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我与吕梁日报的故事

我的第一份启蒙教材

——写在《吕梁日报》创刊50周年之际

2022年01月04日 12:13:17 编辑:

□ 马建生

岁月匆匆,回头静静想一想,我们虽然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柴米油盐的酸甜苦辣,经历和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平常日子里的大多数喜怒哀乐同样也在无时无刻地自动清空着,能留在记忆深处的,亦或长期和自己结伴而行的屈指可数,或人或事。我与《吕梁日报》便是如此。

《吕梁日报》第一次走进我的生活,还是在30年前的本村小学,当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村子不大,二百来人,但村小学学生还真不少,两间泥皮墙教室里与我同龄的学生们坐的满满当当,我们二年级学生就有十大几个。在我记忆深处,那个时候,除了不缺快乐,什么也紧缺的年代,每学期总有一部分学生领不到新课本,至于缘由,或是缺钱,或是缺书。我清楚地记得,领不到课本的同学只能拿两个自家钉的本本“跟班自习”,或是自己想办法找两本书“充实”下书包,让同学们看起来像模像样,至于找什么内容的书,与学习无关,完全取决于有什么样的书。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学,不知什么原因,我也成为了班上一名没有课本的“跟班生”。从那时开始,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吕梁报》成为了我的第一份启蒙教材,至于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也无需探究,只清楚的记得,那张有点皱巴的报纸和姐姐上一学期留下的作业本是我的全部家当。每到自习课上,当我认真地铺开那份报纸,描写起其中的任意几个字时,老师总会时不时地表扬几句,久而久之,正是这份偶然间装进自己书包的报纸,让我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也让我从被动到主动成为了一名同学们认可的“好学生”。现在回想起来,当年一个个让我描了无数次的铅字早已刻进了我的记忆深处,虽然大部分都不认识,特别是那股淡淡的油墨香味也深深的融入了我的“味蕾”,以及因这份报纸老师给我的无数次表扬鼓励,成为了一生的原始财富。

也许正是有了与《吕梁日报》的这次机缘,在后来的每一步求学路上和平凡的日子中,读报、剪报、偶尔投稿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离石师范上学期间,吕梁报社成为近邻,激动之余更方便读报、求教、交流。经常翻阅报纸上一篇篇切近百姓,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让我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有时,经过报社老师编辑的N次修改,偶尔也有一些豆腐块见诸报端,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领到5元、7元数额不大但份量不轻的稿费时,那份喜悦和激动难以言表,这也许就是人生路上最纯真最不舍的幸福吧。

有些偶然注定会成为一种永恒,有些瞬间必将相伴人的一生。时光转瞬即逝,不经意间已步入而立之年,今天的自己已不在是当年求学路上的风华少年,岁月的洗礼也在无时无刻改变着对生活体悟和态度,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依然近距离的与媒体相伴,而且还幸运地战斗在基层媒体第一线。有同学经常开玩笑说,“这或许是一种缘分吧”,我淡然笑之,其实,经过风风雨雨,我们都会懂得,命运承载的始终是个体的锲而不舍初心笃定。虽然今天网络的迅速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在改变着传统媒体的命运,报纸已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单一渠道,眼花缭乱的各类新媒体产品不可抗拒得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我坚信,一路风雨兼程,《吕梁日报》不仅是生活的记录者和信息的传递着,更是一代代报人执着坚守、不忘初心的时代精神的传承者。正如当年许多熟悉的老报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他们的名字也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他们平易近人的眼神,严谨治学的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坚守初心的性情,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正值建党百年,《吕梁日报》一路凯歌已走过半个世纪,风华正茂,但愿再过半生,我虽背偻蹒跚,回望《吕梁日报》,归来仍是少年。

视频推荐更多>>

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