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攻坚深度贫困

人人赚票子 户户腰包鼓

——吕梁泰化集团“三转三化”精准扶贫促农增收纪实

2018年07月19日 08:57:54 编辑:成柏

□本报记者李雅萍

康家岭村位于离石区小东川信义镇,离城35公里,全村共106户、221口人,耕地2000余亩,林地1.7万亩,“四荒”地2.2万亩,长期以来,村民从事传统种植业,收入增长缓慢,到2012年底,人均收入仅为2023元。

2013年4月,吕梁泰化集团响应省委、省政府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号召,在康家岭村上马了泰瑞农林牧场生态农业扶贫项目,当年建成,当年见效,2015年以来该村人均纯收入稳定保持在5000元以上,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扶贫不能只是救助,要除穷根;不能只给钱给物,要因地制宜帮助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变漫灌为滴灌”。吕梁泰化集团董事长张子玉这样说。该集团进村帮扶以来,提出了以流转土地、劳力转移、传统农业转型和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村企联建一体化的“三转三化”扶贫思路。

流转土地办农场。康家岭村人少地多,土地撂荒现象较为普遍。吕梁泰化集团通过租赁方式,将农民手里的土地流转到企业,以每年每亩600—800元和100—150元不等的租金租赁耕地、荒地,租期为30—50年,租金一次性先支付五年。剩余以后逐步支付。政策性种粮补助全归农民所有。这样,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得到了稳定的土地租金收益,泰化集团在流转来的土地上创办了泰瑞农林牧场,实施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农民、企业双赢。

转移劳动力进企业。该集团根据劳力的不同情况,聘用他们到泰瑞农场和泰化的其它企业务工。优先聘用出租土地的农民85人到企业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工作,人均工资1500—2400元,全村87%的农户有了固定工作。既得到土地租金、又有工资性收入,农民兴奋地说:“在家门口赚钱,日子越过越好!”

推动传统农业转型。根据康家岭地处山区、纯农业种植、无霜期短、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特点,泰化集团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了以种植、养殖、加工、林果等四大产业为主的绿色循环生态农林牧基地,提升扶贫“造血”功能。

农业生产企业化。该集团对农场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责、定产、定效”四定模式。一方面通过对土地集约化生产提高了土地的效益和农场的效率,另一方面采用“订单”方式,与未出租土地的农民签订合同,为他们垫资购置种子等生产资料,对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最大限度降低农民生产的市场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农民生活城镇化。泰化集团针对康家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差的现状,从投资改善道路、水利等设施和建红白理事会、公共澡堂等入手,安置适龄儿童免费到泰化学校上学,以优惠的价格为村民出售住房等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民生活城镇化步伐。

村企联建一体化。泰瑞农场创建后,为有利于村企互助联动,泰化集团党委新成立了泰康农林牧党总支,下设康家岭党支部和泰瑞农场党支部,康家岭村主干同时在农场担任领导。村企联建后,党组织在农场生产建设和农村自身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和组织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及时化解了村企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又保障了农场的健康发展。

泰化集团在康家岭村实施“三转三化”精准扶贫以来,先后投资4300余万元,流转土地3200余亩,建成了3400平方米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造日光节能温室,养殖鸡、猪、羊、牛等,种植大田蔬菜、饲料、小杂粮、牧草,营造生态防护林2000亩,解决当地农民就业80余人,基本上实现了“人人赚票子,户户腰包鼓”的目标。

文化教育更多>>

黄 昏

​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很喜欢在黄昏里独自漫步,去赶赴心灵的约会,去释放身心的疲惫。[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