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善
□ 许小英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少年在企图行窃时,被躺在床上的女孩发现了。女孩并没有报警,而是装作并不知道他是小偷,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聊天,他们聊得挺开心。少年临走前,女孩用自己的阿马提小提琴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后又把琴送给了少年。后来,当少年再去找女孩时,女孩因患骨癌已离开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镌刻着“把友善奉献给这个世界,所以我快乐”。
少年从此变了样,他在贫困和苦难中重拾自尊,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最终,昔日的少年成为一名音乐家,在悉尼大剧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扬的曲调——把它献给那位女孩。小女孩善待少年,是为了体面地维护他的尊严。她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她的友善、宽容和爱心——就如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底上,怎样震撼了一个迷途少年的心,让他重新树立了信念,扬起生活的风帆。一次友善的交谈,一首优美的曲子,就这样改变了人的一生!
友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对待家人的亲密,是邻里街坊间的和睦,是与同学相处时的礼让,是对待朋友间误会的不计前嫌,是与陌生人擦肩而过不小心撞到时相互道歉谅解的一笑。如果说友善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是毫无所求的清澈明静。
友善的人,必是心中装着满满的爱,也必是有着许多朋友。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和为人友善的人交往,友善的人是无私的,是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的,和友善的人在一起,你的心里不必设防;友善的人是随和的,是不会给人以优越感或者摆高高在上的架子的。当然,与之相处的人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友善地对待他。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不正是此意吗?
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自然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友善的至高境界,是推已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温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