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吕梁发展成就巡礼

吕梁发展成就巡礼——环境保护:描绘绿色新画卷

□ 本报记者 罗丽

2019年10月10日 09:13:05 编辑:

秋日的吕梁,碧空如洗,绿意浓浓,花草飘香。放眼望去,连绵的绿色浸染着大地,城乡风光令人目不暇接,一幅秀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发展到求生态美好,对干净水质、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增添了新的无限力量。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为统揽,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抓紧抓实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让吕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靓丽。如今,吕梁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写好“绿色文章”,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画卷”中安居乐业。

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二者和谐,才有发展的和谐。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吕梁2.1万平方公里土地蕴藏着40多种矿产资源,煤、铁、铝储量大,依托资源优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长期的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煤、焦、铁等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重、结构性污染等问题突出,以资源开发为主体、以快速发展为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使环境承载压力与日俱增,成为影响吕梁绿色发展亟需破解的问题。

2007年1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对吕梁突施“区域限批”,限批时段所有审批项目一律叫停。顿时,吕梁大地上环保的压力空前凝重。没有退路,环境问题已成为吕梁的软肋,更是吕梁肌体上的一个硬伤,必须迅速整治。市委、市政府以“区域限批”为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变弱势为强势,从2007年1月起到2009年12月,一场规模空前、全民参与的环保攻坚五大战役在吕梁大地打响。工商、电力部门对200余户关停取缔企业,按规定时间依法断电和吊扣营业执照;公安部门对58个破坏环境的违法分子予以法律制裁;城建、林业、水利等部门加大力度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形成了环保合力。全市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环保治理设施基本建成投运并步入规范。1939户土焦、改良焦、仿三佳焦炉及小炼铁、“蒙古包”冶炼铝矾土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设施和土小企业被取缔关闭。全市累计拆除大小燃煤锅炉2083台,拔掉烟囱2100余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317万平方米,城市烟尘扬尘复合污染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数亿元环保投入,为多还旧账、不欠新账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部门联动对污染企业停电、停运、停贷……历经三个环保攻坚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阶段性跨越。吕梁市区二级以上天数从2006年全省倒数第一跃升为连续三年全省正数第一,大气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从2008年起,市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文峪河、岚河等重点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减排成效明显,共削减二氧化硫12万吨,化学需氧量1万吨,污染减排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初步扭转了资源、能源消耗多年居高不下的态势,吕梁环境保护在阵痛中实现质的提升。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新时代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气洁、水净“生态吕梁”奋斗目标,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坚持铁腕治污不动摇,攻坚突出问题,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环境质量提升年,到烟尘整治专项行动、违法排污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净空”“净水”“减排”三大重点任务攻坚、环境质量改善攻坚、环保大检查、环境保护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环保专项整治活动,一场场环保风暴吹进了吕梁的大街小巷。环保责任制、问责制、节能减排,成为约束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准则,吕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阶段性跨越。

尤其是2017年5月27日,中央、省环保督察组进驻吕梁后,我市手持利剑斩沉疴,对涉及多部门职能的问题,明确市级牵头部门,指导责任主体整改并协调解决整改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一线,现场检查督办,配合保障环保督察领导组和各级各部门联合作战,立行立改,重拳出击,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开展了环境保护“铁腕治污”、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秋冬季保卫蓝天执法行动等6个专项行动,借势借力推动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有效整改落实。从垃圾清运到污水横流,从油烟污染到噪声扰民,市委、市政府抱定对当下、后人与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反映问题,照单全收,立转立办,边督边改,列出清单,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调查,做到见人见事见责任,按照程序依法处理,实事求是形成处理意见,3天内反馈结果,整改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自觉。

2018年11月6日至12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省开展“回头看”期间,共交办我市245件案件,已全部办结。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吕梁用雷霆行动书写了一份“绿色”的答卷。

坚决推动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秋季的傍晚,暑意消退,繁星点点,家住离石区上安村的王小军总习惯带着家人一块来到如意湖公园散步。空气清新,水清草绿,像如意湖这样的公园如同绿色大氧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散步休闲。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2019年1-5月,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4%、全省排名第2,优良天数111天、同比增加6天,PM2.5平均浓度和同比降幅均在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我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切实解决存量问题,坚决不欠环保新账”的总体思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实施总投资146亿元的工业污染治理、燃煤污染控制、水环境整治等生态环保八大工程100个项目建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一直是我市的排污重点环节,为了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我市出台“增气减煤、控量提效、长链条”的15条措施,明确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总产能,加快推进煤炭绿色清洁高效发展。2017年以来,全市退出和置换煤炭产能993.4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70%,高出全省20个百分点。坚持“去产能、控产量,入园区、严环保,循环化、高质量”,全面启动焦化产业清洁生产改造,全市80%以上的焦化产能集中在孝义、汾阳、交城三大园区,推动焦化产业规模化、循环化、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风电、光伏投产装机总规模达142万千瓦。2018年全市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文化旅游、新材料、大数据、白酒、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绿色发展。2018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4%,工业结构实现历史性反转。

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推进,全市环保压力传导机制、责任落实形成机制、经济转型倒逼机制、环保监督考核机制等更加成熟,青山绿水成为吕梁对外的一张最靓丽的名片,英雄吕梁焕发出绿色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