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吕梁面食

□ 叶辛

2018年11月18日 09:05:11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蔡晓霞

革命老区吕梁山,我去过多回了。一直想为吕梁山写下点什么,为吕梁的山山水水、美丽风光记下点我的感受,可最终为啥选择了面食这个话题呢?

细究起来,还得从青少年时期说起。

上海人普遍不喜欢面食,三年困难时期,25斤、30斤的定粮(每人每个月定量供应的粮食)中,规定了30%、40%必须搭配面粉。这就使得主食吃惯了大米的上海家庭,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吃面食。

于是乎,普普通通的上海家庭,开始纷纷学起了做馒头、蒸包子、包水饺、煎饼子——有馅的饼子、无馅的薄饼……千家万户,各出奇招,相互学习,示范指点:不放油怎么烙好饼子,放葱花的花卷该如何蒸,自己做面条该注意哪些细节。几年工夫,吃面食逐渐成了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后来不规定非要搭配面粉了,然而隔不多久,上海家庭也会专门做一顿馄饨、面条当饭。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我,就是在那几年中喜欢上面食的。

第一次走进吕梁,我不是冲着面食去的,我不知道吕梁山里有那么多的面食种类。我是冲着小米去的。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有一句话始终牢牢地记在心头:八路军用小米加步枪抗击日本鬼子,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国民党军队。我心中一直存在个想法,这小米一定有啥神奇之处,吃了它,扛着步枪就能打天下。

山西盛产小米,吕梁盛产小米。红军东渡黄河时,有一个任务是筹粮,找的也是小米。

可等我走进吕梁时,这里已经以面食为主,少见小米了,只在每天早餐时,能吃到去了北方都能吃上的小米粥。

于是,我打听吕梁最好的小米是哪种。吕梁人告诉我,是汾州香小米,米粒大小均匀适中,色泽金黄透亮,然后找来一包让我看。我抓在手里,果然光滑细柔。吕梁人还说,煮出饭来,绵甜喷香,黏糊性强。

我信,接着问:“我们的部队就是吃着它,打下了天下?”

“不,不,不!”吕梁人纠正说,这是用当代先进工艺加工出来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部队当年吃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小米。

我开始明白,小米同样与时俱进了。而顿顿正餐必吃的面食,更是不重样。火烧、麻饼、葱油画卷、油炸果子、刀削面、剔尖、扯面、黑溜溜、肉馅饼、素馅饼、炊饼、手擀面、揪片、炝锅面、裤带面、莜面栲栳栳……吕梁主人看我每顿饭吃到面食,都要掏出本子来记,终于忍不住对我说:“别记了,别记了,光是这栲栳栳就有好几种,况且你来这里只住几天,怎么记得完?”

“那你告诉我,还有哪几种?”我认真地问。

主人扳着手指道:“莜面角子、苔面羊肉栲栳栳、水晶饺子、钱钱抿尖汤、石头饼、烤包子、汾阳本地油糕,还有好多好多土豆和面做出的小吃,你都没记下吧?”

我承认:“没记。”

主人哈哈笑道:“吕梁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有这么一句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顿顿面食不重样。你能记得全吗?”

我愕然,没想到,最最普通的面食,也能在吕梁人的手中变成色彩缤纷、美味可口的精品主食。他们真是把烹饪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这宽广的视野、生活的品位、令人瞠目结舌的奇思妙想,不也是中华民族相沿成俗的悠久文化的充分体现吗?那真值得记下一笔。

转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2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