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忘年交老吕
□ 韩思中
习惯上,我一直称呼吕世豪先生为吕书记,至今亦然。
又是,吕世豪先生是我相交甚笃十数载,经常彼此牵念的忘年之交。私下里,无论见面或是隔三岔五通电话,我们总会先相互打打趣,天马行空一般调侃对方几句,再言正事。至今亦是如此。
被一个老男人牵念,同时,也牵念着这个老男人,想想,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按理说,吕世豪先生是典型的官场中人,他先后担任过汾阳县委通讯组长、阳城乡党委书记、县文联主席、宣传部长、汾阳市委副书记等领导职务。但是实话实说,我从他的身上,居然感受不到一星半点儿的官样。要我说,他就是一个说话幽默风趣,真性情的高产作家嘛。不过,经常听汾阳的文友们聊起他为官时,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不俗的政绩和良好的口碑。联想到他曾荣获山西省宣传思想工作标兵,曾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一等功时,我倒有些个恍惚了。
直到最近,拜读了吕世豪先生的散文《文峰塔十年祭》,我才约略体味到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当年,他为了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所面临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质疑、委屈、变数、困惑、失望,再有的,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心胸与精神境界。
1997年,吕梁市委、市政府命名首批“吕梁人民作家”,吕世豪先生实至名归位列其中,这倒并不意外。
纵观山西文学界,无疑,吕世豪先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换言之,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且是在一边为官一边为文的情况下,时至今日,依然笔耕不辍。试想,一个作家五十余年来,能够持久享有旺盛的创作状态,放眼全国文坛,又能有几人?由此,他的创作成就、创作产量得到行内的认同及赞誉,是理所当然的事。若单论创作产量,毫不夸张地说,寻常作家终其一生努力,都难望吕先生之项背。
截至目前,吕世豪先生共出版各类文学著作41部,约600万字,诗作曾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一等奖,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各种版本的年度诗选,并有中英文对照的诗集发行海外。用著作等身评价他,似乎并不为过。
过去,我一直久闻吕世豪先生之大名,而真正近距离接触他,则缘于2008年10月,由汾阳市召开的诗歌协会成立大会。
是日,因了工作缘由,我应邀参加了会议。席间,我除了见到省作协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等一干人外,竟发现国内诗界泰斗,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雷抒雁、《诗刊》主编叶延滨、副主编李小雨、编审周所同诸先生亦在座。这便有些意外了。试想,一个县级市的诗歌协会成立,何至于会惊动国内顶尖的诸多诗界大咖?联想到全国各地诸多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文学活动,此类级别,此类的文学活动,恐怕并不多见。由此可见,除却他们对吕世豪先生诗作的高度认可外,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只能归结为吕世豪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了。
在我看来,而今,吕世豪先生是75岁的年龄,57岁的身体,37岁的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充沛的文学创作激情。
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性格耿直、表达方式直截了当、行事做派雷厉风行的人,一旦认准的事,即刻付诸行动,绝不拖泥带水,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
不过,这只是他的一面。我的忘年交老友吕世豪啊,他还是个十分有趣的人。
近些年来,无论吕梁作协还是汾阳作协,每年都会组织诸如座谈、采风、作品研讨等关于文学话题的活动,加之,大家私下交流、交往也颇是频繁。文朋诗友们聚在一起,自是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吕世豪先生在场,往往,说话幽默风趣的他,就会抢尽风头。这个有趣的老汉总会拿捏好火候,主动出击,撩拨一下张三,逗弄几声李四。于是乎,在场的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李二麻子很快结成同盟,纷纷出手,群起而攻之,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话题五花八门,比如吕先生喜欢教老太太抖空竹啦,和鲁院一位女学员初次见面,就把人家迷恋得五迷三道啦,等等不一而足。如此,他很快招架不住,在众人畅快的欢笑声中,急吼吼抓耳挠腮一番,直至憋出一句国骂,遂哈哈一笑败下阵来。
据说,吕世豪先生抖空竹的技艺,的确是了得。之所以“据说”,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未曾领略过他抖空竹的风采,至于他是否有教老太太抖空竹的爱好,更是不得而知。但是,关于他被鲁院女学员迷恋一事,我倒是见证人。
有一件事,令我铭刻于心、感念至今。
2010年,我曾在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高研班学习四月整。期间,自然与常住北京的吕世豪先生相聚若干次。是年冬季,我偶返吕梁,恰巧吕先生正在汾阳老家。于是,他再三再四勒令我去京时,务必提早告知,并约定在汾阳高速公路口处一见。那个时候,吕梁火车站还未开通,我通常的出行选择,是乘坐停在吕梁宾馆门口,然后直达北京六里桥西客站的大巴车。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夜,当大巴车到达汾阳高速收费站口,去接汾阳、孝义赴京的旅客时,隔着老远,我就看到吕世豪先生和文友王春雷。却是,他二人特意送我一箱汾酒,只为着我喜喝汾酒好交友,只为着想让我鲁院的同学们,也尝尝山西汾酒的滋味。
那日,鲁院的学习即将结束,接下来,便是我们的最后一道菜——结业联欢晚会。中午,我用汾酒招待了一帮鲁院的同学,当然了,也特地邀请到吕世豪先生。席间,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出格举止,无非是,同学中有一位长相圆润甜美,年约五十的东北美女作家,当她知晓吕先生既是领导,又是丰产作家的身份后,遂眨巴着柔软的眼皮,一而再再而三,用她会说话的笑盈盈甜到发腻的大眼睛,欣赏这位来自晋西北的老帅哥,喜悦和崇拜之情溢于言表,竟将我等在座的一干男性同学,置于无物之境地。仅此而已。
作为一个文学人,自身的创作成就很高,自能获得同行和读者的认可,说到底,作家是要用作品说话的。而在坚持文学创作的同时,还能够乐于助人,积极主动地扶掖后学晚辈,以自己的威望、影响力、号召力,营造出一方文学氛围,带出一支强悍的文学创作队伍,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近些年来,吕世豪先生为我市十余位未名作者写过序、评论文章;陆续为《吕梁文学》《吕梁日报》推荐过大约三十几个刚刚起步,有发展潜力的文学新人作品。另外,据我所知,凭借他直接的、间接的努力,加入国家级、省市级作家协会组织,或首次在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发表作品的我市作家,也不在少数。
感慨之余,我常想,如果当下的文坛,多一些这样的人,该有多好。
是的,吕世豪先生正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真性情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样一种人,令人想不敬重,都难!
(作者系吕梁市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