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刘磊:在扶贫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

走进兴县花子村,记者看到硬化而干净的村道,整齐漂亮的房屋,清凉甘甜的自来水,村里天然气、电、网全部使用,光伏发电提供了坚实的村级集体经济保障,蔬果大棚产业发展蓬勃。目前村里正在实施“整村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花子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谈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笑着说:“我们村在市、县、乡的关心与支持下,乘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脱贫了,富裕了,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要感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磊。”

舍弃小家顾大家 进村入户访农家

刘磊是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干部,2016年6月被派驻花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远离家庭,扎根农村,舍弃了顾家教子,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前线。“三年来,我每年正月初三出门,腊月二十八回家,县里要求四夜五天工作法,但实际上农村工作没有周末的说法,一旦到村里,经常整月整月的不回家,终年见不了妻女几面。帮扶村的群众见了他都是刘书记长、刘书记短的招呼,但家里妻女却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中没有你的存在了。”刘磊在谈到妻女时,脸上透露出了愧疚。但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花子村干部群众把刘磊当自家人。走在花子村的街头巷尾,村民们对这位第一书记一点都不陌生:“自从他来之后,村里干净了、整洁了、自来水也吃上了、大草湾的大棚也种起来了。”

刘磊刚到村里的时候,连续一个月,和村“两委”主干一户一户查访,逐门入户遍访了全村贫困户,每天从早到晚,不是在贫困户的家里,就是在去贫困户家的路上。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将在村的贫困户走访了三次以上。

夯实党建促攻坚 文明和谐助脱贫

“抓党建促脱贫”既是方法,也是目标,刘磊在具体工作中也牢记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助党建。从起初召集全村全体党员开会,党员们来的稀稀拉拉,包括支部书记、副书记在内,不知道组织生活会怎么开,不了解主题党日等活动如何开展。 刘磊深刻认识到,整肃队伍、抓好班子、凝聚人心必须首先从抓好党员思想教育、规范和严肃党内各项活动开始。

解决一个人的观念问题并非一日之功,解决农村党员的思想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刘磊找老党员谈话,争取他们的支持,经过半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成了大家的共识,“三会一课”由过去的不坚持、不热情转变为常态化、制度化;执行“四议两公开”由过去的走形式、走过场转变为村“两委”班子的自觉行动和全体村民的强烈要求;加快推进“三基建设”的步伐,目前新建成了730余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并配齐配足办公家具,安装了LED电子屏、液晶拼接显示屏、投影仪等设施,医务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方便了村民。

在全村“孝老爱亲”“卫生清洁标兵”“勤劳致富”等多类道德模范的表彰大会上,刘磊对32户村民进行了奖励。“被评为勤劳致富文明户的牛勇龙,以前正月里经常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喝酒热闹,今年还没过正月十五就到地里开始掏茬子,送粪。”刘磊讲述着村民近年来的变化。村委还将他们的事迹呈现在展板上,挂在村里的小广场中,引领带动全村村民向好向善。如今,花子村正逐步形成人人向善、家家讲文明的新风尚。

紧抓产业不放手 脱贫致富为农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增收是脱贫的关键,产业是增收的源头活水。在挨户走访的同时,刘磊了解到花子村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资源,虽说有一条公路穿村而过,但也仅能让村里家境较为富裕的年青人跑运输赚点小钱。集体无产业,无收入,村“两委”干部想做点事却总是因为兜里无钱,心里没底,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杂。刘磊析贫因、思富策,熬过了驻村的日日夜夜,他思谋产业发展,规划农户增收,争项目、找资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落地大棚种植葡萄和樱桃等,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户增收。

花子村成立了“经济发展合作总社”,负责运营大棚种植基地,合作总社以每亩每年7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将大棚土地全部流转,共涉及贫困户32户。记者到花子村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太阳毒辣辣地晒着,刘磊还在大棚里忙碌着,看着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刘磊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道:“我们从省农科院引进优良葡萄、樱桃苗,尝试经济林果棚内种植,还兼种部分蔬菜。2018年种植了10个葡萄品种,19853株、21棚,黄瓜、西红柿、尖椒等各类蔬菜8棚。种植的蔬菜2018年收入20000余元,种植过程中49户贫困户,人均日收益80元,而种植的葡萄今年可以挂果,2020年就能进入盛产期。今年春季又种植了樱桃、玉露香梨各3000余株,清明节期间已全部种植完毕。”

从大棚出来不远就看到了光伏电站,一片片太阳能板闪闪发光地吸收着能量,太阳能板下地面种植中药材桔梗,实现了农业和清洁能源结合。刘磊说:“光伏电站2017年并网发电,日发电1350度,全部收益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和贫困户,每户贫困户户均年收益不低于3000元。”

真心为民,民必爱之,刘磊办的一桩桩、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他的真心服务,倾情付出,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成了真正的“第一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