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要闻

吴家大院的红色传奇

——交口县双池镇西庄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2019年08月09日 11:39:29 作者:刘少伟李召和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
图为红军东征时用过的六升斗。白丹 摄


幸福泉纪念碑。 杜帅 摄



图为麟厚堂的木雕垂花,据说是全山西最后一对保存完整的木雕垂花。白丹 摄


图为西庄村的“麟厚堂”,是吴氏大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东征的路居地。白丹 摄

□本报记者刘少伟李召和

提起晋中市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著名的王家大院以西五十余公里处,还有一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交口县双池镇西庄村,其吴家大院古建的规模和精美程度足可与王家大院媲美,这一处由灵石吴天应后人历经上百年修建而成的“晋西豪宅”,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风雨,大多不免破败,但透过保存相对完好的麟厚堂,仍然依稀可辨曾经的富丽堂皇、气势恢宏,并触摸到晋商发家兴业和随时代起伏的历史印迹,以及一个村庄繁华过后负重前行,在新时代振衣奋发的勃勃生机。

西庄古村的兴衰记忆

元大德七年八月(1303年),山西洪洞、赵城发生8.5级地震,平遥、介休、灵石等地山崩地裂,泉涌黑沙,凌晨酣睡中的先民犹若乘舟车一般,房倒屋塌,路断人稀。家住灵石县西城里的吴天应家人也未曾幸免,全家只剩妻子刘氏和儿子学诗得存,全靠天应肩挑八股绳卖些针线、日用杂货挣钱糊口。翌年6月24日,天应赶集来到晋西有名的四大名镇之一双池镇。

双池镇当时有“晋西小洛阳”之称,人口稠密,物阜民丰,商贾字号林立。每年6月24日是双池镇最大的古庙会,方圆百里及陕西的商客齐聚于此,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由于地震巨大的破坏力,天应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发现偌大的双池镇也失去往日的繁华,生意十分萧条,于是出双池西行,在狭谷二里许遇到一处村庄,那里残垣断壁,鸡犬不闻。天应找到一老妪,得知村里人大都在地震中死去了,幸存者也皆外出逃难。老妪一家五口人,除老人外全都遇难,老人全靠挖野菜度日。天应见老人家可怜,起了善心,帮老人修好房屋,打理好庄稼,并将老人家认作母亲,举家迁往西庄村,继续走村串户。

到明代末期,吴家第五代兴魏、兴楚生意已发展到陕西的绥德、榆林等地,主要经营布匹、铁货、瓷器、食盐、土特产品等。为躲明末战乱,吴家曾到交口云梦山暂避。期间,兴魏之子吴时权在云梦山书院饱读《四书》《五经》,认为“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降无用之才”。从父辈手中接管家业后,立志“致富救民”,将生意框定在“民生”的范畴,重点经营布匹、食盐、铁货、日用土特产品,并在西庄故里创办了“麟厚堂”总堂,将祖辈留下的商号、当铺等分类划规总堂名下,实行“掌柜分级负责制”,生意从此走上了正规。

到清代中期,吴氏家族先后成立了“守约堂”“怀德堂”“树德堂”“麟厚堂”等八大堂口。不仅将生意铺向大半个中国,号称“三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日进白银五百两”。而且直接拉动了晋西一带养蚕、纺织、刺绣、制瓷、冶炼等手工业的发展,吴家成为远近闻名的晋商。

伴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张,吴家在西庄村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建筑。

由于受晋中儒商文化的影响,在选址与建造的过程,将“德厚清源、福寿安宁”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八大堂院之中。而且十分注重门第建筑,门楼高大,样式繁多,富丽堂皇,丝毫不比其它晋商大院逊色。除了占地超过三万平方米,结构采用二进、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窑洞出檐式建筑的吴氏堂院,还修建了避暑山庄、祠堂、文笔塔、魁星楼、关公庙等建筑。各种建筑用最精美的砖、木、石雕装饰,装饰内容大多采用老鼠闹葡萄、凤凰戏牡丹、八仙过海、二十四孝、香炉供器、琴棋书画等民间典故。随处可见的烟囱、墀头、壁挂、影壁、门楣配件、书法牌匾、抱头门墩、窗棂隔扇等雕刻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可谓一门一亮点,一院一景观。

清末,国势动荡,“八国联军”进京后,经济环境受到重创。在内忧外患下,商人成为政府充盈国库的首选目标,在多次强迫吴家捐出了大量的白银后,清政府又以诰封官职的名义从吴家榨取了大量白银。政府的积贫积弱,社会的动荡不安,加之随后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更加速了吴家商业的衰败。吴氏家族作为晋西最具影响力的商家,从此一蹶不振,独遗一座偌大的吴家大院,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座村庄曾经的辉煌。2004年5月,西庄吴家大院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吴家大院文化遗产的保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红色精神的落地及传承

