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乔兵:黄土地上腾起致富梦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2019年01月23日 20:47:27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

“今天总算把玉米收完了,这些秸秆就直接打碎留在地里让羊吃。今年收成还行,估计能收个20多万斤吧,下一步就是准备卖玉米。”2018年12月26日,在离石区吴城镇兔坪村,乔兵坐在刚收完玉米的收割机上跟记者聊道。

乔兵是兔坪村一位坐拥300多亩地的“农场主”。每年秋天,玉米成熟后,他都会让玉米在地里晾晒上一段时间才开始收割。由于冷空气的影响,他的收割进度比往年慢了不少。

耕地撂荒、农民老化、农业收益低这些都是在城市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三农”问题。然而,在不少乡村农民纷纷告别土地,争先恐后地加入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中时,38岁的乔兵却逆流而上,从城市回归农村,成为了一名职业化的农业从业人员。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到2018年,他已拥有210多亩玉米、100亩中药材、30亩谷子、20亩红高粱和10多亩蔬菜,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位“家庭农场主”。

在乔兵成为“家庭农场主”的路上,一路伴随着国家政策利好的释放。1998年,初中毕业的乔兵进入绿色军营,成为中央警卫某师的一名普通士兵,这段经历成为他身上一张不小的“名片”。2003年退伍回家后,如何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成为他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当时,距离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允许土地流转还有一年时间。而他家仅有十几亩地,回归土地显然并不是他当时的选项,事实上,当时连他的父亲都已离开土地,跑起了大车。最终,在考取驾照之后,他走上了父亲开辟的道路,进入大土河搞起了煤炭运输。赶上了煤炭黄金十年的大潮,乔兵以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此期间,他甚至还和同学承包了两座荒山,搞起了荒山治理的“副业”。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随着煤炭市场行情的走低和国家对超载超限监管的加强,煤炭运输的美好时光不复从前。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就在这一年,苦苦寻找转型之路的乔兵下定决心重回农村,“不信土地里就刨不出金来”。

彼时的兔坪村,由于交通不便,农业收益不高,村民们的心思大都已不在土地上,“什么省事就种什么”。回到熟悉的村子后,乔兵很快就流转了村里的160多亩地,与父母一起重新开始向土地“讨生活”。当时,由于村里的土地大都在海拔1300多米的碌础公式山上,村民们平时习惯种谷子、大豆等生长周期短的农业作物,很少在这么高的地里种玉米。这些土地流转到乔兵手里,能不能种玉米他开始心里也没底。于是第一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一批,没想到大获成功,卖了7万多元,这给了他足够的信心。第二年,他又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开始规模化农业发展之路。不过这注定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由于海拔较高,农业收益也很有限,过去多年,通往山上的道路并不为人重视。“以前人们上山种地、收秋只能依靠人力,摩托车也上不去。为了方便种地,我先掏钱把路修整了一番,三轮车才能开上去,去年政府又给修了一条4公里长的水泥路,现在交通已没有问题了,拖拉机、收割机这些常用的农业机械都可以上去了。”1月10日,在村里忙着为玉米脱粒的乔兵笑着回忆道。土老鼠的作害是让他闹心的另一个问题。2015年他种了100多亩中药材,但山上土老鼠太多,把板蓝根的根部破坏了不少,造成不小的损失。“最近试着刨了一些中药材,收成不太理想。”乔兵无奈地说。

种养结合,多元发展是乔兵一开始就想好的发展思路。2014年,在他开始流转土地,试种玉米的时候,就养起了绒山羊,准备春天卖绒,冬天卖肉。“现在有260多只了,去年卖了50多只,投入6万多元,羊绒也卖了有2万多元。一过年,又开始下羊崽,估计能生100多小羊,今年出栏应该能超过100只,羊绒也差不多能卖个四五万元。”乔兵自豪地说。玉米的试种成功让种养结合的轮子迅速旋转起来,2015年,除了留作饲料,他的玉米收益已经达到了7万多元。当年,在新流转的土地上,他又开始种植了100多亩的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材,今年3月开始,又将进入了收获季。2016年开始,他的种植名单上又多了黑小米,红高粱。到2018年黑小米已发展到30亩,产量达到1万斤,红高粱产量达到16000多斤。按照黑小米8元/斤,高粱近1元的行情,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夏天时,还种有蔬菜,2015年试种了几分西红柿,长得不错。2016年又种了2亩西红柿,产了8000斤西红柿,全是用的羊粪,所以质量非常好。去年又种了15亩西红柿、2亩西瓜,也很受欢迎,城里的人们开车来地里摘。”乔兵向记者介绍说。在看似轻松的背后,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他也没少花心思。每年由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他寻求技术支持的捷径。“2017年,在太谷农大学习了半个月,又在长治学习了20天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去年,在汾阳、孝义举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也去了,这几年每年都参加学习,理论结合实践,然后总结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技术,实践才能证明一切嘛。”乔兵眨了眨眼睛,冲记者做了一个“你懂得”的表情。

在“家庭农场”办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乔兵还成了12户贫困户的帮扶人。由于现在种地都是机播机收,平时他只固定雇佣一个人,在除草、收秋这些农忙的时候,临时再雇几个贫困户帮忙一两个月,然后年底再通过农业机械项目给每户分红800元,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早日摆脱贫困。

“这几天才给玉米脱完粒,昨天卖了一万斤。听说今年村里又有推地项目,能整出五六百亩耕地,我准备再尽量多流转一些地,然后根据情况继续扩大玉米、中药材种植规模。”1月15日,乔兵在电话中语带兴奋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