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我与吕梁日报的故事

印刻在生命里的经历

——我与《吕梁日报》结缘述评

2022年01月08日 13:16:34 编辑:

□ 雒晓利

因为深爱,所以选择;因为结缘,所以自豪;因为离开,所以守望。这便是我对《吕梁日报》情感的简要表达。

——题记

人生冗繁多被杂事填满,经过岁月的淘洗,印刻在心里的事情并没多少,唯有浸染着成长印痕的时光难以忘怀。与我而言,这样的记忆承载莫过于《吕梁日报》。

2000年12月12日至2007年10月10日,这是我作为“本报记者”在《吕梁日报》工作的时段。这一时段,是我人生中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亦师亦友的领导和同事,有包容宽松的环境,有敢爱敢恨的情感,有苦乐交加的奔波,在这里我获得了生命的滋养、确立了人生的坐标,培养了我、塑造了我、定格了我,教我如何不思量。

在滋养志趣的沃土上

体验生命的力量

生命滋长,需要沃土;生命拔节,首在植根。

做一名记者是我读书时期强烈的梦想,同在一城,往来方便,《吕梁日报》成为实现理想追求的首选。吕梁高专读书期间,刊发过一些文章,坚定了我从事文职的自信。参加工作后,不少稿件见诸报端,有的发在头版头条,使我深怀感恩。那时的编外写稿人中,资深人士有“特约记者”美誉,我通过努力成为持证的“特约通讯员”后,《吕梁日报》成为我写稿临摹的教材,海量文章就是“课文”。我对“本报记者”非常仰慕,多数人虽并未谋面,但写过的重头稿、好稿都能说个一二三。

2000年国庆节后,《吕梁日报》头版刊发了招聘编辑记者的启事。渴盼已久,等来机会,我毫不犹豫急冲冲地报了名。笔试成绩不错,面试也顺当,12月12日,正式报到上班。

此时,我在工作单位已有一定积累,孩子刚刚十个月,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背起了铺盖卷,坐在拥挤的客车上。“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我心底默念着这句话,目光定在了窗外,周身一片温热。

经过自发的实习,终于转正了。没有比心想事成更让人激动的事。

在承载才情的摇篮里

绽放生命的光彩

青春芳华,才情正浓;摇篮内外,心思静好。

捧着极大热情而来,到岗之后才知道“本报记者”绝不是唾手可得。

我天生迟钝,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差,看着每天四个版数十篇稿件,“过尽千帆皆不是”,而与我一批入职的同仁不发稿,白雪峰稿子最多,《二路公交车拉骆驼》等舆论监督稿件引起好评。心急火燎中,我打擦边球写了《初为记者》,结尾这样写道“人住在蜗居,饭吃在小摊,但我选择我喜欢”,表达坚定而执着的心境。

行路中,有人领路,方向有保证,速度能加快。主持记群部工作的副主任闫广明多次带着采访,副主任任昱修改过不少稿子,也合作过不少稿子。版面上的主任、编辑常常有反馈意见,直接帮助进步提高,特别是总编室主任刘鹏、副主任康涌波“硬把关”,手把手地改、面对面地交,时过凌晨仍在不合格的稿件上修改,让我愧疚不安,倒逼了提交成品的自警自励。

印象最深刻的是副总编高丽萍修改的一篇通讯稿。在刘三奴老师带领下,共同采访了一个穷困家庭得了重病的小学生二勇,意在呼吁社会救助。起初的标题是《小二勇呼唤社会关爱》,高总签审稿子时看了全文,整体上表示认可,但觉得不够引人注目。当时正值六一前夕,她将标题改为《一个孩子在病榻上过六一》,引入标题时用了这样几句话“一个孩子得了重病,一个贫困的家庭陷入绝境,能不能让六月的阳光辉映这张可爱的小脸,能不能让爱的鲜花驱散这可怕的魔影”,诗意深情,妙笔生花,点石成金,使文稿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推荐2002年度山西新闻奖时,领导和同事们把机会给了《他们从“桥”上走过》,题材是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吕梁扶贫实践,将农村女青年经职校培养为家政人员,在北京就业。原标题是《从临县出发,相约北京》,稿子交在星期刊部主任郭月秀手里,她说“素材很有分量,整体需要改一改。”那是个阴雨天的下午,只记得她反复看了几遍,胸有成竹地修改起来,手不时在发卡上蹭来蹭去,足足改了一个小时。凭借众力,此稿拿了二等奖。

