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吕梁山上绽“新梅”

——吕梁艺校再摘三朵“小梅花”记

2019年09月22日 19:39:15 编辑:

盛夏七月,对于吕梁艺校来说,注定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上海举行的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由吕梁艺校选送的《打神告庙》《三岔口》两个节目惊艳亮相,参与比赛的苗军军、刘子扬、严思莹三位小选手以精彩的表演,折服了现场评委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分别以第2、第3、第6名的成绩进入“全国十佳小梅花”行列。这是继去年7月我市在该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以来又一次取得的佳绩,进一步夯实了吕梁作为“晋剧之乡”的文化地位。

“十分天下有其三”,这是评委会给予吕梁艺校的评价。消息传开,艺校的全体师生和戏迷朋友们再次沸腾起来,大家不禁感慨:过去快让人遗忘的吕梁艺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学生——

我有兴趣 我愿吃苦也能吃苦

喜爱戏曲的人都知道,“梅花奖”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最高奖,而戏曲界“小梅花”则是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荣誉。三个孩子在幼学之年就在国家级赛事上崭露头角,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吕梁戏曲界的大事,更是吕梁艺校的骄傲!

《三岔口》是传统短打武生剧目,说的是任堂惠行路至三岔路口时投宿一客栈内,中途与店主刘利华发生了误会,刘利华以为来者不善,便深夜潜入客房刺杀任堂惠,两个人在黑暗中打斗起来。这段戏不仅要求演员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求有足够的默契和表现力。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为了这段八分钟的演绎,十二岁的刘子扬和苗军军整整排练了一年。在他们眼里,过去的一年里,“睡得迟,起得早”早已司空见惯,练功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来自临县曲峪的苗军军家庭条件比较差,很早便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苗军军说,每天都要至少练功六小时以上,重复不断的动作练到让人想吐,到了快比赛时更是加大强度训练,练上一天下来都感觉快要累死了。然而,一路走来,年幼的苗军军却从未想过放弃,用他的话说,“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苦了,看着爸妈那么辛苦,老师那么费心,我怎么能不努力练习呢?”

刘子扬是离石区前瓦村人,他的爷爷就是科班出身,吹得一手好唢呐。当初学习戏曲,也是爷爷的决定。刘子扬生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极易给人一种“娇生惯养”的错觉,而这个看似“娇滴滴”的小男孩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毅力与坚强。刘子扬妈妈说,有一次儿子回家,她发现孩子脖子有点肿胀,一问才知早在十几天前便已受伤了,带着去检查才知道是锁骨骨折!爱子心切的母亲想让儿子多休息几天再去,但最终没说服执拗的儿子,刘子扬硬是在几天后又返回学校继续练功。

“小梅花”奖要求参赛选手在14岁以下,今年14岁的严思莹明白,今年的比赛是她得“小梅花”奖的最后一次机会。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严思莹坚持在赛前的70多天每天练唱六七个小时,嗓子唱哑了就练基本功,基本功练累了就接着唱。指导老师李晓宇说:“思莹表演的这段《打神告庙》共展示了7种技巧,涵盖范围之广、演唱难度之高都算是比赛中少见的,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孩子的付出可想而知。”

无论是这三个孩子天赋异禀,还是天道酬勤,对于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发自肺腑对戏曲的那份热爱和坚持。不管他们最初来艺校学习是属于偶然还是家长安排,但终究他们是从一开始便深深地爱上了戏曲,被戏曲的特色所吸引。“辛苦是肯定的,但干什么又是轻松的呢?只要我们自己愿意,有兴趣,这就够了。”

老师——

我有责任 我热爱这份职业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和掌声,这三个十几岁的孩子说得最多的是:感谢指导他们的各位老师,如果没有老师们的付出,自己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种比小梅花奖份量更重、更闪亮、更珍贵的感恩之心,在这些孩子身上,散发出了比“梅花”更浓郁的芬芳!

