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家园、情义、未来与希望: 浪漫主义里的中国情怀

——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有感

2019年03月03日 08:54:13 编辑:

□ 马明高

腊月年关,知道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将在2019年大年初一上线的消息后,就一心想要观看。谁知在一冬无雪的春节刚过,86岁的老父亲就因感冒引起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在陪侍老父的日子里,望着窗外天空下的高楼大厦,附近广场上欢度新春的歌声、音乐声和锣鼓声不时地传入我耳。我总是不由地想,在同一个时间之内不同时空的人,其情境与心境是多么得迥然不同啊!广场里唱歌跳舞的人会想到此时此刻正在医院陪侍病父的人的心境吗?我又在想,此时此刻的我们,能够想到几百亿年以后的人类面临地球大绝境的心境吗?那时的大绝境远非我遇到的这点小小的困境,而是正如刘慈欣在《流浪地球》的原著中所写:地球被毁灭是铁一般的事实,就像一堵墙横在面前,“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那就是死亡。但是,这不是一个人的死亡,也不是一群人一族人一国人的死亡,而是整个人类的死亡,整个人性的灭亡,整个人类文明与地球所有生灵的毁灭。

正月初八,我在陪侍老父亲住院的间隙里,抽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在随后的间隙里,又抽时间写不了现在的这些文字。

有好多大学教授及其聪明的人,去电影《流浪地球》里寻找科学常识的好多错误。殊不知,科幻文艺作品无疑就是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下的一个大胆虚构,它不是科普知识,它不是对现实的写实,而是作家艺术家用想象的方式建构的一个合理而自洽的世界。正如刘慈欣通过《流浪地球》《三体》等一系列作品构造了丰满而坚实的三体世界,并且他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了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而且,这个世界不是零散的、破碎的,而是整体的、充满了严密的组织和秩序的,而且充满了人类共同的人性与情怀。

有好多认为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的文化异己者,总是喜欢以羡艳别人卑微自己的小心理,去否定中国人的文化与精神,去否定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喜欢以西方的文化体系与智慧来劫持“不属于我的地球”,这是谁的地球?地球还能去流浪?《圣经》里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地球源于上帝精心的创造,人类是上帝按照公式的形象而造。上帝命令人类负责治理看护这地(创世纪1)”,而不是改变地球的轨道,“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不是“非常中国”了吗?殊不知,美国人根本就理解不了中国人为什么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当人类面临绝境与灾难的时候,西方人的观念由超级英雄去拯救,去“乘坐飞船”去逃离,选择的是“末世神话”的回避和放弃。何况好莱坞灾难科幻片中那种建立在“人类文明终结”论基础上的地球观和价值观,我们观赏的也不少。而《流浪地球》则是“选择有勇气地相信未来,选择希望的态度去面对一切困境”,是一种“创世神话”的态度。正如导演郭帆所说:“外部世界难以成为完美的理想家园,一直都是有好有坏,关键看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所以关键不在于人类是否真的能够存活下去,而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迈出离开太阳系的第一步。影片所赋予观众面对希望的勇气,面对未来的坚信,就是整部电影想表达的力量。”(《电影艺术》2019等第2期“郭帆访谈”)所以,《流浪地球》更多蕴含的是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内核与底蕴。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故土与家园的情怀、舍身取义、牺牲精神,是“团结就是力量”,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变易”哲学,是父子情、兄妹情和战友情,是充满慈悲、同情、怜悯和恕人的仁爱情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而面对西方欧美人的理念,上古的《淮南子》早就回答说:“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因为中国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则是植根于中华古老的伏羲易卦文化、黄帝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和孔子的原创儒学与佛教文化的精髓。

刘慈欣2016年夏天在北京召开的山西新锐作家创作研讨会会上发言道:“在文学发展特别是欧洲文学的发展中,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多种思潮和流派。现实主义存在的思想并不是最长,也不是唯一的。但现在我们过多强调现实主义,使其他文学思潮和类型的发展,受到了某种抑制”。(《中华读书报》2019年2月13日第3版,段崇轩《感受刘慈欣》)正在“我们一直加强现实主义,结果浪漫主义没有了,现代主义也基本断流了”之时,正在我们感到“写实能力退化”“虚构能力萎缩”“现实主义自身也出现了问题”(段崇轩语)之时,电影《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它在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宏大框架内,依托科幻作品的两个维度,即“科”代表的逻辑和现实,“幻”代表的想象力和梦,在宇宙空间和全球背景的辽阔舞台上展开了对人性母题的继续挖掘和演绎,展开了对中国文化内涵与中国人情世故的深情呈现。具有一种“大历史”的关怀和独特的中国式的群体牺牲的英雄主义,“一种为了整体的人类命运的拯救而无畏地抗拒命运的气势,一种古典的对于生命和世界的英雄般的理解和认识”。而且,“确实是在西方的科幻电影中难以见到的”,并且在中国科幻电影中也是“罕见的、没有先例的”(《文学报》微信公众号2019年2月13日“观点”一文中张颐武语)这种“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重要价值意义,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按照著名现代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观点来看,从科幻小说的角度,“科学幻想”的概念,一是建立在充分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测;一是被定义为研究人类对科学技术变化的反应的文学分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大都属于前者。《流浪地球》原著虽不足三万字,却书写了人类“带着地球去流浪”漫长的2500年的悲壮历程,历经100代人的努力,经过了“刹车阶段”“逃逸阶段”“先流浪阶段”“后流浪阶段”和“新太阳时代”五个开天辟地的“未来可能发生的现实主义事件”。开篇便是:“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由此展开了一个在科学上存在可能性的未来。在这样的一个设定中,作家用“想象力和梦”完成了对这个未来世界价值观念、伦理秩序和生活细节们赋形塑造,在一个空间无限远、时间无限久的大灾难绝境中,对人类进行严酷的拷问:在生存面前,爱情、亲情和友情该如何处置?道德伦理和社会规则又会如何?未来重要还是当下重要?生存重要还是保持人性重要?甚至是“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面对这一系列拷问,刘慈欣在回忆20年前创作的情景时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在影响着他,在这种文化里,有着对故土和家园更深的感情,“我们不是在流浪,而是依然和我们的古老文化在一起”。

