城两县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然而,吕梁山上这一绿色明珠正面临着生存的严重威胁:一是保护区有关管理部门不科学的开发。近年来,保护区管理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不断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山炸石修路,上千亩原始森林被毁,岩石裸露,惨不忍睹。有关管理部门还在保护区内大兴土木,修建别墅,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植被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特别是今年开工的大沙河截流工程,更是截断了自然水源,形成了画蛇添足的拙笔。二是保护区内有关乡镇治理污染不力,沿线小水泥、小石厂严重泛滥,据环保部门监测,每年这些不法小企业要排出 大量废气和废液,严重污染了美丽的文峪河,省内外游客对此反响强烈,要求市有关部门痛下决心加以整治。”

信息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批示,要求省林业厅调查处理,纠正违法行为。省、市政府还专门组织了“千里汾河行记者采访团”,对文峪河的受污染状况进行采访。庞泉沟保护区管委会,由此受到上级部门严厉批评和问责,大沙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我的第一次“上书”仅仅过了一年多,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违法事件。2006年,方山县某铁矿有限公司,瞒过交城县委政府,在庞泉沟核心保护区内的柴逯沟村开采铁矿,于当年8月建厂投产,至9月上旬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已修通出入矿区8米宽的山路3.5公里,露天开采已毁坏森林草甸300余亩。其间周边百姓多次自发赶往现场阻止,均未果。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对前去制止其违法行为的镇政府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殴打。当时我正好在庞泉沟镇采风,耳闻目睹其野蛮行径,义愤填膺!在最短的时间内,我采写了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并很快在《吕梁日报》“社情民意”栏目刊发。2006年9月15日,时任市领导专门就此信息作出批示:“请国土局领导过问此事,追究在景区内谁批准开采铁矿,破坏景区,应立即关闭,组成调查组查处此事”。随即,县委、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公安、国土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交城县公安局干警赴方山县、离石区对该公司涉案人员调查取证,并依法处理。庞泉沟镇被砸车辆赔偿、被殴打人员医疗费用等问题也在后来得到了妥善解决。作为一名新闻战士和政协委员,在经历这两次“战斗”之后,我深刻体会到履职和不履职、尽职和不尽职之大差别、大不同。

2008年夏天,我随中央电视合记者在庞泉沟采访了解到,当地的禁牧工作不力,过度养殖已导致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尽管我和当地的乡村干部大多熟识,但考虑再三,《吕梁日报》“社情民意”原文如下: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的绿色明珠,是山西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生态绿洲,是吕梁市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由于近年来当地封山禁牧工作不力,导致庞泉沟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恶化:据统计,发源于庞泉沟的文峪河,流量已由上纪七、八十年代的35—40个流量下降到现在的2—3个流量,造成交城、文水、汾阳、孝义4县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紧张。庞泉沟是华北落叶松的故乡,原有华北落叶松面积93万亩,现已下降到81万亩。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庞泉沟内的云顶山、亚高山草甸原保有面积10.6万亩,现仅存3.2万亩。由于草地和森林锐减,造成这一地区年平均气温不断升高,降水量减少了37%,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因环境恶劣而濒临灭绝。造成生态环境不断下降的原因是该地区过度放牧。目前,位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的方山和交城县有关乡镇存栏羊11.8万只,就是这‘十万大军’在没有任何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多年来肆意放牧。目前,种群达100只以上的羊群有100多户,且这些羊都是山羊,对森林及草场的破坏巨大,已造成毁灭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虽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封山禁牧的政策,但由于乡村干部有畏难情绪,导致这项工作得不到落实。尽管当地林业部门多次督促,但当地干部群众仍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为此特建议:以市级层面出台有关禁牧政策,保护好华北绿色明珠。”

第3次“上书”的结果是:吕梁市有关部门在认真调查研究后,迅速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封山禁牧工作。交城县政府发布文件,要求山区乡镇在2008年12月1日以前彻底实现牛羊圈养,封山禁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站在这方土地上,微风吹来庞泉(沟)母亲的芬芳,我为美丽的家乡而自豪!希望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作者系原交城县新闻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