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时事

秉承“三个坚持”实现产业全覆盖着力“三个破解”搭建利益全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指明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方山县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农业产业的总体战略思路,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秉承“三个坚持”,着力“三个破解”,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鼓全县之劲,聚焦贫困,靶向施策,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坚持顶层设计,着力破解产业基础不牢的问题。针对特色惠民产业典型性不高、关联性不紧、带动性不强等问题,按照“远、中、近”“大、中、小”的思路,采取“统一组织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资金支持”的原则,在考虑短期增收的同时,兼顾长远产业发展。县级层面,大力发展光伏、肉牛、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了贫困人口人均1千瓦光伏、1亩中药材、户均1头牛;乡镇层面,大力发展酿酒高粱、饲草种植、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农林牧产业,确保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项特色产业覆盖。在光伏扶贫上,投资5.5亿元建设了总装机容量75.74兆瓦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结算税后纯收益3761万元分配至169个行政村,实现了全县169个行政村光伏收益分配全覆盖,69个村达到了25万元,100个村达到了20万元;在肉牛养殖上,县级肉牛育肥基地一期工程,建成6000头的肉牛育肥圈舍15栋、青贮窖3座2400㎡、酒糟贮存窖600㎡、干料窖1500㎡,青贮饲料4000m³,收购架子牛2000余头。通过与新星集团和良泉酒业两户县域龙头企业合作,建成两个千头肉牛育肥扶贫基地,将2000万彩票公益金注入基地发展,全县牛存栏突破3万头。在中药材种植上,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余亩,预计三年后销售收入可达到1.8亿元,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000余元。在特色农林木培育上,全县种植高粱1.8万亩、谷子0.5万亩、红小豆0.7万亩、青玉米1.2万亩、甜糯玉米0.7万亩、食用菌330万棒。通过方山益农农工贸公司,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政策指导咨询、种养殖技术培训和生产资料调配、农产品脱粒运输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大力发展主导性、规模性、带动性龙头扶贫产业,利用县级财政为贫困户配套产业扶持资金建设7.59兆瓦光伏电站和规模2万头肉牛育肥基地,每个行政村和每名贫困人口分别获得不低于10%和15%的分红收益,分别达到了2万元和300元。

坚持统筹整合,着力破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方山县70%的村是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成为制约全县脱贫攻坚的最大因素。该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近10亿元投入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在整合资金中安排1.4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按照每个行政村20万元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2000元的标准下拨各乡镇,作为村集体产业发展基金和贫困户股金,贫困户将扶持资金自愿委托村集体集中统一实施扶贫产业,保证贫困户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与此同时,县财政在省级扶贫周转金基础上,再自筹配套1794万元作为资本金,按照1:2的比例撬动贷款7176万元,筹资1.0764亿元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县财政投入风险补偿金1712万元、贴息456万元,以此撬动户扶贫小额贴息贷款8234万元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破解利益联结不紧的问题。通过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形成了五种利益联结新机制。一是集体带动型。借助村集体产业扶持资金和村集体经济试点村资金,以村集体为经营主体,贫困户以土地、劳力入股,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二是合股经营型。坚持以贫困户自愿为前提,由县扶贫投资开发公司统筹,贫困户将县级配套的人均2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以1000元为基数,分别入股建设7.59兆瓦光伏电站和县级肉牛育肥基地,年收益按15%保底分红。三是委托经营型。将2000万元彩票公益金分别注入晋鑫养殖场、良泉酒业养殖合作社,委托企业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年底按15%收益,收益由县级层面统筹分配。四是订单种植型。通过协调汾酒集团、良泉酒业、老传统酒业等三户白酒企业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种植高粱,企业承诺按照1.2元/斤保底价回收。协调国新晋药集团与农户签订协议,订单种植中药材,保底回收。五是就业帮扶型。在有条件的村和移民安置点,建立了扶贫车间,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问题。如峪口、圪洞、马坊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及积翠孔家庄,建立了服装加工车间,组织贫困妇女从事刺绣、校服、工装、职业装加工。2018年,全县5个服装加工扶贫车间投运,年生产加工服装达50万件,保证了1000余名移民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每个贫困劳动力年均收入达2万余元。(解德辉 卢佳 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