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互联网产业篇

织就信息通联网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天河二号计算机

街头巷尾普法宣传忙

慈善助听器让老人又听到外面的声音

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以资源丰富著称的吕梁正积极投身互联网产业发展浪潮,大力发展大数据、电子商务、云服务,变挖煤、炼焦、产钢为挖数据、提供信息服务,奋力撕掉贴在身上粗放发展的标签,力争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能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在新时代摆脱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平稳切换。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11月12日零点刚过,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出炉,2135亿元再次刷新了天猫在这个自创的购物狂欢节的交易记录。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早已成为经济版图上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影响着传统商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面对着互联网产业这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正在寻求转型发展的我市整合地方资源,积极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坚持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坚持引进电商企业与扶持本地电商企业相结合,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我市电子商务从早期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发展到现在多种业态共同呈现的良好格局。企业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及企业自建平台,积极开展 B2B、 B2C、 C2C 和 O2O 业务,电子商务交易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200亿元。

围绕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园区开始形成。目前,兴县、临县、岚县、方山、中阳、石楼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孝义市被列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建成1个电子商务创业基地,1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3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09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全市物流配送配套体系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13个县(市、区)实现了快递业务全覆盖,其中10个贫困县的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也由2014年年初的不足10%增加至95.5%。

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暨电商扶贫的实施意见》,对全市10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服务到村,扶贫效果到户”专项扶贫行动,并明确目标、任务、措施、责任单位,落实专项补助资金,积极构建电商精准扶贫政策、项目设置、资源配置上下有效衔接,引导全市各种电商扶贫资源向贫困群众倾斜,电商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布局,电商各方力量向产业扶贫汇聚,构建我市电商专项扶贫、电商行业扶贫、电商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电商产业扶贫大格局,目前,全市贫困村已建立了519个电商服务站点,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已达45.47%。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和精准脱贫。

大数据产业从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2018年8月19日,第二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隆重召开,吸引了7位院士、148家业内企业参加。大会收获了26个签约项目,总投资29.3亿元。再一次向外界展示了我市摆脱资源依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努力。

加快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有着清晰的思路和得力的措施。不仅制定了《吕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2017-2020)》,出台吕梁大数据产业2017、2018年度行动计划等十几个政策文件,以及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一揽子优惠政策,依托7月17日省政府正式批准的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积极构建“一区三园”产业发展体系,为吕梁大数据及相关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发展、集约发展提供有效载体。还积极聘请“两院院士”等一批行业领军人物作为产业发展顾问,建成了吕梁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智能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院、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构建“一委三院”人才支撑体系,引进国内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吕梁,着力孕育一批本地企业,构建“一业多星”企业发展格局;并加快实施“互联网+”,启动了扶贫、公安、社保、教育、医疗、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构建“一网多用”融合发展格局。同时,从2017年开始,每年举办“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吕梁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3.2%,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我市与国防科大合作建设的“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已为包括山西省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两平台两中心”、中科院等在内的500多家单位和科研院所提供后台服务和云计算服务,总投资18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项目年内可建成投用。与北航校友企业合作总投资100多亿元的吕梁国家数据产业园项目已经启动,首期规模1万机柜。总投资13.3亿元的山西中交西部高速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国无车承运人企业前三位的快成物流科技股份公司已决定将总部由北京迁回吕梁,依托平台技术和数据优势,建设吕梁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目前,吕梁有11个大数据项目已经落地,正在有序推进。

面向未来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5年12月26日,离石区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正式签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标志着离石区正式拉开了建设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的序幕。该项目的启动是离石区紧紧抓住国家确定智慧城市试点的重大机遇,秉持市区一体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吕梁市数字科技生态城高新产业园区的建设,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加快信息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抓手的重要举措。按照规划,该区将采用PPP模式,投资12亿元,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数据中心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管、多规融合、智慧市政管网、智慧排水防涝、智慧电子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能源互联网十个重点项目和智慧国土、智慧环保、智慧应急、智慧生态农业、智慧矿山、智慧物流六个辅助项目。离石的努力只是全市面向未来,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

发展智慧城市作为实现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的规划、服务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市民、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组织等的共同参与,对城市各类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从本质上来讲,智慧城市是一种以资源配置为主的城市重构,它不是主要以资源的投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而是通过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对城市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为主,提升城市效率和发展潜力。

为确保智慧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出台了《吕梁市智慧城市整体规划(2016-2020)》,从业务、信息、机制、绩效等多个层面进行总体架构,明确了吕梁市智慧城市整体规划中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城市管理、社会民生、智慧产业等方面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为全市经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优化绘就了宏伟蓝图。按照规划,从2016年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市民卡应用的软硬件设施,主要服务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服务和商业电子服务三大领域应用。政府公共服务方面主要包括社保、医疗、卫生、民政等领域;社会事业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旅游、交通、市政公用等领域;商业电子服务包括超市、商场、便利店消费、加油、停车等小额电子消费业务领域。除此之外,还包括电子政务、智慧规划、智慧城管、公共安全、智慧应急、智慧交通、食品药品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就业服务、智慧社区等20余项内容。

作为山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市,我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全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我市积极顺应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新产业,竭力摆脱资源依赖,为努力交出一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靓丽答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