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攻坚深度贫困

脱贫攻坚在吕梁

□ 宋 毅

2019年01月31日 09:17:12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脱贫攻坚始终是吕梁农村工作的一个主旋律。我作为一名在扶贫部门工作了近30年的老同志,亲历了扶贫开发的各个阶段。回顾这几十年的历程,有很多感触,同时也想把一些扶贫开发的历史过程跟大家分享。

中国科协扶贫团进驻

拉开了吕梁扶贫开发的大幕

198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从而揭开了在贫困地区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

1985年9月,由中国科协组建的讲师团进驻吕梁,开展了教师培训等教育扶贫活动。1986年9月,讲师团完成工作任务返京后,讲师团副团长苑郑民在中国科协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又主动组建了中国科协科技扶贫工作团,来吕梁开展科技扶贫活动,走在了中央部委扶贫工作的前列。

为了配合中国科协扶贫团开展工作,地区成立了科技扶贫办公室,人员分别从科技局、民政局和科协抽调。我当时刚结束了吕梁电大党政专业的脱产学习,科协领导便安排我参加了科技扶贫办工作。

中国科协科技扶贫团进驻吕梁后,常年驻地区和最贫困的兴县、临县、岚县、石楼等县扶贫,这项工作至今已经坚持了30余年。为便于开展工作,中国科协扶贫团的司局级领导干部一般担任市政府副市长,县处级干部一般担任所驻县政府副县长。

在科技扶贫团的全力协助下,吕梁开展了颇具特色的科技扶贫活动,先后组织了多项科普展览和科技扶贫项目规划论证,建立了科技示范乡镇和科技示范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实用科技培训活动。1992年中国科协和省政府联合在太原召开了“吕梁科技扶贫经验交流大会”,各省和数百个地县派人参会,向全国推广了吕梁科技扶贫工作的经验。

30多年来,历任科协主要领导、部门领导和全国性学会领导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多次亲临吕梁,考察调研指导科技扶贫工作。中国科协先后帮助吕梁建设了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核桃、红枣育苗、种植基地,小杂粮生产基地,通过农技培训,使30多万贫困劳力掌握了一项或多项实用农技。他们还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赞助了吕梁的近百名贫困学生。

地县成立扶贫机构

各项扶贫活动逐步深入开展

1988年4月,地委、行署决定正式成立扶贫机构,名称为“吕梁地区经济技术开发领导组办公室”,确定了15人的行政编制,同时将科技扶贫办、下乡办、农工部山区科和民政局双扶办各自承担的资金项目管理等职能整合到一起。

1985年,国家确定重点扶持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包括吕梁山地区。省里确定重点扶持31个贫困县,有吕梁的8个县,1986年,又将岚县也划入贫困县,吕梁的贫困县就确定为9个县,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从1985年起,国家开始投入扶贫资金。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无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以工代赈、政策性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补贴。用于发展生产的扶贫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贴息贷款。国家还以低价投入扶贫汽车、化肥、钢材、木材、水泥等当时的紧缺物资给贫困县以扶持。

经过艰苦努力,吕梁贫困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吕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国家确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1985年的55.02万人(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降低到1993年的23.96万人(人均纯收入300元以下),下降了56%。

“八七”扶贫攻坚

致力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

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力争用7年(1994到20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区9个贫困县1992年底人均纯收入不达400元的128个乡镇、110.82万贫困人口列入了扶贫攻坚范围。

这一阶段,吕梁重点是在缓坡地修造高标准机修梯田和开展营造经济林的扶贫攻坚战役,目标是每个贫困人口实现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和二亩经济林,其思路是靠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解决吃饭问题,以二亩经济林解决花钱问题。7年间,9个贫困县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00.12万亩,其中机修梯田68.96万亩;节水农田7.95万亩;沟坝滩地17.21万亩;旱垣地1.62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77亩。同期新发展经济林80.13万亩,使经济林达到了285.3万亩,人均1.64亩,其中红枣林140万亩,核桃林40万亩,仁用杏林20万亩,水果林5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亿公斤以上。与此同时,干旱山区还新打旱井8万余眼;推广地膜覆盖面积达到285.48万亩。

到2000年底,攻坚区有83.92万人达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剩余不到30万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基本实现。

新世纪首个十年

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这一阶段,国家把贫困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同时,继续帮助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扶贫成果。扶贫对象调整为2000年底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村,吕梁有3532个贫困村列入了扶持的范围,其中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93.78万人,626至865元的低收入人口43.47万人,需扶持人口合计为137.25万人,贫困县分别改为国家和省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扶贫移民、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四个方面开展的。

在扶贫移民方面,1997年开始试点,2001年后大规模铺开。1997年到2010年,10县区共完成移民搬迁1317个村、27335户、111826人。实际居住人口100人以下的山庄窝铺,70%完成了移民搬迁。

整村推进从2004年开始,由贫困村的群众自主选择产业扶贫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投入扶贫资金进行集中扶持,同时整合其它渠道的支持资金,以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从2004年至2010年,吕梁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1775个,投入扶贫资金51347万元,扶持贫困人口551753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级扶贫部门把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市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达到23个,年培训具备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力12000人以上。

在产业化扶贫方面,以投入贴息扶贫贷款、对企业原有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了近百家农副产品及养殖业龙头企业。此外,还全力推进了交城县肉牛规模养殖;岚县、兴县、方山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中阳、离石、柳林、石楼核桃产业林带建设;临县、兴县、石楼、柳林红枣产业发展等产业扶贫项目。从2001年起,先后扶持沿黄四县红枣产区建设了3000余座红枣烘干房。

