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记者探访离石区人民医院小记

图为离石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兵兵正在安排疫情防控工作。 刘小宇 摄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当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时,离石区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正在紧急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讲人离石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晋芳告诉记者:“今天我们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培训会,组织各临床科室学习‘山西省2019-nCoV病毒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防控方案’,做到有效降低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离石区人民医院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多部门联合防控,储备好设备、药品等应急物资,科学有序地开展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当前,全面备战。“我院成立了防控领导组、会诊专家组,并于1月21日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会,部署了疫情防控的诊疗、病房设施、物资储备、急救药品储备、人员调配等工作;制定了《离石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制定离石区人民医院发热病人筛查就诊流程、离石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病例上报会诊流程,启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实行科室‘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制定了《感染疾病科医护人员应急预案》,确保感染疾病科的技术力量,抽调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专家参与感染疾病科会诊及诊疗工作;护理抽调内科骨干人员参与感染疾病科治疗护理工作,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李金平说。

晚上8点30分,记者在发热门诊室见到副院长张兵兵,他一再向医护人员们强调物资储备和消毒防护工作,让他们在对病人负责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他告诉记者:“当下我们要完善发热门诊、急诊科、疾病感染科的基础设施、设备,储备急救物资,及时调配抢救药品。同时我们要做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还要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科室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从除夕夜开始,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或是毅然放弃春节假期,留守阵地,或是取消出行计划,随时待命。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是我们的白衣战士。

医院的院子里的树上挂满彩灯,一闪一闪地营造着节日氛围。在不远处发热门诊的灯显得有些单调,但是明亮而温暖。该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刘艳始终守在发热门诊门口的办公桌前,尽管是女儿身,眼神和话语中却很坚定,她告诉记者:“这些年经历过非典、甲流、乙肝、禽流感……要说怕,都害怕,但是我们都坚强的挺过来了,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按规范操作、按流程执行,把疫情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内。”

32岁的王艳平是该院120应急站的一名医生,但她也是一个15个月龄孩子的妈妈。记者见到王艳平时,她全程戴着口罩,露出的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她告诉记者参加工作七年了,七个春节没有回家。“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不仅为病人坚守,也为初心坚守”,王艳平很乐观地说。然而提到孩子,她的眼睛里泛起泪花;“站到这个岗位上,我就尽量不去想孩子,一想就特别愧疚,但也感谢家人替我分担照顾孩子的义务,让我能安心坚守岗位。特别是疫情当前,我们更不能分心,要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工作中。”

记者来到感染科的病房,病房的两侧有两条通道,分为医护人员通行的“半污染区”和病人通行的“污染区”,病房内设备一应俱全,为防控疫情做了充分准备。值班的护士长王玲玲告诉记者,除了病房设置做好准备,也做好了随时应对疫情病人的准备,越是最危险的时候,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面对加班、拖班,所有护士都毫无怨言,也没有胆怯退却,但是更希望大家自己能重视此次疫情,做好防控措施,避免感染。

正值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加之春运高峰的到来,人员流动明显增加,疾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离石区人民医院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手卫生,每次洗手时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尽量避免通过手接触传播疾病。在勤洗手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被,咳嗽、打喷嚏时不要对着他人,要用纸巾掩住口鼻。每天尽量对居室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居室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减少吸入性传播。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员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合理膳食,避免因暴饮暴食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身体抵抗力降低;尽量在商场或超市选购新鲜食物,以保证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痛、腹泻、频繁呕吐等症状,或感觉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