影片则选择第四阶段即后流浪阶段的冒险旅途为基本框架,用两个小时的篇幅展现了木星引力激增、地木相撞危机、人类为了希望奋力化解危机大约36小时之内的动人故事。电影从爱情,友情和亲情三种情感中,着力选取了“亲情”作为自始至终贯穿整部影片叙事的情感线索,以儿子刘启的视点展开了对三代人、四个人复杂情感的呈现,从他叛逆冲突到理解认同,直至最终永远地失去父亲,以及穿插姥爷与妹妹朵朵传奇的人生境遇,展现出了中国人对家的特殊感情与特殊理解。这一切都为姥爷的性格、刘启的成长担当,以及父亲最后的舍身取义做了很好的支撑。特别是父亲牺性的那一刻,我们听不到木星爆炸的巨响与人物的嘶吼声,只能听到情义深长的钢琴声。但是,在木星拖着长尾推动地球转动的画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复杂与丰饶,刘启在回忆他与父亲、母亲、爷爷和妹妹昔日的情感,我们的内心已经澎湃,泪流满面了。这就是中国式的父子情感、中国式的审美取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舍弃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家人。这你就能理解中国人的“春运大迁徙”和对“背井离乡”“故土难离”的深情吟唱了,就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带着地球去流浪”了。

有的人还会说刘慈欣原著和影片对人物形象与性格塑造的薄弱。其实,这都是传统的、主流的、现实主义文学对科幻文艺作品的认知。刘慈欣说:“科幻是一种类型文学,类型文学里,人物的性格可以鲜明,但不能太复杂。科幻小说也好,还是科幻电影也好,如果人性弄得太复杂的话,读者就很难被吸引,就不认同了。”(段崇轩《现实距离科幻有多远》,《南方文坛》2019年第2期)加拿大裔犹太人达科·苏文第一次在历史上建立了一套针对科幻小说的系统性理论,提出了一个叫“认知陌生化”的概念,从诗学与美学的观念出发,认为认知性与陌生化在辩证统一中相辅相成,有机生成,“使得我们阅读科幻小说成为一种不断挑战、打破、重塑我们认知与审美边界的一种思想的实验与冒险。”韩裔美籍学者朱瑞英在其2010年出版的《隐喻梦见了文字的睡眠吗》一书认为:所有的文学创作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模仿和再现,但是在高科技与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使得整个世界的现实图景已经高度复杂化、抽象化,它远离了我们日常经验的限度。”我们只好从科学的真实性和现实的隐喻性两个角度去对现实社会进行认知了。科幻小说就是“一种从更大的密度、更强的能量、更全面全息的角度,去描摹、再现我们复杂的现实场景的一种文学模式,它是最大的现实主义。”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2005年出版的《未来考古学》一书中,“把科幻小说当成一种从未来看当下、从他者看自我的思想框架。通过这种思想框架,我们可以对现实进行批判性的认知测绘”,从“他者世界来现实性地介入社会,推进人性”,并在故事的演绎过程中,“更加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局限”。(陈楸帆《在所有的文类中,科幻最能够消解人类的焦虑》,《文汇报》2019年2月13日第10版)由此,我们就能理解影片为什么要把几百亿年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按50多年后的事情来讲,来进行“非完全写实的”“写意化的描述”。因为你只能在原著建立的宏大、有价值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把握那时的社会现实,那时的人物关系与情感,不可能想象出几百亿年以后中国城市的具体形貌和人物模样。再者,科幻文学的目的还在于“高密度、高能量”地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全息的反映与呈现。所以,我们从电影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极寒天气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建筑地标,央视大楼,国贸大厦,东方明珠,听到的是北京交警部门对安全行车的宣传语,都意在拉近观众与科幻世界的现实距离,从而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现实困境、人性问题与情感归宿,从而更加准确而高密度地对社会和人性进行批判性的认知测绘。

无边无际的宇宙是个什么样子?有没有适合人类去流浪居住的另外的星球?人类最终面临的命运究竟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流浪地球》正是要“从未来看当下,从他者看自我”,警醒和告诫人们: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故土和家园,珍惜和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尽管它在茫茫宇宙中是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但是,那里是我们的家园,有我们一切的一切。正如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博士从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64亿公里外拍摄到的地球影像中得到的启示所说:“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和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知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

但是,地球就是再博大、再宽容、再道德,它都会有衰老脆弱的时候,犹如我眼前衰老脆弱的老父亲,我们倘若不珍惜和爱护它,一味肆意地践踏它,破坏它、污染它,它终究会承受不起我们,让我们去流浪与毁灭的。

这就是,这部科幻电影要警示我们的。

前天晚上至昨天上年的一场飘纷大雪过后,今天的天空是如此的明朗爽洁。老父亲的精神也越发的好转。我的心情也越发的好了起来……

祝福父亲!祝福地球!祝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