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裒辑一编奉于公

——《于成龙文化丛书》总序

2019年10月13日 09:24:19 编辑:

□ 赵桂溟

这套《于成龙文化丛书》从最初的策划、整理和编纂,直到今天准备付印,屈指数来,已整整五个寒暑过去了。作为策划人和主编,回想这段颇费心力、也颇费周折的日子,真不知该是激动,还是感慨,抑或是生发更多的世事况味。

记得那是2010年的季夏,山西方山于成龙文化园董事长高林清先生找到我,问我能否组织编纂一套有关于成龙文化的丛书。我一听,这不正是我一直以来的宿愿吗?凭着这些年我对于成龙文献的热衷和了解,当即愉快地答应了他。

其实,身为吕梁籍学者,我最早开始关注先贤于成龙是2004年的秋天。是这年秋天一次难忘的方山之行,与时任方山县县长李志安先生达成共识,开始着手《于成龙集》的文献收集与点校整理。此项目历时三年,2007年被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出版,成为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首次出版发行的最权威的于成龙文集。这部文集,以其首创性和文献性,深受学界好评。

正是因为《于成龙集》的面世,才使我与有着浓烈于成龙情结的高林清先生结缘,并有了一系列的文化互动。《于成龙文化丛书》的编纂,应该是我们最深层次的一次合作。这次合作,尽管历尽艰难,但我们无怨无悔。恰恰相反,在孜孜公式的那些日子里,让我更多感受到的是高林清先生的一份家国情怀与文化坚守,以及一个文化先行者的觉悟,甚至孤独。

在我未深入研究于成龙之前,自己只知道于成龙是一个大清官,大名人,并不十分明白于成龙这个清官形象背后有多深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仅隐隐觉得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品牌应该加以深入研究和开发。事实上,进入世纪之交,于成龙这一文旅项目也曾引起当地一些投资人的关注,但还是因投入与产出很难成正比,最终使那些见螃蟹而不敢下口的投资人知难而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向有文化情结的民间投资人高林清先生挺身而出了。他后来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读王永泰先生《清官于成龙》竟至几次哽咽,夜不能寐。于是,性情中人高林清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发心要把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做起来。他坚信,于成龙虽然故去近400年,但作为一个中国廉吏文化的经典样本,于成龙精神尚在,时代需要于成龙精神,国家和人民永远需要于成龙精神!基于这样的信念和情怀,高林清先生不顾家人和好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倾囊把钱砸在了深不见底的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建设项目上,甚至后来不惜卖掉自己的住房,以解燃眉之急。这样破釜沉舟去做,高林清先生到底图的是什么?“位卑未敢忘忧国。”其实,他的投资图的不是关乎蝇头小利的回报,也不是关乎身家命运的改善,而是关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当前国家政治清明的需要。从最初的规划立项,到具体的工程建设,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做得尽管异常艰难,最终还是做起来了,而且已经发挥了它应有的现实作用和导向作用。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旗帜以来,对照“山西塌方式腐败”现象的不堪,于成龙廉政文化园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不仅成为全国党政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也是新时期国民廉洁教育的重要目的地。

得道多助。回首数年文化苦旅,高林清先生可称得上是“孤胆英雄”,但这位“孤胆英雄”在弘扬于成龙廉政文化的路上并不孤单。多年来,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财力、人力、物力诸多方面给予了积极指导与大力支持。于成龙曾经履职之地的政府,全国社会文化界贤达,全国于成龙民间粉丝,均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热情而无私的帮助。对此,高林清先生一直念念于怀,不能忘记。

在这样的社会政治氛围之下,高林清先生更是把编纂这套《于成龙文化丛书》看得十分重要。他认为,于成龙廉政文化园要让每一位参观者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于成龙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要给广大参观者和更多的受众深入学习于成龙廉洁文化提供系列的教育读本。高林清先生的这一见识与决定,可以说是深具建设性和前瞻性。当前,国家政治生态形势的根本转变,更是印证了他超前的胆识。

从2010年起,我围绕《于成龙文化丛书》编纂,做了不少功课。2012年,正式接受编纂任务后,除自己亲自操刀外,还聘请省内外数名文献方面的学者,参与其事,共襄盛举。初拟出版2辑,共15种16册,最后落实了1辑7种8册。

今天,7种8册已具规模的《于成龙文化丛书》之所以得以印行,可以说完全是集体智慧和辛苦的结晶。在这里,我们还是要首先感谢高林清先生,没有他百折不挠的坚持和不惜代价的付出,绝不会有这套丛书的问世;感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透明国际中国会员(TI-China)副主席任建明教授欣然为本丛书作序,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李志安、阎凤梧、萧泰芳诸先生的前期工作,给我们的后续编纂带来了方便;还要感谢常佩雨、金小娟、王振川、张仲伟、耿建华等诸位学林新秀,他们的学术工匠精神,使我们的合作倍感愉快;最后,特别应该感谢的是张继红、落馥香两位著名出版人,从编辑到印行,一路鼎力支持,才会有这样圆满的结果。

《于成龙文化丛书》就要和读者见面了,作为主编,此刻我的心情更多的是忐忑。尽管我们足够努力,但宥于学力等原因,难免会有种种疏漏与舛误,尚祈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以期再版时改正。

谨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