后来,《请给总理捎句话》《一个贫困县的教育结构调整》《探寻生命的真意》《吕梁,你能富起来》等文稿,获省以上奖励。

年轻的生命因结缘新闻而焕发光彩。

在进入社会的通道中

丰富生命的触角

记者的经历,大大拓宽了生命感知的内容,丰富了生命的体验和理解。

我们新招聘的一批人,追赶着做事。乘公交,骑摩托,坐三轮,甚至步行,用行动相互砥砺,用作品彼此激励。2003年秋季红枣成熟之时,遭遇连绵阴雨天,沿黄河一线红枣主产区几乎绝收,踩着泥泞,倾听枣农叹息,我懂得了什么叫靠天吃饭,采写了“枣烂了”系列报道。

2003年,记者节前夕,星期刊部策划了“记者亲历”专栏。在家门口的黄家沟煤矿,在矿方的安排下,乘煤斗子下到坑底,见到了正在劳作的采煤工人。矿领导带着记者采访他们,这让他们很是高兴,海阔天空地攀谈后,写成《在地下寻找理想》。这是我人生中唯一的煤井之行。

专稿部主任李召和立意颇有过人之处,他的好多理念影响了我。比如:采写人物,首在把握人物的生命追求、价值导向,通过分析人物命运,筛选主体事件,形成框架。比如,采访事件,重在确立事件的价值坐标,通过挖掘背景呈现事件的深度和独特意义。2005年8月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和三伟采写的《来自历史深处的嘶喊》就是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依托抗战事件,穿越历史解读其影响,唤起弘扬吕梁精神的同理心。

记者身份最易赢得采访对象信托,带着采访“吕梁文艺新星”的任务,我认识了市文工团男高音歌手秦国堡老师,在他的单身宿舍里,我们倾心长谈。讲到了他在部队文工团的出色表现,讲到与战友文工团、总政歌舞团的失之交臂,讲到转业吕梁的曲折不易,动情处两人潸然泪下。依着感性,我探索着写了散文式新闻《常常感动——走近秦国堡》。后来的《杨则心里有杆秤》《另类农民高子厚》《夫复何求——高希贤和他的“流体冲击”》《救救母亲,救救孩子》《柳林,孤儿不孤》《一个沧桑厚重的古镇》《调产调出新吕梁》等稿件,都明显有散文印痕。

在用心守护的田园里

成就生命的孤独

在报社工作,有利于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有的时候似乎轰轰烈烈,其实质是忙忙乱乱,时间久了便学会了冷静看待浮华喧闹。

拥有孤独是工作的需要。大多采访的过程紧张忙碌,采访归来,就得让自己孤独起来,细细回放采访过程,用心提炼采访精华,全身心投入写稿,说一千道一万,写出好稿来是底线。一次,与雪峰到临县青凉寺乡中学,采访一个倒在讲台的老师,采访结束后到了县城,两个都嗜酒,新闻办主任高志勇更是“率先垂范”,直喝的酩酊大醉。第二天回来后,我们推开一切应酬,研究出稿件框架,主标题《他倒在生命的讲台上》,三个小标题“最后一课”“最后一天”“最后一面”,写作中用了大量细节描写,整个稿子凝练而深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外面人说,报社的人有个性,个性是孤独的产物。我以为,这与长期读书看报、坚持学习有关。社会纷纷扰扰,世事杂乱冗繁,要保持定力安心做事,需要坚守自我的精神空间,而滋养精神空间最好的养料莫过于读书。《南方周末》《读书》《南风窗》等报刊陪了我好多年。

我是在2007年10月10日离开报社的,不是兴冲冲远去,而是迫于人事手续的无奈。“双十协定”未成和局,注释了我的五味杂陈。我是带着孤独和报社的“手艺”走出去的。

已经过了整整十四年。这是十四年来,案头的《吕梁日报》从来没有未翻看过便闲置起来的,报社的每一个记者节我都心里参与过。介绍工作履历时会说“我在报社工作过”。

带着报社赐予的孤独,我安心从容地工作着生活着。本职工作做得起色,其余时间则是买书看书写点东西,保持着平淡中的平静。

视频推荐更多>>

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