为进一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和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部署兵力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于1936年2月20日东渡黄河,开始了具有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战略性东征,并在交口县转战40余天。1936年3月17日,毛主席率领红军总部机关路居西庄村时就住在吴家的“麟厚堂”。毛主席看到村民们生活饮水十分困难,就让战士们分头在村子四周察看,寻找水源,在后沟一处靠山低洼潮湿的地方,挖出一股清冽的泉水,村里人听到消息后,大家奔走相告,纷纷聚集在井口旁,争相品尝着甘甜的泉水。出于对毛主席和红军的深切怀念,这眼泉水被当地百姓称为幸福泉,并编了一首歌:“吃水不忘挖井人,恩人就是毛泽东;紧跟红军闹革命,全国奋起打日本。”当时吴家第十四代孙吴卓积极为红军捐钱捐粮,并跟随红军回到延安,解放后吴卓曾任天津市纺织厂党委书记。抗战期间,吴家大院一度成为灵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

当年毛主席住在西庄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18日那天,一位红军战士走进村里老乡王金柱家时,发现老人正躺在炕上痛苦地呻吟着,就赶快带医生给老人看病,还给老人买了些药。临走时,红军战士向王金柱老人借了一斗小米和酸菜。过了一晚上,当红军和医生再次看望老人时,老人已能坐在那里了,他们非常高兴,拿着一只细瓷碗抱歉地说:“前两天在这里住,麻烦您很多,我们马上就要走啦,这点麦子和盐给你留下。那天,不小心打碎了你家的碗,这只瓷碗就赔给你了。”老人一听,心想白给我看病,借了小米和酸菜,却给我小麦和盐,打了一只粗瓷碗却赔一只细瓷碗,这咱不能要,经过再三推让,红军战士就是不依,还说“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是红军的纪律。”说罢,行了一个军礼就跑出门外,随部队出发了。事后,王金柱老人感动得逢人就讲:“咱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共产党将来一定会成气候”。如今,这只细瓷碗作为一级革命文物被陈列在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第三展厅,而“一个瓷碗”的动人的故事也成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鲜活例证。受这股精神的号召,不久,吴家的吴崇林、吴子奇、吴证也参加了革命,走向了战场。解放后吴崇林曾任青海省卫生学校副校长。

建国以后直至六十年代,西庄村广大干部更是不忘初心,牢记和传承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作为奋斗的最高目标,带领西庄村村民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人定胜天”的战斗精神,“硬把冬闲变冬忙”,寒冬腊月100多个劳力全部上阵,硬是将村里1400余亩土地中的700多亩整修成了平展展的“三保田(保土、保水、保肥)”。

“我们早上五点出工进地,晚上十一点收工,土地原来都是山坡地,亩产就是100来斤,整修后水土肥不流失,粮食增产了,玉米、谷子能达到五六千斤。”73岁的吴建华说起当年依然豪情不减。老吴是五福堂的后人,1971年入党,从1971年—1996年,连续二十多年担任西庄村支部书记。

1980年代初,在国家鼓励兴修水利工程的背景下,老吴还带领村里18个小伙子,自带面菜和粮票,远赴离村几十里路的讲理村、孟家公式、李家坡三家地界处,参与全县19个村的水库建设大会战,连续大干25天,建成至今仍在发挥灌溉作用的老牛沟水库,硬是将一到汛期就水漫双池的老牛沟河驯服。

特殊的历史文化影响和伟大红色精神的传承,凸显出了西庄的历史文化价值。2012年12月,西庄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又被确定为廉政教育基地,2018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近年来,西庄村在支部和村委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和谐,引领发展”的指导方针,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八看、八不进”的原则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对全村8户20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通过宣传政策、转变观念,增强发展的动力,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并积极落实优惠政策,除将8户贫困户全部由双轩菇菜种苗有限公司利益联结带动之外,还先后帮助1户入股婚庆公司参与分红,1户发展大型农机具,2户发展养殖业,2户贫困户兜底脱贫,3户核桃林进行提质增效,到2018年底,全村所有贫困户收入均超过了75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对全村100户院落旱厕进行改造,通过大力宣传、发动全体村民,动用大型机械对辖区内河道、“四堆”、死角进行了彻底清除,并借助城乡环境整治的东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起垃圾中转站,配齐垃圾车、三轮车等设施,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进一步改善村庄周边干线公路通行状况,助推脱贫攻坚和文化旅游发展,该村还借交口县实施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工程的有利契机,积极配合参与途经本村的桃双线建设,为公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摊铺施工阶段,预计8月可通车运行。

此外,该村还针对村委的实际情况,加强了阵地建设,解决了办公场所房屋漏水现象,改善了办公条件。完成了云千移民新村的修建工程和沟西、梁家庄的提水工程。对村级卫生室进行了扩建,给村级活动室配备了健身器材及娱乐设施,新增图书千余册,为提高村民身体素质及文化修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村民们的发展动力。2016年该村支部被评为四星级农村党支部,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荣获交口县“五个好”农村党支部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利用吴家大院和红军东征毛主席路居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积极筹集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食用菌、家禽养殖业等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西庄村村委主任李双岐这样描绘他们的乡村梦想。

肇始于元末,兴盛于明清,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风浪中被击倒,并在新时代重新站起。西庄村用自己的经历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盛衰兴替,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后人沉淀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新征程,西庄村通过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秉持“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降无用之才”的理念,用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奋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