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复印许凡秧歌书

◇三川河随笔

2021年01月14日 08:19:44 编辑:

□ 雒晓利

近些年,看手机看坏眼睛的人越来越多,长期不读书的人相应越来越多,借来书复印一本,然后津津有味地读,实在称得上是桩奇事了。但真的还有,比如许凡秧歌书。

不是真爱会借一本书吗?不是深爱会复印一本书吗?我经常想到这个现象,不禁对许凡心生敬意。

我喜欢收集书、买书,在朋友当中算是个有书人。常常有同好者向我借书,借的最多的,是许凡的秧歌书,好几次借出去就回不来了,我再设法找寻,手头总还有保留。近两年,人们不说借了,说要复印,因为知道书已经很少很少了,陆续复印的人也有好几人。单说去年,就有借了复印过的,随后完璧归赵。能借书复印表明情怀真切,借书还书更为君子之行,还书之时我甚为感激,赠送两瓶酒表达敬意。随后,又有人和我借书,书出手了,至今还没回来。前一周,又有朋友在酒桌上说起许凡秧歌书的事,开口就说要复印。我回来翻遍书柜,终于找到了最早期的库存,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许凡秧歌书,全称是《奇人奇诗——许凡秧歌集锦》,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印刷3000册。

许凡是个职业乞丐,一生穷困潦倒,在秧歌为母体文化的临县,他是有秧歌奇才的乞丐,秧歌之尊与身份之卑形成巨大且不能调和的反差,于是,人们把他作为说道的特例,说他的秧歌,说他的人生,说他的稀奇故事。在聊天时,人们一不留神,就把话题转到他身上,笑谈之时也会有人现场唱他的秧歌,他成为临县秧歌具有特色性代表性的传播体。

我与这本书有缘,刚出版时便拿到书,写过《乡间绝唱》评述类文章,2000字左右。因为写这篇文章,不少文友托我索要许凡秧歌集,前前后后经我手向主编白拿的书在十本以上。

多人要一本书,要不到就复印,内在的引力到底在那里,值得深入思索。我简要做这样的解读和理解。

首先,秧歌是入心的文艺,爱秧歌前提之下,才有爱许凡秧歌的相关链接。在临县人群中,在临县方言区,秧歌是最普及、最共同的民间文艺,从小听秧歌,长大爱秧歌,一生不离秧歌,能唱的随处可见,能编的遍地都是,能说秧歌的几乎遍及每个临县人,正是在这样的秧歌情感中,产生了一辈辈众口相传的名伞头、名歌手,许凡因为其乞丐身份,被人们传说的几率更高些。

其次,许凡秧歌达到了相当高度。乞丐身份让他他会唱别人不会唱的,这样就使他的秧歌具有通常秧歌所没有的怪味、野味、灵味。以至于,好多秧歌从业人对许凡颇有微词,要与许凡比秧歌,要与推崇许凡的人较高低,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再次,艺术的个性最为难得。许凡的书被复制,这是因为许凡不能复制。不能复制的包括:他的乞丐遭遇,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他的悲惨生活,他的天造才情,特别是他不是以秧歌为生。我固执地认为,许凡的秧歌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自然疯长,是自性天成。

简单分析之后,文章该结尾了。有三升便觉富的我,忍不住做个自我宣传:我手里还有本许凡秧歌书,要复印的联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