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我与吕梁日报的故事

从“旁观者”到“见证者”

□ 张爱军

2022年01月07日 12:09:22 编辑:

我与《吕梁日报》有30多年的情愫,耳濡目染了吕梁日报社发展,见证了报社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吕梁日报》还叫《吕梁报》,一张每周发行一期的黑白版小报,办公地点还在宣传部所在地委大院3号楼,7间办公室。当时我还是六七岁的孩童,母亲在报社办公室工作,主要工作是繁琐的后勤工作。有一次,我跟随母亲到办公室加班,当时母亲还有其他工作。闲之无事的我,一看报纸的种类不太多,就毛遂自荐地帮忙分发报纸。等母亲忙完回到办公室,我已经把当天的全部报纸分好类。看到母亲惊讶的眼神,我说出了自己的方法,按照相同的字对报纸进行归类放好。随后我和母亲一同把当天的报纸发到每个办公室里。后来每逢放寒暑假,我就跟着母亲到单位帮她的忙,在此期间还学会了写简短的信,学会了填写稿件汇款单。

到了八十年代末,报社从地区宣传部办公楼一楼搬到了广播局一楼,过了几年又搬进了新办公楼,我也开始上小学、初中,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有了要好的同学,写完作业后就迫不及待地跟小伙伴们出去疯玩,跟随母亲到报社的机会越来越少,但经常看《吕梁报》。我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还写过关于“我爱读《吕梁报》”的日记,得到老师的夸奖。没想到,十多年后我真的成为了吕梁日报社的一员。

2002年6月8日,我在《吕梁日报》星期刊发表了第一篇随笔《谈饮茶》。2005年8月份,我顺利考进报社,在专稿部做了记者。半个月后,我成家,可谓是双喜临门。当时的办公桌椅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办公桌椅,写稿子还是用稿纸和笔。2006年2月份,我写了第一篇独自署名的小言论《家和国家兴》,写好后交给李召和主任修改,修改后再次誊写在稿纸上,交给当时的政教部主任李小明。稿子在2月28日三版见报后,被评为当月的A稿,还受到当时任总编辑郭月秀的夸奖,感到满满的成就感。2006年8月20日,我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一次捐资助学活动,活动一结束就立即写稿,饭也没有顾上吃,按时交了稿件《218700元,一份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刊发后被评为当月的A稿,在当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二届政协好新闻二等奖。这是我在报社获得的第一个省级新闻奖项。

2007年1月,我接到一个关于吕梁环保大行动方面的采访任务,跟随李召和主任一起采访并写稿,从写初稿到主任首次修改,到再次修改,到改标题,到最终定稿,反复誊写了十多次,真是苦不堪言,但是稿件《新吕梁 转折就在今天》在2月13日头版刊发且被评为当月的2A稿件后,才明白一个道理:“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

2008年,我告别了手写稿件时代,单位配备了台式电脑,仅能用来写稿、存稿件和图片,用优盘传送稿件。到了2011年,我的电脑换成了液晶显示屏台式电脑,从此以后进入了写稿“互联网时代”。“硬件”条件好了,我主动采访的积极性更高了,经常坐上班车到县里去采访,采写并刊发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其中有一些稿子被一些主流媒体网站所转载。2013年10月26日,我参加了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地市党报记者联合采访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去外省参加大型采访活动,白天参加集体采访活动,空闲的时候与采访团的记者交流采写稿件经验,晚上连夜写稿子,期间写了《走出国门的“沂源红”苹果》、《沂蒙山,好地方》等稿件,使我的采写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

在记者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在此期间,我共写稿2780余篇稿件,获得各类奖项25个,从一名新闻“门外汉”,成长为能写好稿子的记者。

2017年5月份,我因身体原因转岗到办公室,感觉写新闻和写公文完全是两回事,只好重头学起。由于办公室缺写材料的人,几乎所有需要写的东西都是我一个人承担,只好边干边学。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我利用节假日做好办公室工作、写好公文等方面的书进行自学,向报社及其他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虚心求教。五年过去了,我的公文写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能轻松应对一些大材料,较为圆满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类任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因此连续六年被报社评为“优秀工作者”。

五十年来,《吕梁日报》一路艰辛走过,一步步做大做强,正向着建设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的目标奋勇前进。尽管我已不在采编岗位上,但我依然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衷心祝愿吕梁日报社的明天更美好!

视频推荐更多>>

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