刘子扬和苗军军的指导老师兼班主任郝雄飞是戏曲班课时最多的老师,每天五点多就得起床,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遇上星期天还要继续在学校待着。“星期一到星期六要上课,星期天还得照顾学生,艺校的孩子很多都是单亲家庭或贫困户,星期天回不了家,做老师的哪能放下他们不管?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都必须在星期天完成,所以除了正月的几天假期,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学校。”时间和精力给了学生,难免就疏忽了自己四岁的女儿,“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细节,想起来很是愧疚,但我不后悔。”

刘子扬和苗军军的另一位指导老师郭荣今年已经快五十岁了,为了帮助学生们更标准地做好动作,他至今坚持亲自示范。“跳门槛、倒拾虎抢这些基本功,每天都得重复做,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扭了腰,但没办法,为了孩子们,我们必须拼尽全力。”郭老师这样说。

严思莹的剧目《打神告庙》是晋剧的一出经典折子戏,也是一出难度很大的独角戏。为了让正处在变声期的严思莹发挥出最佳状态,两位指导老师李晓宇和雒芳芳不停地切磋交流,自创出了一种新方法,将声乐和戏曲的技巧达到最佳融合状态。严思莹练习的近三个月时间里,从剧本理解、人物分析,到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点一滴,一字一句,两位老师都手把手地教。在这两位女老师看来,“无创新,不进步;无方法,不成功。”没有天生的好嗓子,只有刻苦钻研的好方法,只要方法用对了,孩子们就能唱好。说起来简单,若没有亲自尝试,谁都难以想象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和辛苦。苗军军的妈妈说,我们没文化,什么是“小梅花”,得了“小梅花”有什么意义我们也不懂,但我们能看到老师的辛苦和付出,这一年,老师们实在太不容易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的学生来了一批又一批,坚持不下去的学生也走了一个又一个,但老师们还是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这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烦恼也有收获,但更多的是琐碎。

谁觉得这段唱腔太难了无法驾驭想放弃,谁没信心继续走下去想退出戏曲班,谁这两天家中有事影响练功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哭一笑,老师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对工作、对学生爱得深沉,所以困难、琐碎甚至牵绊,都算不了什么,大家总是想着法子克服。“爱生如子 德才兼顾”、“辛勤园丁 花蕾绽放”……老师们办公室挂满的锦旗见证着戏曲班成立之初到“小梅花”大满贯的演变,也见证着近三年时间里老师们付出的精力和心血。

学校——

我不服输 我要“求新”也要“求变”

从黄牌警告到四星级学校;

从招生困难到报名现场人满为患;

从人人皆知的落后大户到连续三年市级文明单位;

从全市责任制考核不合格到全市责任制考核优秀;

……

短短几年时间,吕梁艺校到底经历了什么,吕梁艺校的校长和各位老师最清楚。

面对招生难题,吕梁艺校打破思维定式,把招生着眼点由过去的城市调整到农村,招生对象由城镇初中毕业生调整到农村打工子弟和留守儿童。招生方式由过去的招办发简章并附之以报纸电视广告宣传,调整为有偿委托戏迷协会和演出院团等中介机构推荐,学校专业考核把关。多重努力下,吕梁艺校一举扭转了招生的颓势,招生的数量由过去每年不足30人,迅速扩展至200人以上。

干好一番事业,需有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良的团队。2016年,校长杨志明千方百计把戏剧名师张文斌请来吕梁艺校当副校长,并挑准了艺校骨干,带领艺校一班人不断取经学习,力争瞄准全国一流。2018年,为更好提升师资水平,又促成了中央音乐学院和吕梁市人民政府的计划外战略合作。中央音乐学院先后派出六批次142名专家来吕梁开展帮扶活动,对吕梁艺校师生辅导六十余场次,有力提升了吕梁艺校的教学水准。

为改善办学条件,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吕梁艺校筹集资金上千万,新建专业教室10余个、学生澡堂1个、改扩建学生餐厅1个,并对文化教室、专业教室、学生公寓、全校供暖系统等设施进行了必要的增加和改善;对学校演播厅设备、监控系统以及广播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不懈努力,艺校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努力终有回报,几年来,吕梁艺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目前许多方面已跻身全省同行业一流,得到了学生家长和业界的高度肯定。如今,一到招生季,许多家长就自发地成为艺校的招生“志愿者”,为艺校招生四处奔走代言。

谈起吕梁艺校的变化,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会深有感触。

“在去上海比赛的时候,杨校长、张校长和我们这些老师、学生们同吃同住,十几个小时坐着没有空调的长途大巴车,连续几天休息不好,我们都非常感动。校长这么好,我们也愿意跟着他干。”

“多亏了艺校的领导和老师几年来对孩子们事无巨细的关心和照顾,要不然我们的孩子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成就,打心眼里感激他们,感激艺校。”

“我们学校的很多孩子家庭都很困难,所以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都很重,我们有责任让贫困学生学得一技之长,让他们的路走得更远。”副校长张文斌这样说。

“万事行为先,吕梁艺校将继续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改革机遇,借鉴省内外顶尖艺术院校的先进经验,尽快进入我省职业教育的第一方阵。以优异的成绩向市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设文化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校长杨志明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