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彼此的惦念与情缘

□ 马智勇

2022年01月15日 10:47:52 编辑:

因机构改革,大多数地方原来的新闻办撤并或改名。今年6月份我调离近20年的新闻工作岗位,当时心中不免有些空落感,但没有伤感,改革的需要,时代的变迁,个人当服从大局与时俱进。

说不清对新闻有多喜欢,只是小学四年级在县广播站投了个小稿《重视教育的干部——李金海》被徐文华老师编辑后发出,第一次心中有了小窃喜。随后,有点小膨胀,斗着胆子往市级报纸小试牛刀,竟也被刊发数个“豆腐块”,有一篇《冬到南武计生忙》类似特写的小稿子发在《吕梁日报》,引起了乡镇计生专干的关注,专门找到我任教的南武中学校长表扬我。

那时投稿都是通过纸质信件,靠传真发稿。后来能打印了,将手写稿件打印出来,再寄到吕梁日报社。每次投稿信件寄出后,在等待的日子里,我会一期不拉地仔细阅读《吕梁日报》,生怕漏过自己的作品。那种心情,除了期待,更有一丝紧张。

可能是有了些许的铺垫,2002年,我引起了曾在吕梁日报社工作后调回文水新闻办的刘春丽主任的注意。这里我要说的是,刘春丽是我的恩人、我的老师、我的老大姐,不仅是我,也一直告我的孩子们记住刘主任的恩!就这样,入职新闻办,20年,与《吕梁日报》紧紧地绑在一起,情缘不断!每当心烦人躁躲清静的时候,就想翻翻厚厚的剪报本,近20年的人和事犹如陈年佳酿,历久醇香弥漫着整个书房。看着自己多年前在《吕梁日报》上发的文章,真是感慨万千。

跟着刘春丽主任,我结识了许多报社的领导和老师。基本上不称呼职务,都是以老师相称。刘鹏老师,王亭亭老师,梁琪玲老师,郭月秀老师,任昱老兄……印象中,和刘鹏老师交往多,他就是一位老大哥,真诚实在,稿件发去第一时间反馈问题教我如何修改,思路很清晰。2017年4月,我写的一篇文章《山岚清风“暖”伴行——文水县派驻岚县的3名第一书记印象》发在《吕梁日报》头版。一天早上刚睁开眼,就看到刘老师发的微信:稿子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广这种写法……当时很激动,不是因为稿子而是冲着这份情谊。我和春丽主任写的《开栅村里民主浓》,在梁琪玲老师的编辑润色下获得中国地市新闻二等奖、山西法治好新闻一等奖,这是我入职新闻办后得到的最高级别的奖项。吕梁市有一年在全市开展“三大活动”,我被抽到县活动领导组简报小组专门写简报,对口就是郭月秀老师担纲的市里的简报组,我除了写简报还承担着外宣任务,两者合二为一,郭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在全市简报总结上,我和柳林县的李勤、孝义市的任静3人受到了表扬,文水县时任宣传部长白鹤部长特别表扬了我!王亭亭老师帮我在《吕梁日报》头版发了不少稿子,我很感谢,有一件事却留给我不安与忏悔:王老师一次与报社的另一位同志来文水,我因有事回不去没接待周全,当时也没安排其他人过去招呼……10多年过去了,这成了我心中的痛。后来,一大群与我年龄相仿的同志处成兄弟朋友,他们给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这些宝贵经验让我受用终身。再后来入职的年轻人敬业奉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刘少伟、冯海砚等更是大力支持我的工作……

在《吕梁日报》的支持培养下,我们单位年轻人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不必说正式考入的王宇峰、王丽红、昝佩、张宏飞、刘越个个功底扎实,单说说新闻办社会聘用的编外人员武添鑫、韩清雨、牧晓云、冉艳娜、刘婕、梁国荣等就很自豪,我基本上每周例会学习《吕梁日报》,诸如写新闻报道要做到求实、求新、求深、求精之类,鼓励他们往《吕梁日报》不停地撰写、不停地投稿、不停地等待文章的发表,这就增加了他们每天对《吕梁日报》的渴望和阅读,锻炼了能力。孩子们走出新闻办应聘新岗位,都有能写会采的“一把刷子”,没有一人丢了新闻办的脸面。当时,我的例会学习《吕梁日报》行为,不但邻家单位看不习惯,连我爱人也笑话我不合时宜,老古董、死脑筋,现在谁还组织年轻人看报纸学报纸,手机上的信息又多又快又方便。每当这时,我都笑笑不去反驳,心里清楚,这也算是我和《吕梁日报》静水流深的情缘吧!

结缘二十载,往事堪回首。如今我已调离新闻岗位,回首与《吕梁日报》结缘的20年,是风风雨雨的20年,亦是润物无声的20年,她就像卧室中的一盏昏黄温馨的壁灯,陪伴了20年。

20年的情缘,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和工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的前半生。

20年来,我见证了传统媒体行业的繁荣与变迁,也感受到了媒体融合的彷徨与奋进。

20年来,变化的是双鬓增多的白发、开始变花的眼睛,不变的是对吕梁日报的情怀、对人生信念默默的坚守。

20年来,我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这杆笔,是《吕梁日报》等媒体平台,让我养成了学勤、思勤、腿勤、笔勤的习惯,几十个采访本记录着我的学习和工作,点点滴滴都是情。

末了,真诚祝福吕梁日报社一路豪歌向前进! (作者系原文水县新闻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