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要闻

周艳霞:为学生架起希望之桥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王丽红

2019年10月19日 17:51:03 编辑:

在文水县实验中学,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她把数学教学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为学生架起了一座通向未来的希望之桥。她就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周艳霞。

周艳霞2004年毕业于长治学院数学系。科班出身的她,深知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毕业就报名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山西大学生晋西北计划”,在临县二中做了一名志愿者教师,从事初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面对每月仅有500元生活补助,她没有一丝抱怨。初登讲台的她,用青春和热情去探索和磨练,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不仅荣获“县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而且还在服务期满后,被团省委授予“铜牌”表彰。“荣誉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教书育人的底气足了……”周艳霞谦虚地向记者说道。

2008年,周艳霞从开栅镇武陵中学调至文水县实验中学仍然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个80后,她有着80后同龄人的性格特点:有自信,有激情,有创新。从教多年来,她创造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听得趣味十足。“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周艳霞的话里透着自信。“让数学课‘活’起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周艳霞认为,渊博知识是“活”的基础,和谐教学是“活”的催化剂,创新是“活”的灵魂。做到这三点,数学教学就离成功不远了。她不仅精通数学专业知识,工作之外,她还会广泛狩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课余经常和学生谈心,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最佳的气氛;充分发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精心创造设计教学课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耳目一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年,周艳霞撰写的论文《让初中数学课‘活’起来》在同行中深受好评,她也成为实验中学公认的年轻骨干,优秀教师,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文水县实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再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们的心理多多少少会发生变化。周艳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和他们谈心,陪伴开导他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刻苦学习。她说:“孩子对老师来说就是一名学生,可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她对学生关怀备至,以无微不至的爱温暖着学生,俨然是孩子们心中的“好妈妈”。一位叫靖怡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孩子想妈妈,情绪时起时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周艳霞了解情况后,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妈妈也想你,现在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去妈妈所在的城市学习生活,和妈妈在一起。”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心情豁然开朗,放下心中的苦闷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跃而上。之后的日子,周艳霞时常和靖怡谈心,给予她更多的关怀和陪伴,让她享受到“妈妈”的爱。现在,靖怡会经常去看周艳霞,告诉她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还亲切地称呼她为“周妈妈”!

“教学不仅是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更多的是良心和责任。”周艳霞语重心长地说,“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有时候也会觉得比较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心里还是蛮欣慰的,也挺有成就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周艳霞表示将继续在教学和育人工作中摸索和尝试,继续耕耘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地,为学生的茁壮成长架起希望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