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虞 卿
□ 李 牧
虞卿这人比较奇特,《史记》都没有记下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虞。
虞卿长途跋涉,游历到赵国,求见赵王。那时,他背个雨伞,穿着草鞋,衣服破破旧旧,就这么个样子,坐在赵王面前,侃侃而谈。结果赵王非常欣赏他,当下就送给他许多黄金玉璧。这还不算什么。隔天赵王再约他会谈。等会谈完毕,虞卿出宫的时候,已经官拜赵国上卿。这个爵位尊贵,以至于大家都呼他为虞卿,本名反而没人叫了。当虞卿第三次见赵王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相,封万户侯。
当然,虞卿很对得起赵王的青眼相加,他为赵国所谋划的事情,均令赵国受益匪浅。长平战役期间,假若赵王肯听虞卿的,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那时,秦赵在长平,赌上国运,相持不下,打到后来,两国心中都没有底了。秦王担心的是列国来救赵,所以并没有倾尽全力;而赵王则寄希望于和谈。为表诚意,赵王准备派高级别的和谈代表团去秦国。虞卿劝道,千万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和谈必败。赵王问为什么。
虞卿回答,秦王现在最害怕的是列国会来救赵,只要列国有救赵的意思,秦赵和谈就可以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派人去楚、魏等国求救兵,只要有一路救兵,秦王就会主动与我们和谈。现在如果派人去秦国和谈,秦王必然是借此机会,大张旗鼓,把这事宣扬的天下皆知。列国就认为和谈会成功,必然不会出兵来助。秦王没了后顾之忧,肯定会全力进攻,这种情况下,和谈就会成为被他利用的手段,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赵王没有听虞卿的话,还是派出朝中重臣出使秦国。秦王大喜,果然把这事宣扬的天下皆知,列国见此,皆作壁上观,对赵国的求援,均不置可否。秦王一方面做出和谈的样子,一方面全国动员,增兵长平,并派白起前去指挥。最后,赵国惨败于长平,国家差点灭亡。
除了这件事,赵王基本上对虞卿是言听计从,非常宠信。拜相封侯,这些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虞卿都得到了。然而,为了救魏齐,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些都抛弃了。魏齐当时是魏国国相,因为与范雎结仇,被秦王指名道姓要他的脑袋。魏齐虽然贵为魏相,但面对秦王的追杀令,也只能仓皇逃亡。
魏齐逃到赵国平原君处,秦王就迫使平原君来秦国解释这件事,平原君宁可自己被扣留,也不愿意出卖魏齐。秦王就写信给赵王,要赵王拿魏齐来换平原君。在赵王眼里,落魄的魏齐什么都算不上,他立刻派人捉拿魏齐。在平原君门客的帮助下,魏齐逃到了虞卿家中,想请虞卿在赵王面前为自己说情。
虞卿说,赵王不会为了你,与秦国开战,何况平原君还在秦王手中。天下虽大,也无你容身之处啊。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楚国春申君那里,碰一碰运气吧。
魏齐听了,呆立当堂,茫然失措。要去楚国,路途遥远,还要躲避秦王赵王的追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虞卿在旁边说,无需担忧,我陪你一起去。
魏齐喃喃自语,你是赵国国相,位高权重,赵王不可能允许你这样做!
虞卿拿来两套粗布衣服,递给魏齐,边换衣服边说,你落难了,我岂能见死不救。当然,我也不会因此给赵国带来麻烦。这个国相,我不当了。去楚国要路过魏国,听说信陵君豪爽爱士,是个人物,我们去找他帮忙。
虞卿和魏齐一路上昼伏夜出,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信陵君家附近。虞卿让魏齐在郊外等着,自己先去见信陵君。
信陵君接到通报,心想,魏齐现在是个烫手山芋,最好是不见。只是这位赵相虞卿,不知是何等人物,值不值得一见!他犹豫不决,派人去请门客侯嬴。侯嬴一听,哈哈大笑,说,虞卿为了朋友,连相国之位、万户侯之尊都弃之不顾,你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信陵君听了,羞愧万分,急忙冲到前厅,不料虞卿已走了。原来,虞卿等了半天,不见信陵君出来,心中大怒,拂袖而去。出来见了魏齐,说,原以为信陵君是个人物,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你且莫担忧,咱们另想办法。
魏齐忽然之间,泪如雨下,说,我一时不察,得罪了范雎。我一时惶恐,贪生怕死,四处逃亡,连累了平原君,现在又连累了你,心中甚是羞愧。你的情义,容我来生再报吧!说罢,拔剑自刎。
虞卿猝不及防,待要阻拦,魏齐剑已断喉。虞卿这边抱着魏齐落泪,那边信陵君骑着快马赶来。虞卿远远望见,不想见面,便隐身而去。信陵君赶到,看到魏齐的尸体,自责道,是我不对,辜负了虞卿的信任。
虞卿经此一事,心灰意冷,也不回赵国了,就定居在大梁,著书立说,写出了《虞氏春秋》,传于后世。
战国七雄,秦国为首,威压诸侯。秦王要为范雎报仇,取魏齐的脑袋,天下虽大,也真是没有魏齐的立足之地。帮助魏齐,得罪秦王,绝对无利有害。所以,魏国以一国之力,也只能袖手旁观。
但是,这种情况下,虞卿却把相国之高位,万户侯之荣光,统统不要,而选择与魏齐一同逃亡。其人风采,至今思之,实令人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