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每年初冬时节,是新民村最美的时候。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柿子挂满枝头。文/图 刘亮亮
村民在忙着采摘鲜柿,采摘好的鲜柿按照每斤1.2元直接销售给合作社。文/图 刘亮亮
胜溪惠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柿子种植、采摘,柿饼、柿叶茶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是由四位孝义籍硕士生创建成立。文/图 刘亮亮
2017年,合作社承包了千亩牛心柿子基地,引进柿饼吊晒技术和设备,收购销售柿子15万斤,加工销售柿饼2.5万余斤,为产树原村、新民村、南营村等提供就业岗位65个,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该合作社已经收购孝义及周边县市鲜柿50余万斤,日加工挂晒柿子3万余斤,安排用工150余人。文/图 刘亮亮
68岁的李继贵(中)跟柿子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现在是合作社技术指导,因为懂柿子他领上了工资。文/图 刘亮亮
梁建华、蔡满心、杨金梅、秦桂连四人都是新民村人,农闲时来合作社,负责鲜柿去皮工作,工资每天70元,加上自家出售给合作社的鲜柿获利2500多元,可收入3800元左右。南营村50岁的李兰兰在合作社打长工,工期5个月,可收入15000元。文/图 刘亮亮
新民村的韩玉连,今年收获柿子8000余斤。最近,她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翻晾柿子。首批柿饼,再有10多天就可以上霜了,按照4斤鲜柿晒1斤柿饼来算,干柿饼2000斤,每斤10块,她今年通过柿子可收入2万元。新民村像韩玉连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文/图 刘亮亮
柿饼的制作需要经过采摘、修剪枝蒂、削皮、挂架、捏芯、下架、出水、合饼、潮霜等十二道纯手工工序,经历50多天的风霜洗礼。图为柿民李兰兰在吊晒去皮的柿子。文/图 刘亮亮
新民村村民用去皮机为柿子去皮。去皮机的使用极大低提高了去皮的效率。文/图 刘亮亮
作为孝义柿子主产地之一,新民村的柿子久负盛名,不过长期以来,销路并不理想。合作社成立以来,推出了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产品和文化同步推广,让孝义柿子有了新出路。文/图 刘亮亮
鲜柿子和柿饼既可以自己销售也可以卖给合作社,没有后顾之忧的柿农们,乐得笑开了花。文/图 刘亮亮
新民村的院落房顶,满满当当都晒满了柿子,火红的一片,就像他们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文/图 刘亮亮
文/图 刘亮亮
初冬时节,行走在孝义市兑镇的新民村、产树原一带。放眼望去,一种金黄的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鲜艳夺目,它们或挂满了枝头,或晾晒于农家院顶,点缀的秋景无限美好。走近这“金黄果”,硬的坚实,软的透亮,轻咬一口下去,果汁四溢,这便是孝义的柿子了。近年来,孝义市兑镇镇新民村、产树原村,因地制宜,把柿子作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来发展,取得可喜成果。文/图 刘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