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民俗

柳林盘子会

2018年02月13日 09:35:06 编辑:蔡晓霞


简要介绍

柳林盘子会又称天官会会、小子会会,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六,以元宵节为高潮。活动期间各街巷分段轮值,张灯结彩、高搭彩盘、遍点社火,或配以秧歌、弹唱;或佐以转九曲、斗活龙,汇聚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林盘子会的"盘子"是"盘子会"的核心和主要载体。"盘子"是古代"祭盘"的俗称。"盘子会"起源于古代搭棚祭神活动。明代,柳林镇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原始的神棚不能适应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开始有匠人模仿唐代之"祭盘",将民间庙宇与神像按比例缩小,精雕细刻,油漆彩绘,活卯活鞘,易装易拆易保存。这种浓缩的庙宇比用砖木修建的庙宇造价低,一般高约三到四米,有四角或六角,有单层或双层,内分几个神龛,供奉天官、财神、观音等神像,凡是常见的庙宇神灵,几乎全部供于一座阁楼之中。盘子的绘画主要分布在内装板上,主要以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神话传说为主。如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麒麟送子、观音菩萨、二十四孝图等。因此,它实质是一座不分佛道的浓缩性寺庙。一座盘子就成为一处民间祭祀场所,活动场地可大可小,很受民众欢迎。到明末清初,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盘子会。"盘子"的建筑材料多采用质地细密而又硬实的上等木料制作而成。它不仅总体结构合理,而且装饰工艺古香古色、精美绝伦、令人叹服。

盘子会保留、传承了民间社区组织,以每座"盘子"为核心,由一名"主人家"(社首)和七八名纠首组织社家,负责筹集钱资、搭盘、出盘、祭祀、娱神、卸盘等活动,社家每年轮换,民主推选、民主自治,是乡土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在"盘子"边搭起煤塔并点燃,祭拜后围着火堆扭秧歌,多时人数可达四五万,场面非常壮观。伴随着"盘子"社火,伞头秧歌、会则、唢呐吹奏、转九曲、天官会、火炉则等一系列活动,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盘子会是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的"百科全书",以"盘子"为核心和载体,不仅保留和传承了众多民间艺术和技艺,而且通过祭盘的相关活动,能够化解纠纷,增强民众团结与互助。
       历史渊源

"盘子"来源于古代的搭神棚活动。神棚是用椽子、帐子搭成,其形状如帐棚,棚内设香案,供三官,摆放供品。"搭神棚"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那时天上有三官神(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喜欢花灯,地官喜欢人多,水官喜欢热闹。每年正月十五,他们便降临人间,享受一年一度的人间欢乐。三官还宣称,人间风调雨顺,都由他们主宰。因此.百姓们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在正月十三搭就神棚,悬挂花灯,点上旺火,闹起社火,迎接三官降临。而"三官神"各有生日,"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据说"三官神"对人间可起"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作用。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古代人民便把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这天晚土叫"元宵"或"元夜"),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最初在正月十五这天,千家万户和道教信奉者在一起,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到汉朝,元宵节有重大发展,因为勘平"诸吕之乱"是在正月十五结束的,因纪念大捷,"与民同乐",便也扩大了其影响。东汉时佛教的传入,统治阶级提倡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这样又进一步发展了元宵节。佛教文化灯笼的传入,使元宵节具有灯节性质。到唐时,这一风俗已发展为正月十五日前后三天闹花灯,北宋以后由三.夭演变为五天,即由正月十三到十七为止。明代,柳林城郊经济发展迅速,那种原始的神棚已经远不能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于是就有匠人模仿庙宇进行精雕细刻,油漆彩画,后逐渐推行开来。

盘子属于里巷乡村的民俗活动,不登大雅之堂,故正史均不见记录,就是历史上的地方志,岁时民俗也从未有过记录。后来,盘子开始见之子书籍报刊中,《柳林民俗》载:"沿川一带,元宵节崇尚搭盘子,梁栋、椽柱、斗拱屋顶、飞檐、挑角、铜铃、铁马、玻璃、纱窗等雕工精细,油漆彩画,入夜灯火斓珊,柏香缭绕,供献如丘,男女虔诚礼拜,求神许愿,送灯送香,以企求天官保佑全年通顺,消灾除邪,赐送子男。人流蜂涌,昼夜不绝"。"盘子面塑"、"盘子全景"分别载于《由西民俗》和《山西民间艺术》二书中;《沧桑》1993年第3期发表题为《晋西柳林盘子庙会》的文章,"柳林盘子",被选入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吕梁风物趣事》一书中;《晋西柳林盘子庙会调查》在中国民俗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北方协作区民间文艺研讨会上交流,"盘子"这种文化形式首次传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