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脱贫攻坚  > 县区动态

吹响脱贫致富胜利号 打响决胜小康攻坚战

——汾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18年12月29日 18:50:45 编辑:

□ 药利斌 朱敏 魏一娇

这是一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汾阳市广大党员干部怀揣着“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激情与梦想,来到田间地头,详细了解贫困户的所思所想所盼,与贫困户共同探讨脱贫攻坚方案。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养殖、推进科教扶贫……在各条战线上,他们齐头并进,谱写出新时代最美的篇章——去年全市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目前仅剩未脱贫户30户、68人;全市贫困村按照标准全部完成老年幸福院建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义务段学生和普通高中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全覆盖;认真落实危房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脱贫攻坚战的捷报,深深地镌刻在汾阳大地上。这是胜利的号角,激励着全市党员干部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打响决胜小康攻坚战。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初春时节,汾阳市石庄镇谷雨公式村贫困户张君福的核桃林中,张君福正挥舞着大剪刀对幼苗进行春剪,汗水不断从他的脸庞上滑落下来。2016年,在该市扶贫干部的帮扶下,他在酒店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由此脱贫内生动力被激发,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扶贫政策,积极学习核桃种植、修剪技能,将家里核桃林全部修剪复壮,新培育优种核桃树120棵,预计5年内可挂果,年产值可达20000元以上,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在汾阳市,像这样的贫困户以前有好多。为切实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该市围绕实现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两改善”,贫困群众近期脱贫和远期稳定增收“双保险”,卫生、教育、安全住房、兜底扶贫“四保障”,基层党建、社会帮扶、内生动力、责任落实“四强化”,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实现贫困户家家有产业、务工有技能、困难有保障。

高位推动压实大责任

近年来,汾阳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办公。基于此,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干部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脱贫攻坚研讨会,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集中力量协调解决扶贫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了每个贫困村都有一名市委、市政府领导包村,有一个市直职能部门住村包村,有一名农村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做到了全市82个有贫困人口的村都有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做到了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机关党员干部包扶,从而使全市形成市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机关单位全力参与扶贫攻坚的格局,确保了组织领导到位,帮扶力量到位,有效推进了扶贫开发工作。

财政投入助力“两改善”

汾阳市在用足用好上级扶贫政策和利用好扶贫发展资金的同时,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安排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过去三年累计安排850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改造,完成了乡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修缮了文化活动场所。全市13个贫困村按照“四室一厅”(日间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和餐厅)标准,全部完成了老年幸福院建设。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该市重视发挥各包扶单位的作用,市直各包村单位在积极帮助所包村争取项目的同时,从自有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同时,为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该市结合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组织贫困村开展了以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使贫困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产业扶贫领跑小康路

从峪道河镇宋家庄到褚家沟,从石庄镇胡家社到谷雨公式,再到杨家庄镇王家池村,一棵棵核桃树成林挂果,以往的黄土地成了“聚宝盆”,这片绿色经济林不仅为村民带来增收致富的曙光,壮大了集体经济,还能为村里的贫困户分红。

汾阳市把发展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第一抓手,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该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为各个贫困村谋划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制定特色农业扶持奖励政策,发放特色农业补贴,积极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大力发展以绿色谷子、酿酒高粱、长山药等特色种植业,发展猪、湖羊、林下养鹅等特色养殖业,狠抓以高接换优、综合管护为重点的核桃经济林,让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农业“保脱贫”。同时积极探索和推进“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先后引进新大象集团,分别与石庄镇、三泉镇合作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场和万头能繁母猪养殖场,让贫困户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近期脱贫和长期稳定增收致富“双保险”。

该市西河乡西关村核桃种植大户武贵波依托政府的好政策,不仅种植了百亩核桃地,还引进了林下养鹅项目,发展起“鹅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鹅,鹅肥林中土,土肥林中树”的绿色循环农业。冬日的午后,阳光正好,上千只白鹅在核桃树林里或闲庭信步,或埋头觅食,或追逐嬉戏,摇摇摆摆,憨态可掬,为核桃林地平添了无限生机,呈现出一幅优美和谐的生态画面……

