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一撮黄瓜丝

□ 雒晓利

2020年03月22日 10:01:08 编辑:

晚上厨房收拾时,看到一只碗里剩下一撮黄瓜丝,尽管不多也还有一些,从洗碗的角度应当倒掉图个“案结事了”,从节约的习惯想倒掉是浪费,留下来还有食用价值,犹豫当中还是留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给自己煮了一碗汤面,下意识地要将黄瓜丝作为佐料,以实现昨夜之简单设想,不料黄瓜丝已呈干蔫状紧紧贴在碗上,显然无法食用,遂自然而然将其倒掉。

从形式上看,留存黄瓜丝之举是一场徒劳,劳顿尽管不大但最终结果可称得上是典型的多此一举。然而稍稍多动了一番脑筋,仔细一想,昨晚倒掉与第二天倒掉终归不同。昨晚倒掉明显有浪费之嫌,对于因小因少浪费食物的心理是一种纵容,对节约粮食的习惯也有略微的伤害,而今天则不同,那是把不能食用的、该倒掉的倒掉,属于顺水推舟,不需要勉为其难。这当中有一个时间段,这一段时间的过度竟然完成了两个适时的举动,是现实生活中常规简单行为的理性考量,其中颇有哲学思维的意味。

由此我把思想的空间拓展了一些,多联想了一些事物。

接着黄瓜丝续谈瓜的话题。瓜熟蒂落,人所共知。瓜熟的标志是,瓜对瓜藤的养分吸收达到了最大化,让瓜的果实达到了最圆满、最成熟的状态,当此时,瓜蒂不需要生拉硬扯,只需要轻轻一扳便摘了下来,对于瓜、瓜蒂、瓜藤都恰到好处,成熟之瓜吃起来明显爽口,保存的时间也明显会长一些。否则,瓜未熟将其硬生生摘下,本该吸收的养分没有吸收,本能成长的更大些更丰满些而失去机会,对瓜的生态是一种破坏。固然,人有随意摘取的权利,但不按生长规律做事成果的损失自然免不了,还会留下笑柄成为反面案例和教材。

武则天归政李唐皇权是神龙政变完成的,政变以温和的方式进行,除了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同党,没有效仿以往政变血腥屠戮,政变整体上只是皇权的传递而没有引起宫廷内乱和国家动荡,对国家和人民都免除了政变之难。政变选择在了晚年武则天生病之时,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插手朝政、祸及李唐皇脉和朝廷重臣之时,选择了对抗力量薄弱、同盟力量明显占有优势的时机起事,使政变顺利完成。比如在武则天强势之时硬拼硬对抗争夺,涂炭百姓、伤及国家自是不可避免,以当时形势判断成功的胜算极小,抗争中《讨武公式檄》倒是引人注目。这样看来,李唐与武周的江山之争应是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完成的,时机决定了胜负,还将胜利的利益最大化。

从一撮黄瓜丝的留存与倒掉,再到瓜熟蒂落,再到神龙政变,事有大有小,时有长有短,但道理并不复杂,该在何时进行的事最好在何时进行,把握“该”与“不该”,无非顺其自然。

视频推荐更多>>

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