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精准脱贫专刊

辛海明:马头山上扶贫人

□ 本报记者 马龙 通讯员 李晶晶

“回老家扶贫,既能为乡亲们做一些好事,又能更好地回报养育自己多年的家乡,真好!”对选拔为第一书记的辛海明来说,是欣喜的,也是踌躇满志的。当时他觉得,一方面到家乡马头山村扶贫,山熟水熟人更熟,可以更好地展开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有单位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做坚强后盾,把家乡的扶贫工作搞上去,让村民早日脱贫,应不是什么问题。然而,到了实际工作中,绝非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贫困村要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是很难从根本上脱贫的。尽管说村民们每年勤苦劳作,也积极响应县里提出的“东部核桃西部枣”的发展规划,把二万亩核桃林精耕细作,但每年只是收下去了皮或者就地连皮卖了,从不筛选、保管、包装与外卖,根本卖不上好价钱。辛海明自从当了第一书记的那天起,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从核桃深加工入手,给家乡打造一个支柱产业。

为了跑这需要90多万元的核桃加工厂,他费了不少辛劳。他先是跑项目、筹资金,拉关系论情义,去单位进领导家,终于得到了扶贫办、乡镇领导和单位的支持;接着说服了他伯伯,把加工厂选在了伯伯家的院子里。还走村串户、三大娘二婶婶说了不少好话,动员了五十多户村民成立了“龙核兴核桃加工合作社”,确定了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道路。为了尽快把核桃加工的设备买回来,他亲自和主任一块去了河南、山东等地,看设备的功能、价格的高低,实地到厂家操作,问寻设备的优缺点及售后服务等情况。他们坐普快列车、住廉价旅馆、吃便宜饭食,终于把几台笨重的机器买了回来。为了培养村民的核桃加工技术,他又亲自带领27名村民外出培训学习,和村民一起学习加工技术,长达半个多月。为了使村集体经济在2017年年底破零,他马不停蹄,一股作气,不仅亲自操作,还请来了技术员讲解,想方设法,加班加点,终于在2017年11月初,厂房里传出了隆隆的机器声……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争取资金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用实用足,不等不靠,不拖不拉。2018年新修田间路30多公里,把四条主要田间路从山上修到了村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耕种收割;给三个自然村更换了50多盏路灯,把马头山到乡镇的公路进行了拓宽;给村子里的养殖户,都无偿配备了粉碎机和粉料机;亲自给村民联系化肥和种子……

辛海明是个认真的人,执行政策规定、纪律制度从不马虎。他严格实行上级要求的五天四晚的住村时间,周一一走,直要到周五才回家。虽说扶贫村离家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他却从不脱离岗位;吃喝也从不讲究,有时去老母亲家吃,有时去亲戚家吃,有时自己买方便面充饥;住的地方是一个四面不靠的三层楼,冬日冷冻,夏天虫咬……

他还是一个不计得失、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单位给第一书记补助的车油钱是根本不够的,他得自已贴;单位给的5000元活动经费也远远不足,仅今年“七一”时给老党员买“党在我心中”T恤就花了3700元;岳父上太原因病治疗了好久,他只送过一次,妻子很是不满;儿子明年要高考了,他却没有时间照顾……

他是诚实的、勤劳的、也是平凡的。他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车,用自己满腔热枕为家乡的建设、乡亲的脱贫默默奉献着,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