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要加大乡镇财务监管力度

□ 邓慧明

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在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和财政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发现目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在现有条件下,需要尽快提高乡镇财会队伍素质的唯一途径是开展扎实细致的培训教育。教育培训要紧贴实际,首先,要通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促使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抵御贪图安逸和本位主义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解决好为谁理财,怎样理财的问题。其次,各级各部门要高度认识加强乡镇财政财务培训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注重业务培训效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镇主要领导以及财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岗位练兵、脱产轮训,使业务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着力解决财会人员政策不熟、法规不清、业务不精的问题。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违纪与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全面实行“零户统管”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上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乡镇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制定各项开支标准,严格实行支出“会审联签”审批制度,做到“支出按预算、开支按标准、审批按程序”;重大支出由班子会议审议决定。

强化监督,全面提升监督质量。一是着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乡镇干部职业道德、勤政廉政、财经法纪教育。教育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谨记“成由俭,败由奢”的历史教训,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出重拳,履行监督职能,在监督方面有突破。实施异地交叉监督检查,保证监督质量效果。一次检查两年,两年检查一遍,缩短监督检查周期,及时发现、整改乡镇财政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乡镇主要领导日常监督,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推行任中审计,逐步实行“先审后离,先审后用”。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强化经济责任追究和过错责任处置,并把审计结果运用好,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给予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