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好地方·白马仙洞一

元代醮盆碑 碑型很离奇

□ 楚胥

2020年08月23日 11:45:12 编辑:

编者按:

白马仙洞在吕梁离石九凤山,专家称之为“华北第一险洞”,是离石一处旅游好地方。白马仙洞景区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古代先民祈雨祭祀、祈福求康的活动场所。据离石地方志记载,此洞为黄帝之别宫,周朝得道仙翁“赤松子炼丹之所”。白马仙洞目前留存有十数通碑刻,记载着白马仙洞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洞内现存有近百首古人们祈雨祭祀、祈福求康的墨迹。

楚胥原名李晨光,文史研究者,近年来潜心研究地方志和晋商史料;陈志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圆雕传拓技艺的传承人。楚先生和陈先生目前正就白马仙洞内历代碑刻进行拓印、研究和整理,以期更加深入地发掘了解白马仙洞的历史。本栏目特邀他们二位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以与大家共享。

白马仙洞是黄土高原罕见的天然溶洞,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王营庄村南10公里的九凤山,山林幽深静谧,景色碧绿秀美。洞内曲径通幽,奇岩险石,光怪陆离,惊心动魄,目不暇接。洞口的道观名“洞阳观”,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坐落半山,云蒸霞蔚,气势不凡。

洞阳观内外现存古碑12通,很有史料价值。今年8月中旬,白马仙洞景区特聘古都洛阳的传拓专家陈志伟先生拓碑。拓碑过程中,慧眼独具的陈先生发现了一通铭文格式非同一般的碑。这通碑立于元代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在洞阳观的古碑中年代最为久远,距今已有665年。

碑题是“九凤山创建醮盆碑铭之文”。

醮盆,是道观的礼器,石头凿制的,用于祭祀,形式简单。奇怪的是这通碑的碑铭格式,不是长方或方形的,而是梯形的,上窄下宽,非常罕见。

这通碑嵌于原洞口右侧的壁上,碑石接近方形,高58厘米,宽54厘米;铭文所占的碑心是梯形,上宽46厘米,下宽54厘米;边框倾斜,浅刻花纹,宽4厘米。

题下署名:道人常虚中 撰

落款:凤山居士李寔 明道大师王从道同立

文字共20行,每行20至30字不等,约500余字。

碑文记叙九凤山的位置、历史传说和重要事件,特别表明祈雨的意义和风调雨顺的企盼。首先叙述九凤山是“黄帝之别馆,赤松子炼丹之处”的传说,还有关于“晋高祖(石敬瑭)遇旱祷之即雨”的记载。

立碑时值元代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在位,国家动乱,民不聊生。立碑的二人捐凿“醮盆”,祈求国泰民安。

经陈志伟先生详细考察,并向省内外文物部门咨询, 这种梯形铭文的古碑极其难得,诸多行内人士至今未曾见过同样格式的碑铭。立碑之人为何将碑铭定为梯形?对于文史爱好者来说,不仅会有追索的趣味,大概还是个很有探讨价值的文物之谜。

这通离奇的元碑,既是洞阳观的古碑之首,也是九凤山的镇山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