民生扶持增进“幸福感”

“爸,妈,我回来了!”小姑娘在庭院门口叫着,飞奔着跑向张玲萍夫妇。这是他们的小女儿大学放假回来了。小姑娘今年刚上大二,而去年此时,这个清贫的家庭还在为女儿读大学的费用而发愁。后来凭借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教育扶贫项目“雨露计划”获得资助金,才解了燃眉之急。2016年,张玲萍报名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结业后入职太原贝亲好家政服务公司,经过两年的工作,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了8000元,不仅解决了女儿后续的读书费用,改善了家庭生活,而且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扶贫先扶智。针对贫困群众家中子女读书难问题,近年来,汾阳市积极推进科教扶贫,利用雨露计划教育扶贫项目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77名,每生资助2000元;资助考取大学二本B类以上学生90名,每生资助5000元;同时,还全面落实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义务段学生和普通高中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全覆盖。就业方面,积极落实企业帮扶政策,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搭建了平台;先后组织19批人员参加吕梁市护理护工培训,多人在北京、济南、青岛、太原及我市家政服务公司上岗就业;同时,按照农时季节,采取集中培训与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办法,每年组织农、林、牧等实用技术培训250余期、2万多人次,先后举办电商培训10期、1200余人次。

积极开展健康扶贫。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和乡村干部签约团队,开展了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1135名贫困人口实行“双签约”;启动了县域内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由财政出资,为全市贫困户交纳了每人180元(2019年为每人220元)的新农合筹资款;由市财政出资,为全市贫困人口交纳了每人16元的脱贫返贫保障险和166元的健康保险,使广大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得到有效保障。

认真落实兜底扶贫政策。实施了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政策,从2018年1月份开始,低保线确定为3744元,凡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做到兜底扶贫全覆盖。同时,针对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在13个贫困村实施了老年幸福院建设,对3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项目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

结对帮扶携手谱新篇

汾阳市不仅扎实做好本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时与石楼县开展县际结对帮扶工作,围绕“解决民生、发展生产、提升能力”三大任务,制定了《汾阳市与石楼县结对帮扶协作工作方案》,提出了开展“8+5”(8即特色产业、教育卫生、生态、基础设施、电商、企业、文化信息、干部挂职交流,5即发展飞地经济、共享扶贫政策、积极投资建厂、参与植树造林、加强资金保障)帮扶措施,保障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石楼县脱贫攻坚步伐。

解决民生。汾阳市计划投资100余万元改善村民饮用水设施。组织水利技术人员对石楼县下前庄村100亩滴灌工程和人畜吃水工程进行测量、设计,并申请立项建设;积极落实石楼高中学生来该市就读政策,组织该市企业参与石楼县阳光助学公益活动并发放助学金;抽调该市医疗卫生领域专家队伍,分批次到石楼县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组织汾阳市鼓锋晋剧团免费演出七场戏剧,丰富石楼县文化生活;就业方面,积极开展企业帮扶,组织该市企业与石楼县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购销农产品、安排就业等。

发展生产。汾阳市邀请省农科院经作所所长王宏伟等8名专家到石楼就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制定指导方案;助力发展特色产业,连续两年,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万元,帮助石楼县购买优质谷子种子和酿酒高粱种子,建立了1万亩绿色谷子和1万亩酿酒高粱生产基地。

提升能力。参照汾阳模式帮助石楼县建立起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进行人员培训,助推石楼县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干群能力,组织石楼县农村“两委”主干在汾阳市贾家庄村开展了集中培训;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石楼县的核桃种植户进行了多次核桃种植、管理、生产等专业知识培训。

脱贫胜利的曙光投射在汾阳大地上、投射在贫困户的笑脸上、投射进全市党员干部的心里……决胜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汾阳市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