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领读者杨青

◇读万卷书

2020年11月01日 11:51:58 编辑:

——关于《人来书往》等

□ 李够梅

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人来书往>序:你有多长时间没有阅读报纸副刊了?》来源是【木二卫文化】公众号。

几分钟后,原孝义市文化局局长马明高在评论区留言:《人来书信》作者杨青,孝义人,曾在白壁关初中读书,山西大学毕业。《深圳商报》的记者;序作者,胡洪侠,知名的书评家,文学评论家,人称“文坛一侠”;木二卫文化,系杨青丈夫文化公司的公众号。

起底得还算彻底,完全正确。

不过还是想补充一下:杨青,1991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曾就职于太原日报社,当过摄影记者,也开设过经济评论专栏。记得那个年代在山西大学颇有威望的新闻专业教师陶文实有一次来吕梁,提到杨青的经济评论,非常赞赏。

2000年10月14日,辞职后的杨青去了深圳,一开始重操旧业,还在经济部,两个月后被调到文艺部,开跑各种电影节、电视节,五年后,在《深圳商报》当了一名文化评论员,距今整整20年。

《人来书往》这本书是从她多年来采访各路文化大咖的稿件中选取的一小部分。仅仅看一眼这本书的封面,就有一种文化大餐的感觉:钟叔河、流沙河、小宝、葛剑雄、金耀基、黄永玉、蒋勋……

40位文化学者,无一不是重量级的。

所以,我有极大的兴趣关注这本书。

之所以取题目为《领读者杨青》,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在上世纪80年代的博客时代,我就是天涯博客“狐皮猴”的粉丝,而博主正是杨青。因为我所处的环境,相对来说谈不上什么文化氛围,所以有相当长的时间我差不多已经忘了自己也是从大学文科毕业的人了。

而“狐皮猴”博客入我眼来正是以杨青采访的各路文化名流为主打,跟着她的采访,我多少得以一窥当前文化界的动态;跟着她的文章,我也从中找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学者,顺藤摸瓜去买一些书来读。比如流沙河,这是我大学时代就非常喜欢的一位学者,那时读他的《锯齿啮痕录》就被作者的达观、见识所感动。看了杨青采访流沙河的文章《读鄙人的文字,保证不苦》更被老人治学的严谨、处世的宽厚通达所吸引,这样一位国宝级的老人竟谦虚到说是“粗通文字,略具常识”,那我等岂不是地地道道的文盲了吗?

为这种紧迫感所迫,我赶紧买回了流沙河的《庄子闲吹》《庄子现代版》《y先生语录》等一系列著作来读,尤其是流沙河的《白鱼解字》,虽然我只买了简装本,但拿到手里还是有着如捧珍宝的感觉:先不说先生解字的思路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角度让人有趣味横生之感,只那一页页俊秀的手书小楷看着就是享受……这篇关于流沙河的采访文章也收入了《人来书往》之中。

再比如,我之前其实不知道张大春为何许人,也是跟着杨青的采访文章,我买来了《认得几个字》,《聆听父亲》《城邦暴力团》等书,了解的同时喜欢上了这位台湾学者作家。如此等等,也就是说,从那个时代起,对于我个人来说,杨青就是一个领读者,我的许多阅读与她有关。

其二,据我所知,目前,【木卫二文化】受深圳市爱心与共幸福促进中心所托,正做着一个公益文化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领读],这个月的领读者正好是杨青,她领读的是《论语》。

杨青的领读风格,也许与她几十年记者有关,从语言到形式都紧贴当下这个时代,不让人有面对经典学问的晦涩枯燥。比如,她首先给孔子办了张“身份证”,接着再给孔子画像……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听众的欢迎。

那么,说到她领读《论语》,这跟《人来书往》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吗?关系很大。《人来书往》中,有一篇采访陈明的文章《调动生活积累,与经典对话》。陈明何许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会主任,儒家学派重要刊物《原道》的创办者和从始至今的主编。

杨青在2008年为了采访陈明,所做的准备是回到家里把家中各式各样的《论语》注释版本,在长长的餐桌上铺摊开来,一一对照读来。这一读让她觉得遇上了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后来也反复读反复看,常读常新,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才能有了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公益项目。

第三,据说,杨青在读中学的儿子的偶像学者之一是止庵。

说到止庵,著作等身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是学者,也是作家。当她儿子迷上止庵后才发现,早在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在跟随妈妈采访的时候和止庵合影过了。杨青更是她儿子的领读人,她当年博客的另一大主题就是陪儿子读书的心得感悟。当我此时想要再进入她的博客看看那些文章的时候,发现竟然进不去了……博客年代真的是很久远吗?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正面说到《人来书往》。好吧,现在回到正题。

先来说说杨青式的“我来问你来答”。

《人来书往》这本书的格式,是在每一篇访谈的开头部分给访谈对象一个大致的勾勒介绍,然后在接下来的访谈中以问答的形式呈现观点并进行思想碰撞。是的,碰撞。如果说问答是记者的工作方式的话,对于杨青来说,思想碰撞可能才是她的目的。

从前文提到的她采访陈明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杨青的提问绝不是那么简单。陈明在接受她的采访时,谈到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见她对答自如,不由大感意外,夸道:够专业。而事实上,她面对每一个采访对象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功课。

杨青说,她采访专家学者的技巧是:先做读者,再做记者。也就是说,采访每个人之前,她会做足准备功课。所以说《人来书往》这本书是以她的海量阅读垫底,同时再加上她作为记者的公众意识所做的对社会的观察和个人的思考。

她的每一个提问,是为自己问的,更是为广大的读者问的。比如,她采访刘瑜的时候,就提到刘瑜在写学术文章时的谨慎克制和写书评影评时的自由果决两种不同风格,刘瑜本人表示,如果不是她这样问到,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两种文章在结论的清晰度上有很大的区别。

在这样问答之下的40篇访谈,说成是文化大餐一点都不过分。

接下来,我想说,《人来书往》这本书其实不只是访谈。

访谈,让读者能够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一个个专家学者的著作、观点,了解到不同学者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见解。说不好听一点,读完这样一本书,可能会给你提供许多在不同场合显示自己有见识有文化的谈资。

但是,我更在乎的一些东西,是杨青特意为读者着想的一些内容。比如,她会问到,针对广大普通读者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会给出哪些建议?也就是说,杨青始终抱着一个文化普世的目的在做自己的工作。比如有的学者提出,对于普通读者,读书要以“受用”为主;有学者说,读书是为了满足一己的需求……想想,把读书的那些神秘感、复杂高深感去掉之后,读书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而这种话语出自著名文化学者之口,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对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社会读书风尚就会有推动作用。

再比如,杨青采访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商伟的那篇《中国文化的DNA要传承下来》,重点是针对商伟耗时三年编著的《给孩子的古文》一书。在访谈中所呈现出的商伟编著该书的思路,在我读来非常新鲜非常有启发性。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往往会对古文有一种抗拒感,商伟的《给孩子的古文》怎样解决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杨青替我们问了出来。“节选金圣叹的点评文字,……不仅提示了阅读的门径,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智性的快乐。”所选的不同的篇目之间有内在联系,“在观念和意向上,形成前后连续发展的一条线索,放在一起读就可以看出来龙去脉了”“古文不是用来翻译的,是用来阅读的”“通过阅读培养审美意识”……

这篇文章读下来,我好想也去读读《给孩子的古文》这本书了,虽然我已然是个老人家了。

嗨,归根结底,又回到领读的思路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