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奋进新时代

影剧院的记忆

□ 薛卫中

2018年12月22日 08:53:26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

偶尔上街,竟然发现影剧院被拆除了!

影剧院又叫“礼堂”,座落在县城的中心地带,也算是七八十年代的地标建筑。那时看电影是最时尚最潮流的娱乐方式。通常人们会在晚饭后光临影剧院看电影,或者散步,或者凑热闹,所以影剧院门前常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遇上“好电影”,售票口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小孩们则会混迹其中,穿梭、打闹、奔跑。那时的电影题材已经逐渐丰富了,印象中战争题材的有《大渡河》《从奴隶到将军》《小花》等;武打的有《少林寺》《武林志》《木棉袈裟》等;越战的有《高山下的花环》《铁甲零零八》《自豪吧母亲》等;后期还有“给社会主义抹黑”的《老井》《红高梁》等当时争议影片。至于《庐山恋》《归心似箭》《牧马人》等“恋爱片”,由于那时小,倒不怎么“爱看”。记得演《白蛇传》《少林寺》等影片时,全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当时两小时一个场次,而大部分场次就是单位和学校倾囊相助,雪中送炭的“包场票”,往往是前场观众未退,后场观众接踵而至,影剧院门口万头攒动,人声鼎沸,水泄不通,堪称当时的一大特色盛景!

影剧院一进去是门厅,会卖《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影画报》等电影杂志,记得是一两毛一本,封面都是当时当红的影星如陈冲、刘晓庆、斯琴高娃、张瑜、龚雪等,一个个“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似的清纯脱俗,是当时国人的共同偶像。影剧院台阶下面两侧有宣传橱窗,对新影片进行简介宣传,图文并茂,引人驻足。院内有许多卖零食的小贩,多是本地自产的南瓜子、葵花子、花生、米花糖、碗团等。夏天会有冰棍、汽水等,价格五分至一毛不等;冬天会有价格昂贵的苹果、梨,被小贩整的干干净净排列整齐。每个摊位前都点着桔色火焰的电石灯,冬天小贩们会穿着厚厚的棉衣裤鞋抵御风寒。当时五分钱的葵花子就够一个场次吃了,记得我有次吃了个苹果,甜甜的、冷冷的、脆脆的,才知道冬天的苹果居然这么好吃!

在春节的时候,影剧院更是人潮如拥,热闹非凡。男女老少,穿着缝纫机缝制加工或自己家做的崭新的年服,“春风杨柳”般迫不及待地展示着自己全新的“风姿”。那时每年流行的衣物虽然有“特色”,但是颜色品种比较单一,如果今年流行“劳动布裤”,那么满大街都是“劳动布裤”;如果流行“青年服”,眼帘中晃来晃去的必定是“青年服”。不像现在,各种款式样式五花八门,个性彰显十分明显。记得西服领带刚时兴的时候,偶尔有此类人走上影剧院台阶,大家的眼光仿佛像刺一样扎来,有赞叹的、有羡慕的,更多的则是嘲讽的、冷眼的,颇令“西服领带”者“满脸绯红”甚至“无地自容”。唯有顽劣少年不去思量这些,新衣服兜里随时掏出“摔炮”,张手就往地上墙上玻璃上乱仍,巨大突然的炸响会令许多人“提心吊胆”,防不胜防。快到十五的时候,对面的文化馆会张灯结彩,进行猜谜,灯展,以及游戏等“春文”活动,和影剧院互为彼此,一唱一和,相得益彰,彼时,灯火灿烂,游人如织,民众其乐融融,颇有一时瑜亮之效!给民众的春节生活增加了许多祥和吉庆的甜密气氛,也给一代人留下了温馨美好的记忆!

在记忆中,影剧院也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和快乐。比如遇上四月十八古会,影剧院就会一晚上连演四场电影,对一部分赶会的远方人来说,看个通宵电影,饱了眼福,也间接解决了住宿问题。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经历和体验,我把我的第一次“大夜班”给了影剧院,虽然很困很累,但是熬个通霄连看四部电影还是觉得新鲜刺激,意犹未尽。有段时间影剧院的侧墙开了缝,我也鼓起勇气学着别人溜进去,借着黑暗偷偷摸摸,东躲西藏,“做贼”似地看了几场电影。也算是“勇敢了一回”,“长了点见识”。那时,放映中间经常会停电,据说是没和“电老虎”搞好关系,有时会停一两个小时,这时,就会口哨声四起,瓜子皮乱飞,观众骂声一片,那种黑暗中等待的困劲,忍耐和无可奈何虽然难受,但是还是不舍离去,来电依然会兴致勃勃看到十一点多钟散场回家。遇上“好电影”,散场时会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特别轻松快乐感觉!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飞跃”“金星”等黑白电视的入家进户,影剧院也加快进入了“中老年”时代。看完《老井》《红高梁》之后,我就很少光顾影剧院了;再后来,偶尔路过时,依稀有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感觉;再后来,门厅里成了廉价商品的销售点,窗口玻璃上横七竖八贴着“大处理”“大甩卖”的广告字样,门口则多了跳广场舞和扭秧歌的大爷大妈们……

如今,影剧院终于给拆掉了,慢慢地,人们会逐步忘记这儿曾经有过“礼堂”的存在。“清河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礼堂来”。只有静夜的月儿,用如水般的柔情,会讲叙着这里的曾经,娓娓而来,飘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