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市县两级财政新增了自筹用于贫困乡村和群众的扶贫资金,有的县每年投入达到了上千万元。

在这期间,各扶贫工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由2001年的515元增加到2010年的2645元,增长了4.14倍,远远超过了同期全市平均增长2.82倍、全省平均增长1.42倍和全国平均增长1.5倍的水平,由2001年低于国家625元的贫困标准,到2010年增长到国家当年贫困标准1274元的2.08倍,贫困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决定对“吕梁山区”在内的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吕梁市列入其中的有,临县、兴县、岚县、石楼4个县。国定、省定扶贫工作县和插花贫困县山西省没有调整。在脱贫标准上,国家把贫困线标准由2010年的1274元一下提高到2300元,翻了将近一番。按照新的标准,吕梁贫困人口总数为99.56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近1/4,占全市总农业人口的40%。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新世纪第二个脱贫攻坚规划实施8年来,吕梁各个扶贫项目都扎实推进,特别是扶持对象进一步精准到了贫困户。2015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减少到48万人,年均减贫10.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1%。2016-2017两年,又减贫了31.25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16.75万人;2017年,柳林、中阳两县实现了整体脱贫。

在产业扶贫项目方面,2010年以来,吕梁开始实施以县为单位的片区产业扶贫开发项目,重点支持贫困乡村发展集中成片的核桃、红枣、土豆、大棚蔬菜等扶贫主导产业。

在扶贫移民方面,主要是将居住在边远山区户籍人口300人以下、常住人口150人以下贫困村实行移民,搬迁到县城或乡镇附近,全市有近1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移民。

在整村推进方面,安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00多个村。2016年以来,新增了光伏扶贫,已覆盖到1540个村,总容量超过600MW。

在扶贫培训方面,吕梁在搞好常规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2015年以来,突出了“吕梁山护工”品牌的打造,选定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等6所公办大专院校为基地,以“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政保洁”为重点培训内容,对以贫困户为重点的学员进行30天的理论培训和10天的实践技能操作培训。截至2018年,已累计培训“吕梁山护工”3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占到46.09%。学员在北京、太原等大中城市就业的有1万多人,月纯收入一般都达到4000元以上,实现稳定就业脱贫。

从2011年开始,实施了资助贫困地区大学生入学的教育扶贫项目,资助标准为每生一次性资助5000元。7年来先后资助近万名当年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贫困学子正常入学。对进入高职、中职、中技的贫困户学员实行费用全免的资助。

脱贫攻坚的成效还体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上。

2010年,全市10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47元,2017年增长到5760元,翻了一番还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了同期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

持之以恒

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各项工作

30多年来,吕梁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主要特点:

一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关注吕梁的扶贫攻坚工作。党的多任总书记都亲临吕梁,探望贫困群众,视察指导扶贫工作,对扶贫攻坚工作分别作出了重要指示。

二是地方党政领导亲自挂帅,以扶贫攻坚统领吕梁农村各项工作。自1986年开始,吕梁地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都担任扶贫领导组组长,把扶贫工作抓在自己手上,将扶贫开发进展情况列入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部门联动,围绕扶贫攻坚,全力推进各方面的建设工程。通过不懈努力,贫困乡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奠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物质基础。

四是全社会动员,下乡扶贫活动坚持了几十年。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抽调人员,坚持到贫困乡村第一线开展扶贫攻坚,帮助乡村和贫困群众发展脱贫产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与时俱进

以改革开放推动扶贫开发不断深入发展

30多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同时坚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发展。

一是脱贫标准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984年,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1994年,贫困线提高到500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又提高到625元,2011年再次提高到2300元。

二是扶贫资金不断增加,投资结构更加合理。

1985至1993年9年间,吕梁各贫困县共得到扶贫资金4337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18889万元,平均每年2099万元;扶贫贷款24482万元,平均每年2720万元。

1994至2000年7年间,吕梁共得到扶贫资金121231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73379万元,平均每年10482万元;扶贫贷款47852万元,平均每年6813万元。

2001至2010年10年间,吕梁得到扶贫资金200955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129064万元,平均每年12904万元。

2011年至2017年的7年中,国家和省对吕梁脱贫攻坚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仅无偿投入就由2010年的30952万元增加到2017年95600万元,7年投资总量达到了314185万元,平均每年44884万元,是改革开放初期年扶持额的20多倍。

三是扶贫对象不断瞄准,精准扶贫更加深入。

改革开放初期,扶贫资金项目重点是用于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型种养加项目,能到村到户的很少。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瞄准机制不断健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扶贫资金项目逐步向贫困村和贫困户瞄准,贫困户实行了建档立卡,产业扶贫项目也集中安排在贫困村。近几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贫困群众得到了真正的扶持。

四是扶贫项目不断优化,更加切合实际需要。

随着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扶贫项目也不断得到优化,产业扶贫项目更加切合各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近年来的扶贫项目集中在扶贫移民、吕梁山护工培训、扶贫和生态建设结合、光伏扶贫等贫困群众可以直接受益的项目上,贫困户通过这些项目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四十年来,伴随着吕梁改革开放的步伐,扶贫开发也在深入推进,贫困群众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正在向着小康目标迈进。回顾吕梁脱贫攻坚所取得的硕果,我们深切感到,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怀和扶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改革开放,开发式扶贫,才是吕梁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吕梁市扶贫办原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