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奋进新时代

我的电影情怀

□ 郝艳娥

2018年12月22日 08:53:26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

妈妈爱看电影,我和哥哥从小就跟着妈妈一起看。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经常放电影,当高音喇叭在寂静的村庄嘹亮地响起“广大村民请注意,今晚演电影”时,村庄立刻沸腾了,紧接着每家每户就开始紧锣密鼓准备晚饭,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盼望夜幕快点降临,匆匆吃点饭,兴高采烈地拿着小板凳去占地了。

放电影的场地一般选在村里地势较低处一块宽敞的平地上,秋冬一般7∶00后开始放电影,春夏一般8∶00开始放电影。小伙伴们都是提前去占座位,嘻戏打闹,场地上立刻尘土飞扬,直到电影开始方可安静下来。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我,并不真懂电影,只为凑热闹。现在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山菊花》《白毛女》《红牡丹》,当看到著名演员倪萍扮演的桃子遭受国民党的迫害,看到喜儿爹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逼迫至死,看到红牡丹用辫子打秋千表演杂技等时,禁不住嗷嗷大哭,全然忘记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惹的周围人直盯着我看,妈妈赶快搂着我说,孩子,那是电影,不是真的。我还在哽咽……有时电影散了,孩子们却睡着了,叫也叫不醒,我常常记得妈妈背我哥回家的情景。我瞌睡少,一般睡不着,我哥好玩,经常看不完就睡着了,睡得很香,我妈又舍不得强硬叫醒。我一手拎着小板凳,一手拽着妈妈的衣襟,妈妈一只手拎着板凳,一只手还得护住我哥,怕掉下来,这样母子三人一路踉踉跄跄,还得爬一道长长的陡坡才能回家,到家时,我妈早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了。但爱看电影的妈妈不管地里劳动多累还是坚持有电影必看。

爸爸也爱看电影。当时爸爸在介休印染厂工作,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钱订阅《大众电影》。暑假去爸爸那里度假是我们最开心的事。厂里每周都会放电影,小孩子们只要跟在大人身后,就可以遛进去。记得影院门口有许多小商贩,有卖瓜子的,卖冰棍的,有时也有卖甘蔗的,一段段整齐有序地放成一排排,非常好看。我喜欢吃瓜子,每次看电影,就从爸爸攒下的硬币中拿上5分钱,递给卖瓜子阿姨,阿姨便会用白色的大酒盅满满盛上两碗小心倒进我的口袋中,小口袋顿时鼓起来,我开心地嗑着瓜子,细细品味着淡淡的盐拌瓜子香,全然不记得电影放了什么。

爸爸订阅的《大众电影》设计非常精美,封面大都是演员的艺术照或者电影的宣传照。对于爱美的女孩,最喜欢看穿着漂亮衣服、打扮时尚的封面演员。当时我们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缝纫的,买衣服穿对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只能看着画册,幻想着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样子。张瑜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明星,《小街》《庐山恋》《知音》中清纯的画面刻印在我的记忆中,至今影响着我的审美风格。

随着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村子里很少放电影了,即使放,也很少有人去看了,《西游记》《霍元甲》《十三妹》《阿信》,琼瑶剧等一部部连续剧牵动着人们的心,电影好像被世人遗忘。我也因为读书,几乎不看电影。

直到去了山西农大读书,又开启了我的看电影之旅。农大每周都放电影,常常和宿舍的姐妹们或者老乡们拿着马扎相约着去看。后来恋爱了,和现在的爱人一起去看,我依然爱嗑瓜子,爱人则喜欢喝农大自制的酸奶。农大的电影场地是在操场隔壁的一块空地上,正面收费,反面不收费,但影像是反的,被同学们戏称“穷人台”,我们偶尔也会去“穷人台”反面蹭电影看。

毕业之后,忙于工作忙于生计,偶尔看电影主要是通过电影频道。直到去年,应儿子邀请,去影院看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唯美的画面,超强的立体感设计,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那粉红的桃花园中漫步。特别是《战狼》中那一颗朝我们扑面而来的子弹,不由得让观众躲闪不及,再配上香喷喷的爆米花,舒适的座椅,适宜的空调,看电影真成了放松心情的一种好的生活方式,难怪好的电影票房节节攀升。

我爱电影,那里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有我青春浪漫的爱情,有伴我一起成长的亲人,有我甜蜜的回忆和美好的梦想。

弹指一挥四十年,我国电影事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只是中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一个小小缩影。中国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正在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伴随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七○后,我们内心有无限的感慨,有无限的感谢。真心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