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海砚
6月30日,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三晋之春”合唱展演中,吕梁市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凭借其沉稳大气的台风、华丽浑厚的歌声以及真挚的情感表达,把参赛作品《碛口回响》和《追寻》演唱得淋漓尽致,一举揽下“社会中青年组团体第一名”、“优秀指挥”、“优秀伴奏”、“优秀声乐指导”等4项大奖。台下的评委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合唱团不简单!”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出色的演出,该合唱团被山西省合唱协会选派参加七月底在陕西神木举办的“华夏根,黄土情”第二届全国合唱艺术节和八月初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的“2019第二届鄂尔多斯草原丝路合唱节”。
组建不到半年,这个“不简单”的合唱团缘何能取得这么多的荣誉,又缘何能受到如此高的肯定?
7月12日晚,记者来到吕梁市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驻地,见到了从山西省第十四届“三晋之春”合唱展演中凯旋归来的合唱团成员,现场观摩了他们的排练,见证了这群业余歌者的水平——
不简单——常驻指挥是从省城请来的
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合唱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合唱团声音艺术的再创造者,是合唱团发展进步的引领者。吕梁市合唱协会与直属合唱团的几位“当家人”也有着这样的认识。
今年3月8日,合唱团正式组建。报名选拔工作就绪,办公、排练场地也装修一新,谁来授课,谁来当指挥,成了协会和合唱团几位负责人陈雷、李晋东、杨建军、程玉亭、穆永珍、杨海兵、李文光、郭向东等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他们都觉得聘请一个好的指挥是合唱团当下必须解决的事情。经过多方了解比较,最终瞅准了山西省著名合唱指挥,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伏庆元。
“太原到吕梁,需要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在山西合唱圈子里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人家愿意为一个刚刚组建的团队担任指挥吗?”带着这些忧虑,大家一致推选杨建军出马,去省城太原亲自邀请伏庆元老师。
没想到,一切担心有点多余。在听完杨建军的相关情况介绍后,伏庆元老师答应先去帮忙一段时间,但不做长期打算。杨建军软磨硬泡,甚至带上了妻子和孩子多次去太原看望伏庆元老师。就这样,杨建军的诚心打动了伏庆元老师。现在伏庆元不仅是团里的指导老师,每周会来吕梁组织一次合唱排练,而且还担任合唱团常驻指挥。伏庆元在和记者的一次简短聊天中道出了自己当时决定来吕梁的理由:“当时候,杨会长亲自来到我家,每次的谈话都很诚心,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觉到他们是真心做合唱事业的。”
3月15日,伏庆元第一次来吕梁授课。一到吕梁,她不顾路途劳顿,马上投入到训练中。第一次的排练,合唱团成员们听得很认真,杨建军更认真。因为他清楚合唱团能请来伏庆元老师不容易,他更知道伏庆元老师来一次吕梁更不容易。
不到半年的时间,合唱团的成员们无不被省城请来的这位老师高超的理论造诣、活泼的教学形式,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功底所感动,在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训练中,参加的人明显多了。
不简单——主打曲目是专业人士定制的
4月初,吕梁市合唱协会收到山西省合唱协会的邀请函,邀请参加在阳泉市举办的山西省第十四届“三晋之春”合唱展演。吕梁市合唱协会一方面积极组织全市的所有合唱团队报名参加,另一方面却在犹豫刚刚组建的直属合唱团要不要参加这次活动。“邀请来的很突然,那段时间,直属合唱团组建还不到一个月。”陈雷介绍说,“协会和团里的几位主要负责人都想去试一下,合唱团的其他成员也很积极。”
备战如此大的活动,选择好参赛曲目是关键。
在伏庆元的支持下,合唱团专门邀请知名词曲作家李京利和芝达林两位老师来吕梁采风。两位老师结合吕梁地域特色,为合唱团量身定作了参赛曲目《碛口回响》和《追寻》。《碛口回响》凝练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典型性旋律动机,运用五声综合性结构的民族和声,以明朗的商调式音阶为基础,辅以激荡有力的船工号子节奏和或气势磅礴或悠扬壮丽的钢琴伴奏,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追寻》是对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曲《追寻》进行了改编。歌曲经过改编成为一首混声合唱曲目,从低沉肃穆到情感迸发,整首歌起伏跌宕再加上合唱团演唱者们动情的演唱,以及其优美的旋律,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三晋之春”合唱展演中捧得大奖后,《碛口回响》和《追寻》已经成为了吕梁市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的主打曲目。
不简单——班子成员是“端茶倒水”的
吕梁市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是我市一支较为年轻的合唱队伍,成员来自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都是合唱艺术和合唱指挥的爱好者。团队组成人员比较复杂,再加上社会团体本身的特性,没有制约,合唱团成员来去自由。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唱出好歌,创作出好作品?
陈雷作为吕梁市合唱协会会长,组建直属合唱团他费了不少心思。团里的人总是评价他平易近人,干起工作来默默无闻。“合唱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如果你再摆出一副‘官架子’,团队管理只能是难上加难。”陈雷一直觉得,既然作为总负责人就应该以身作则,对工作做到事无巨细。
团里的人经常开玩笑说,“团里的几个‘当家人’就是给我们‘端茶倒水’的。”确实有类似这样的情景发生。在参加陕西神木举办的“华夏根,黄土情”第二届全国合唱艺术节时,副会长杨海兵为保证合唱指挥伏庆元老师准点乘机,钢琴伴奏辛宇婷准时到达驻地,十二个小时往返于吕梁、神木两地,来不及吃上一口饭,忍饥挨饿,确保接送任务圆满完成;副会长穆永珍专程从外地赶回来,担负起后勤保障工作,小到看护行李这样的事情,总能看到他忙前跑后,对合唱团成员嘘寒问暖的场景;副会长程玉亭一会为大家拍照,一会又扛起了摄像机,不时地还开一句玩笑,调节一下比赛中紧张的气氛。
几位“当家人”的以身作则影响着合唱团的其他成员。成员温丕珍身在岚县,心却在比赛场地。男高音王永海自己定制了90件(顶)T恤和遮阳帽,送到了合唱团;李晋玲、董志宏、刘绍武等几个人克服重重困难,凌晨五点多出发,准时准点参加彩排走台。
三晋余音荡,秦川美名扬。这个合唱团确实不简单。7月31日一大早,记者打开手机,看到了一条消息,是陈雷发来的。上面写着:在“华夏根,黄土情”第二届全国合唱艺术节上,吕梁市合唱协会直属合唱团获得了混声组二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